七個老男人的小米夢

 

  雷軍不太願意承認小米是手機公司:“我們是移動互聯網公司。”互聯網是他的心結,看起來,小米手機更像是實現這位理想家互聯網夢的載體。他曾錯過了互聯網發展的黃金階段。最爲遺憾的是——馬化騰曾經希望金山收購QQ,被他拒絕了。

  2011年8月16日,是雷軍離夢想最近的一天:在798藝術中心北京會所的舞臺上,小米科技CEO雷軍,對着臺下聽衆講述一款“頂級智能手機”的誕生史。

  雖然,雷軍已經離開湖北在外打拼多年,但他仍帶有濃濃的仙桃鄉音:類似“人民”這樣聲母帶R的詞語,他通常會發出“嗯民”的口音。

  發佈會700個位置被塞滿,很多米粉甚至與保安起了衝突,試圖擠進來。更多人席地而坐,仰望露天液晶屏幕觀看現場直播,與場內一起歡呼尖叫“雷布斯”。另一側,“小米限量版工程機”的預售隊伍,排到了100米開外。

  在發佈會之前,雷軍曾要求市場部請一千名小米粉絲到場,市場部覺得有壓力,計劃用兩週時間來邀請。結果邀請函發出去後,沒有推廣,兩天報名人數就超過了一千人,還有粉絲說要騎幾百公里的自行車來參加。

  而在看到一衆爲小米手機站臺的互聯網大佬之後,有媒體評價說,這不像發佈會,更像一場現實版的投名狀。一幫互聯網的風頭人物齊聚一堂,他們集體拍了一段短片,作爲給雷軍和小米的禮物。短片中,凡客誠品董事長陳年、UCWEB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樂淘網CEO畢勝、多玩網總裁李學凌、金山網絡CEO傅盛等人,一起摔掉手裏的蘋果手機,高呼:我們要小米!他們都曾接受

  雷軍的風投,是老友,亦是曾經或者未來的合作伙伴,當然雷軍更願意稱他們爲“兄弟”。

  雷軍的兄弟們都看好小米。

  俞永福說:“他做什麼我都支持。”

  李學凌這個手機發燒友對小米推重備至,小米創辦之前,雷軍經常凌晨兩三點打電話給他,聊關於手機的事情。

  陳年如此祝福小米:“我祝小米手機上線以後,像凡客的T恤一樣賣的好,凡客T恤最好的時候是一天20多萬件,所以我希望小米手機一年能賣6000萬部。”四天後,他作爲第一批使用者,收到小米的快遞。而負責小米發貨物流的渠道,正是凡客誠品的快遞如風達。預計市場佔有額等一切與具體數據相關的東西,雷軍均以“我不預計什麼,我只是想做好一個手機而已”迴應。然而,上線34小時即有30萬“米粉”(小米的粉絲)預定手機的事實,讓雷軍震驚,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

  小米科技主管營銷的副總裁黎萬強告訴《鄂商》雜誌記者,自發佈會以來,小米手機的發貨量在逐步增加,10月20日之後的第一週每天1000臺,第二週每天2000臺,第三週每天3000臺……

  黎萬強透露,小米科技還將進一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成都、武漢7城市部署小米之家服務站,該站點將承擔兩個功能:自提和售後服務。

  “小米”不是“蘋果”

  雷軍18歲在武漢大學就讀之時,讀了喬布斯的《硅谷之火》,大受啓發從而立志成爲第二個喬布斯的段子,被媒體和雷軍自己用爛了。小米發佈會當天,他穿着凡客的黑色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樂淘“憤怒的小鳥”的布鞋,一切都難以擺脫模仿喬布斯的嫌疑。然而,在不久之前,他還習慣穿着襯衫、西褲、擦得發亮的皮鞋,朋友們有時覺得他有點土。

  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毫不掩飾自己偉大的硅谷夢以及再造一個喬布斯的可能——喬布斯有一天也會死,我們還有機會。我們生存的意義就是等他掛掉。

  可是8月15日,小米發佈會前一天,喬布斯真的離世了。雷軍在微博上表達對喬布斯的敬意和懷念,至於當日的發佈會,更多人將其當做雷軍向喬布斯致敬的一種方式。“喬爺是神,很難超越。”此刻,他如此謙虛。無論人們如何將他和喬布斯,小米與蘋果捆綁在一起,進行粗糙的比較而後給予爛俗的評論。雷軍迴應永遠只有一個:我不是喬布斯,小米不是蘋果!

  iphone的出現是促使雷軍創辦小米的直接動力,2007年底,他一邊對iphone愛不釋手,一邊挑蘋果的毛病:待機時間太短啦、不能轉發短信啦、用着硌手啦、信號不穩定啦。他甚至認爲自己對互聯網行業的認知超過喬布斯,是時候做一款將軟件、硬件、互聯網結合的手機。

  雷軍不太願意承認小米是手機公司:“我們是移動互聯網公司。”互聯網是他的心結,看起來,小米手機更像是實現這位理想家互聯網夢的載體。他曾錯過了互聯網發展的黃金階段。最爲遺憾的是——馬化騰曾經希望金山收購QQ,被他拒絕了。

  2010年4月,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公司的第一款產品不是手機,而是從雷軍熟悉的軟件領域開刀。

  既不叫好又不叫賣的“小米司機”是公司的第一款產品,這是一款迷你軟件,供用戶下載到手機查詢違章記錄。這項產品的體驗並不好,用戶查到了會鬱悶,查不到又顯得產品沒什麼用。很快,小米司機和另外七八個類似的應用被叫停。

  兩個月後,小米啓動了現在都讓雷軍引以爲豪的項目——MIUI操作系統。這是一個基於Andriod的主程序操作系統。和傳統研發不同,MIUI被雷軍要求是個“活的系統”,它的開發和發佈走互聯網路線,與第三方民間團隊合作,每週快速更新版本,積累大量的論壇粉絲。2010年8月16日,MIUI在開發兩個月之後迅速發佈。

  現在,MIUI論壇的氣氛遠遠要好於小米論壇,前者井然有序,後者則稍顯喧囂浮躁。就算是小米的發佈會,雷軍也不忘濃墨重彩地介紹MIUI.一週升級一次的速度,遠遠快於蘋果時代的一年,以及Andriod時代的一季度。在MIUI試做的52周內,迎來了來自11個國家將近50萬粉絲。雷軍表示,即使小米發佈後,MIUI仍然會支持其他手機,

  如此強大的兼容性讓粉絲有理由相信,雷軍可以超越馬化騰、周鴻禕,至少在口水戰蔓延的IT界,保存了個人的道德風度。

  但是,雷軍和魅族創始人黃章之間的恩怨,卻損傷了這種所謂的“道德”。小米創辦之前,雷軍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讚美魅族,認爲世界上只有兩家互聯網手機公司:一是蘋果,一是魅族。雷軍曾找過黃章,彼此很合得來。隨着小米創立,黃章卻在微博上稱:當時,雷軍打着天使投資人的旗號,獲取了諸多魅族的商業祕密——從生產研發、銷售模式甚至於公司的財務報表。此外,黃章認爲MIUI系統盜用了魅族UC系統的部分精華,二人從此交惡。“手機要做出愛恨情仇”,也許雷軍當初說此話的用意並不在此,但就黃章和他,魅族和小米似乎恩怨還未了結。

  看起來,小米生逢其時。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曾如此形容小米進入市場的格局:這是一場三國殺。一個是蘋果,一騎絕塵。一個是Andriod系手機,包括摩托羅拉、三星和HTC.還有一個是諾基亞和微軟的結盟。這場戰爭因爲蘋果的專利權官司和谷歌對摩托的收購,已經白熱化了。5年前,諾基亞一統天下的時候,雷軍肯定不敢進來。但是現在,好比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大佬捉對廝殺……這時候雷軍的到來好比當年的劉備,渾水摸魚,很有機會。“但是偏偏,小米永遠無法忽略魅族的存在。

  雷軍喜歡拿“鐵人三項”(硬件、軟件、互聯網)說事兒,當然,他有這個資本。軟件方面, 除了MIUI操作系統讓粉絲瘋狂,還有發佈會上被他一帶而過的“米聊”。

  這是一款基於移動互聯網的跨平臺即時通信應用。在很多人看來,米聊也許纔是小米未來的祕密武器。

  2010年初,小米研發一款“小米通”的產品,雷軍始終不肯放棄這個方向,但他並不知道這個產品的最終形態會是怎麼樣。一直到2010年11月6日,有人在辦公室門口把雷軍攔住,給他看了美國剛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件,名爲Kik.這款產品剛剛推出兩個月,就獲取了300萬用戶。雷軍只看了15分鐘,立刻意識到這是個機會。

  短短一個月後,2010年12月,小米發佈了中國第一款模仿Kik的產品米Andriod版本。2011年4月,米聊又借鑑香港一款名爲Talkbox的同類產品,爲米聊增加了對講機功能,用戶猛增到100萬。截至2011年7月底,米聊用戶號稱超過400萬。

  “都說米聊抄襲Kik和Talkbox,這麼說太淺了。”雷軍說,“它們的確給了我們靈感,但我們也在持續關注和準備,否則,KIK一出來,我們根本不可能跟得這麼快,一個月就發佈。”

  目前,騰訊微信是米聊最大的競爭對手。“騰訊怎麼掙錢我們就怎麼掙錢,百度怎麼掙錢我們就怎麼掙錢,也可能跟着阿里巴巴學。”雷軍是圈內公認的“很好的學習者”。但同時他又有打敗競爭對手或者說先師的信心,面對騰訊佔據移動互聯網30%—40%的流量,雷軍說:“騰訊不做手機,至少到今天爲止,他沒有說做手機。”而小米強調的就是軟硬件一體化的體驗。

  事實上,小米沒辦法在硬件上跟HTC、諾基亞叫板。但是,有着鐵人三項的堅實基礎,小米不僅沒法放棄硬件,還必須力求完美。

  雙核1.5G的小米,讓雷軍在粉絲面前豪言壯語道:“我敢打賭,小米發佈三個月內,除了小米,你們手裏拿不到任何雙核1.5G的手機。”

  爲了證明小米的耐摔功能不輸諾基亞,他亦曾當着衆人將小米從1.5米的高處扔下,撿起來,完好無損,並以此反駁周鴻禕的“山寨機”一說。從小米科技提供給《鄂商》雜誌的相關資料上不難發現,雷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花大篇幅說明小米所進行的測試。從耐磨、軟壓、滴水、高溫、射頻測試,花了很多功夫。

  在屏幕的選擇上,小米推敲了很久。雷軍調侃道:“我們真的很想做一款1280×760的屏,但是我們不僅要GDP,我們還要幸福指數。因爲握感和寬度才最重要,手機是拿來用的不是看的。”

  網上有個故事,說發生災難後,只有山寨機的電池纔是王中之王,iphone,諾基亞都是浮雲。小米論壇上,粉絲們很嚴肅地討論過這個問題,最後,小米用最簡單有效,直接粗暴的方式做了個決定:裝一塊大電池!能否打破山寨機的傳奇,雷軍稱:兩天兩夜應該沒問題。

  有人說,如果把小米的標誌去掉,你看五遍也辨認不出來它是小米。小米設計師劉德承認如此長相普通的小米,確實不存在什麼設計:“她不是章子怡,小米素顏朝天。我們就是沒有設計,這是設計最高的境界,把設計拿掉,看能不能做一款好產品。”

  無論雷軍願不願承認,在推廣上,小米還是走了“類蘋果”路線,飢餓營銷以及像一場秀的發佈會。只是,小米聲稱是中產價位的“潮品”,而非蘋果的高端時尚路線。1999元的定價是通過媒體定的。

  至於銷量,有人說,要在三個月內賣出50萬臺,小米纔有戲。雷軍卻並不認同:“我們不會盲目關注銷售量,只是關注第一個人是否喜歡你的東西,第十萬個人是否還是喜歡。”

  老男孩的夢想

  小米手機的開發團隊堪稱銀河艦隊。小米創立之前,雷軍像一個說客,包裏裝着八九臺手機,四處奔走,甚至跟人吃飯吃到一半,也會掏出一款手機說:“這手機不錯啊。”

  他的第一個合夥人是林斌。2009年初,林斌還是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負責谷歌移動的研發和Android系統的本地化,是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將其介紹給林斌的。兩人一見如故。“一開始,我們談的都是谷歌和UCweb的商業性合作……後來,我們經常約出去,往往從晚上8點聊到凌晨兩三點,聊的都是對移動互聯網產業和手機產品的看法。”林斌還記得,當時他和雷軍最常見面的地方就在盤古大觀酒店的咖啡廳。兩人面對面坐下,各自從包裏掏出好些手機,在桌子上排成一排,然後開始逐個拆機。還有服務員問我們,“你們是賣手機的嗎?”

  16年換了53款手機,雷軍對於手機的瞭解和熱忱讓林斌暗暗感到吃驚。

  “我關心手機很自然。當時我們做的谷歌地圖支持諾基亞的所有機型,支持Android手機,支持Windows Mobile手機,也支持iPhone.谷歌辦公室有三個大櫃子,裏頭有500多款手機,我經常可以拿到還沒上市的新鮮樣機。但我發現,雷軍比我還狂熱。我們一起出去,我包裏拿出六七臺,他一般都是八九臺。”

  幾個月後,雷軍向林斌發出邀請,二人一起南下探訪魅族。此時,林斌職業生涯一帆風順,對於雷軍邀請其創業感到吃驚。他只問了雷軍兩個問題,但是反覆問過四次:你什麼都有了,創業圖什麼?你有沒有雄厚資金支持?雷軍爽快回答:拿不到錢我自己出,我就有這麼多。

  於是,這事兒成了。

  而晨興資本合夥人劉芹,則是被雷軍“敬畏之心”這個詞打動而入夥小米。劉芹記得那時2009年11月某個晚上,雷軍和他通了長達12個小時的電話,雷軍換了三塊手機電池,劉芹換了三個手機。雷軍對他說:“我之所以對創業仍然懷有敬畏之心,是因爲我看過太多人死了,不是因爲他叫做雷軍,就不會死。”

  小米的精英團隊,一半來自金山,一半來自微軟。2009年11月,雷軍挖走金山舊部黎萬強,林斌帶來微軟舊部黃江吉。第二年,曾爲林斌下屬的洪峯的到來,對小米而言十分關鍵。“洪峯等於幫助我們把思路重新理了一遍,不再是頭腦一熱的狀態。”林斌說。2010年中,洪峯加入創業團隊,負責移動互聯網產品開發。據說,他決定加入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人靠譜,事靠譜,錢靠譜。

  圍繞着創業切入點的問題,創始團隊開了兩次關鍵性的會議。這兩次會議的陣容幾乎一模一樣,總共14人,一半來自金山,一半來自微軟。這樣的人員配備也符合雷軍的規劃:外企來的懂互聯網,金山來的懂用戶和地面戰,正好搭配。

  2010年4月6日,公司完成註冊,名爲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業團隊搬入中關村銀谷大廈的辦公室。搬家當天,黎萬強的爸爸用電飯鍋煮了一大鍋小米粥,送到公司,由雷軍分盛每人一碗。

  尋找合適的硬件團隊卻讓雷、林二人傷透腦筋,爲此他們付出了兩個月的學費。

  後來他們找到了周光平,曾任美國摩托羅拉總部核心項目組核心專家工程師、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主持研發過明A1200和V3中國版機型。當時,周光平已經從摩托羅拉離職,在戴爾工作不滿一年。雷軍和林斌都覺得希望不大,不過,最後約見的結果卻讓他們喜出望外。

  2010年10月8日,周光平正式入職小米。他進入小米之前把話說得明白:如果小米手機做不成,他這輩子再也不會做手機了,不爲別的,是真做不動了。他是真的把小米手機當作這輩子最後一件大事幹的。在尋找周光平的同時,雷軍意外收穫了前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

  尋找供應商的時候,小米看起來纔像真正意義的創業公司。因爲無法預計小米的產量,沒人在乎這個所謂的精英團隊,因此頻頻遭到許多供應商的拒絕。選擇屏幕的時候,日本核輻射事件剛過,雷軍一行飛去日本找夏普,

  “當時飛機上只有十幾個人,沒人敢去日本。”最終,小米的誠意打動夏普,生意成了。

  “小米是我不能輸的一件事,我無數次想過怎麼輸,但要真是輸了,我這輩子就踏實了。”雷軍說。

  雷軍笑稱小米是七個老男人的夢想,周光平已經五十多歲,雷軍今年四十二。大家的平均年齡也是四十有餘。“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還敢堅持曾經理想嗎?任歲月匆匆溜走心中理想永不退卻。”2010年,這首《老男孩》讓很多男孩或者男人潸然淚下,那時,這七個老男人聚集到“小米國”,談起了一個偉大的移動互聯網理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