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信息管理學基礎】【01信息與信息管理】


【信息與信息管理】

  • 信息、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 信息特徵、性質、分類
  • 信息化的層次、階段
  • 信息化的內容特徵和重要作用
  • 信息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 信息管理的對象、內容、目標和任務
  • 信息管理的發展歷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識、負熵、語法信息、語義信息、信息流、社會信息化、信息社會、GII、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知識管理

【簡答】
如何理解通訊領域信息的含義?
簡述數據、信息、知識的關係
簡述信息的特徵和分類
分述信息管理的四個典型階段

信息的概念和屬性

信息——事物發出的信號所包含的內容
知識——人腦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信息,是人們對自然和社會形態規律的認識和描述。具有社會性
情報——具有特定利用價值的動態知識(動態性區分知識和情報)。信息包含知識、知識包含情報
數據——信息載體上反映信息內容且可被接收者識別的物理符號

信息與數據的關係——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信息是數據所包含反映得內容,而數據則是信息得表現形式

信息的屬性

  • 普遍性——事物狀態和變化的反應
  • 客觀性——事物狀態、特徵及其變化的客觀反應
  • 多樣性
  • 可識別性
  • 可加工性
  • 與載體不可分
  • 與載體獨立性
  • 可傳遞性
  • 可共享性
  • 共消耗性
  • 強時效性

信息的作用

  • 人類社會生存的條件
  • 人類認識社會的媒介
  • 信息是重要的、活躍的生產力要素
  • 信息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資源
  • 信息是管理基礎,是決策的依據

信息資源

廣義的信息資源由幾部分組成

  • 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各類有用信息的集合
  • 爲某種目的而生產各種有用信息生產者的集合
  • 加工、處理和傳遞信息的信息技術的集合

信息資源與物質資源、能量資源相比,由哪些特殊性

  • 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的利用表現爲佔用和消耗,而信息資源的利用不存在競爭關係。不同的利用者可以相同程度的共享同一信息資源
  • 信息資源比其他任何資源的時效性都強,一條及時的信息可以價值連城,而一條過時的信息可能分文不值
  • 對於既定的信息資源而言,她必定是不同內容的信息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信息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 信息資源具有開發和駕馭其他資源的能力,不論是物質資源、能量資源還是信息資源,其開發利用都依賴於信息的支持

信息資源配置的必要性

信息資源與物質資源、能量資源一樣是一種稀缺資源。但信息資源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總效用,人們可以通過信息共享獲得儘可能多的效用。信息具有嚴格的時效性,其價值隨着事件的延長而組建衰減,失去了新穎性和時效性的信息就不再具有或只是極少具有經濟價值。
信息資源的具有使用價值與其配置效率由很大的關係

信息資源配置的原則

社會經濟福利最大化原則
需求導向原則
公平原則
市場手段與政府手段互補原則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對象——信息或者狹義的信息資源
信息管理——個人或社會組織對信息進行收集、組織、分析和提供利用的活動;從信息機構的角度來看就是信息機構從信息源收集信息,並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組織和分析後,提供給信息用戶利用的活動

信息管理的性質
社會性——是一種社會現象,涉及社會的各個領域,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
專業性——知識性、技術性、學術性
服務性——信息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信息產品提供給信息用戶利用,最大限度地滿足信息用戶的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務
將信息資源與信息用戶聯繫起來,科學地管理信息資源,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

具體任務——步驟細化

信息管理髮展

信息源管理階段(信息源管理爲核心、圖書館、手工)——信息管理階段(信息源的控制爲核心、計算機爲工具、自動化處理和信息系統建設)——信息資源管理階段(強調將信息作爲一種重要的資源來開發利用,注重採用多種開發方法)

信息管理學

研究信息管理的基本規律、普遍原理、技術方法和組織原理的一門學科

研究對象——信息管理(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作爲一種研究對象;一種社會活動,是信息管理理論的來源和檢驗標準;一個技術表達精煉,外延適度的概念)

信息管理學的研究內容(學科理論研究、基本理論研究、技術方法研究、技術管理研究)

信息管理學的學科性質

信息管理學是一門社會學科。信息管理學的研究對象——信息管理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實踐活動,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只有人類社會纔會有的信息管理活動,自然界是絕對沒有的。

信息管理學的產生與發展——產生的基礎是實踐基礎和理論研究

信息管理學的發展歷程

萌芽期(有較多的研究但對信息管理學沒有明確的定義)——發展階段(標誌是信息管理學學術交流日益頻繁,信息管理學研究成果不斷豐富,信息管理學學科體系正式形成)

信息管理學的主要流派及其學術特點

信息系統學派——理論主要源於信息技術在企業家管理領域的應用,以建立滿足組織需要的信息系統爲核心
記錄管理學派——理論主要來源於信息技術在記錄管理中的應用,側重研究記錄管理系統的建設
信息管理學派——圖書館學、情報學

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

  • 信息化是社會產業結構發展的過程,是人類社會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逐漸演進的動態過程
  • 信息化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現象,它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階段
  • 信息化的內涵至少應該包括: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信息設施、信息化人才、信息法規建設、信息意識與教育水平
  • 從社會層面來說,信息化包括企業信息化、產業信息化、社會信息化

信息化社會的主要特徵

  • 高知識含量。信息化社會裏,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知識、信息。信息產業是知識、技術和智力密集型,具有高投入、高產出和迅速更新的特點,同時它又是高滲透性產業,不僅滲透到各個高新技術領域、而且還會滲透到傳統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 技術多樣性,信息技術是一門綜合性和強的技術。以微電子學、激光、光電子學,超導電子學等爲基礎,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激光技術、光電子技術、光導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於一身
  • 市場競爭性。企業要在信息化社會生存、發展。還必須在信息、信息技術方面與對手展開競爭

美國信息化模式的特點

  • 完善的市場機制調控信息產業的投資於經營
  • 政府採用經濟手段爲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 信息化發展中的多種政策支持
  • 信息化管理體制的分散性與多元性

日本信息化模式的特點

國家信息化指標的重要意義

隨着我國信息建設的日益深入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立即適合中國國情又能與國際接軌的信息化水評評價與統計指標體系已經變得十分重要。通過對信息化指標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定量的衡量國家、地區、或者城市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推進信息化建設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對於有效的指導和促進信息化建設,特別是爲研究制定信息化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供科學的,量化的依據,進而推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制定信息化指標的原則?

  • 符合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方針
  • 符合國情並適合國際間的比較
  • 具有綜合性和可操作性
  • 具有導向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