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导者自我管理哲学

还是说到上周三与著名院士一起吃饭时,院士说:“我对我的团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涵盖了非常深得哲理。首先要修身,即提高自身的修养、技能、能力,然后,通过技能和能力,获得一份职业,稳定的家庭经营,然后,再才能谈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会有拥有远大的抱负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是孔子的人生智慧,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先通过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和知识技能,然后再出去闯荡天下,建立一番功业。这句话影响了我们国家上千年,很多优秀的人物无不是在年轻的时候要么寒窗苦读、要么勤奋习武,最终闯荡社会的时候得心应手,建立了一番功业,如祖逊闻鸡起武,练就一身武功,最终能够为收复中原立下功劳,青史留名,毛泽东少年则熟读各类书籍,苦练身体,在以后的革命岁月当中成为中流砥柱,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这句古话的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非常深厚的。


我还想从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和修炼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在当今世界管理学科的现代管理学与领导学研究中,基本上全部着眼于用力于研究我怎么领导你、管理你,或你应该怎么被我领导、被我管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自我管理研究,也只是近年来才引起注意。而从《大学》中的论述,可以把《大学》中所论述的一个优秀卓越的领导者的众多修炼过程归纳划分为五个步骤。通观《大学》全书,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一个优异或全能领导者可以和必须经过以下五个阶段的成长或修炼:一,格物、致知:学习、探索、认识外部客观世界阶段;二,正心,诚意:了解、端正、塑造内部自我主观世界阶段;三,修身,齐家:修炼、提高、完善自德才、胜任家庭(企业)管理阶段;四,治国:治理组织或国家、胜任组织或国家领导阶段;五,平天下:平衡安定组织内外关系,创造幸福人类社会阶段。


一,格物、致知:学习、探索、认识外部客观世界阶段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学习到相应和必要的文化知识,没有形成对客观世界正确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恐怕连自己都没有能力把自己管好,还谈什么去领导别人或一个庞大的组织。可见,中国古代谈领导的成长,就是从最初的出发点,即领导者自己应该如何培养自己开始谈起,这不仅十分正确,而且正本清源,找对了源头与根本出发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东方人特有的、很高明和深刻的整体与系统思维方法的杰出运用。这是第一步骤的修炼,我们可以把它初步定义为侧重于外部的修炼,简称第一步外部修炼。       

二,正心,诚意:了解、端正、塑造内部自我主观世界阶段

正心即是职业经理人的道德修养。世界管理学术理论界,才刚刚开始大谈职业道德或商业、公司、企业道德、经理人道德。 至于道德的定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讲,所谓道德,应该都是指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利益的正确划分及平衡,是个利己与利他关系的平衡;越是利他,道德水平和境界越高尚。道德越高尚的人越容易被人追随,越有资格和条件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也越容易具有更强大的领导权威。世界一代有一代的道德,我们当今的领导者应当遵循的当然是当今的道德与约束。 成功的经理人必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三,修身,齐家:修炼、提高、完善自德才、胜任家庭(企业)管理阶段;

修身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总结、检验和升华,更是对前两个阶段的深化和完善。修身的内容是补足至今为止未来领导者个人身上和心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既包括才,也包括德,总体来说,就是一个人成人、成型、定型、成熟起来的一个过程,外在总体表现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和才华展现。 除此之外,这一阶段还包含了未来领导者对自己情感控制能力和理智与智慧能力的修炼。这是因为修身修好自己个人之外,还要齐家。齐家就是要处理好自己个人与整个家庭及相关亲戚、朋友、邻里之间的利益与私人、社会情感。 在齐家的过程中,一个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感情因素和利益因素及道德因素,并学会如何遵从外部现存的社会规范,创造和维护好整个家庭和相关家庭并相关社区的和谐、稳定与融洽。这里面蕴藏着数之不尽的技巧、能力和才华。在这样的初步和相对较小规模的组织生活锻炼中,未来领导者学会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平衡与沟通,变通与发展。齐家并非一件小事。修身,修个好身,修好自己固然十分重要,但独善其身并非就等于能兼治天下。相对而言,独善其身比较容易,只跟自己打交道,事件过程进程可控性强,也比较容易不受外界因素变化、干扰影响,即努力遵守规范,管好自己就行;但齐家则不同,齐家是要跟许多人,尤其是与自己有深厚感情的家人、亲戚、朋友打交道,人多面广,处理事情不能光看自己
齐家的磨练就是领导者在成为领导者前的练兵和预习,是考验一个人能否胜任领导者职位的现成与最佳考场。齐家活动包含了所有的领导、管理行为和活动,组织、计划、执行、控制、影响。


我们说格物、致知是第一次外部修炼,正心、诚意是第一次内部修炼,那么,修身、齐家则是内外兼修、家庭实践修炼阶段。一修身,一齐家,既学习,又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又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对以往所学所知所练进行全面综合与升华,既要有才,又必有德,人格技艺成熟,一个基本合格的领导者就要出现。于是,我们领导者的修炼马上就要过渡到第四步骤和第五步骤:治国,平天下。

四,治国:治理组织或国家、胜任组织或国家领导阶段;

什么是治国呢?治国是不是就是指做皇帝、总统等等最高国家元首呢?显然不是。在中国古代,所谓治国,其实是指在一个国家里所有的正式政府领导与管理工作,但其中也肯定包括了最高权力者---君主、国王、皇帝---对整个国家实现有效和高明的管理与领导这一内容。治国的治的意思,是治学、治病的治,其含义可分析为:治理、调理、从事、研究、提升、使之正常或康复等等意思。既然治是这个意思,那么治国也就不一定非得是皇帝或最高统治者一人之事,众多各级政府官员,也都是在各自不同的范围、地域及领域里治理国家,执行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职能。 

治国阶段因其已经全面进行实践,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实战修炼阶段,是一个领导者真正于一个组织中实施领导的辉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的修炼并未全部完成,还有极其重要的一步修炼要做,那就是平天下,一个卓越领导者应该在第五阶段做的事。

五,平天下:平衡安定组织内外关系,创造幸福人类社会阶段。

国家也治了,领导者修炼是否就已经可以满足,可以结束了呢?还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领导者的理解不是个简单的领导者的概念,而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的贤哲概念。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领导者不仅仅应该做好具体的现实的一时一地一国一组织的治理工作,而且更应该提升一步,要治国,更要平天下。平天下,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指要造福全人类社会,即全天下人民,要创造和治理出共同幸福的大人类社会。此等见识与胸怀,何其高也!每次读书读到这句话,读至“平天下”时,笔者就不由得肃然起敬,胸中感觉到一股大气和热气在升腾,眼中展现开无比壮阔的历史与现实风景,啊,“平,平天下”,太“平”了,“太平”了,好一个太平盛世!         那么什么叫平天下呢?平,就是平衡,平和,平安,平定,太平。         平天下,就是要使苍穹之下万国人民都平和、平安、太平、平衡,就是要使天下所有人类社会和人类成员都幸福、安定,乐业安居!平就是一种理想,一种胸怀,一种责任,一种激情,一种使命,一种气概,一种至高至大的圣贤化境!           再发挥点说,平天下,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和提升,就是一种大自我实现,一种大彻大悟,和一种大解脱,平,就是一种境界,一种水平,一种无尘滞、无障碍的飞,中国宋朝名人名将名臣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胸怀、境界,是让人何等钦佩!         说到底,平天下,就是体现出各种组织领导者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整个人类社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必要的自我牺牲精神正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在核心,这也是中华民族能繁衍生息、绵延不绝、至今充满精神活力,让其他民族既钦佩赞叹又百思不解的根本秘密!  
       领导者只有心如止水,如大海般波澜壮阔而又恢宏平静,心有所欲天下太平,才算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要求的理想境界,即成佛成圣,大化天下,臻于臻境,人生从事的领导工作不同,而能功德圆满,殊途同归。祝愿所有当今的领导者和有志于成为将来的领导者的人们,能够修炼成形,最终领受这一心灵的欢乐与和平。         这一阶段,我们对比以上说的四个阶段,相应地可以把它叫大化成仙阶段。

其实,很多的企业家如巴菲特,比尔盖茨等,都已经达到了平天下的境界,已经不是单纯地去赚钱,而是达到了平天下的境界。


所以,我还想表达的一点是,与自己交往的人非常重要,他们会影响你,如果不是遇到院士,我也不会做一些思考和学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