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導論 | 信息資源系統管理

1 信息系統基礎

1.1 信息系統及其特徵

  系統的含義:系統就是爲滿足某種需要或要求所使用的一組概念或一組元素,其目的在於使整個系統達到最優化,而不是使這個系統中的各個元素分別達到次優化

  信息系統的定義:信息系統可以視爲通過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傳遞和交流而實現的信息,從信息源到信息用戶的職能系統

特徵

  • 系統一般特徵:
    整體性,相關性,目的性,適應性,動態性,有序性
  • 信息系統的特徵:
    發展性,開放性,結合性,層次性,方向性

信息系統模型

  • 諾蘭模型
      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數據管理期,成熟期
  • 西洛特模型
      數據、信息、技術性斷點、信息資源、信息武器
  • 米切模型
    • 四個階段
      起步階段——>20世紀60~20世紀70年代
      增長階段——>20世紀80年代
      成熟階段——>20世紀80~20世紀90年代
      更新階段——>20世紀90~21世紀初期
    • 五個特徵
        技術狀況,代表性應用和集成程度,數據庫和存取能力,信息技術融入組織文化,人員素質、態度和信息技術事業

信息系統的類型

  1. 從信息系統的發展和系統的特點來看,信息系統可以分爲數據處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戰略和終端用戶支持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
  2. 信息系統按照其區域性分類可以分爲國際信息系統,國家信息系統,地區信息系統和基礎信息系統4種類型
  3. 按照信息系統所採用的技術的水平,可以把信息系統分爲傳統信息系統和現代化信息系統兩種基本類型
  4. 按照信息系統聯繫性分類可以分爲獨立型信息系統和網絡型信息系統
  5. 按照新系統規模分類可以分爲大型信息系統和簡單信息系統

1.2 信息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信息系統的基本結構
  主要由系統輸入,系統組織,系統輸出和系統控制組成,
  系統的基本要素可以抽象爲物質,能量和信息,其中物質和能量是條件性要素,信息是功能性要素,是信息系統與其他系統本質區別的根本點,是信息系統功能目標及其實現的支撐點

  1. 系統輸入

  第一信息輸入,第二物質輸入,第三能量輸入

  1. 系統組織

  系統組織是指對信息系統輸入要素進行的識別轉化,規定存儲,重組和傳輸

  1. 系統輸出

  定量參數,定性參數

  1. 系統控制

  信息系統控制是對信息系統輸入系統組織和系統輸出的狀態,目標效果的控制
信息系統控制活動的兩種方式

  1. 通過信息系統輸入組織和輸出的技術和方法的科學化進行控制
  2. 通過一定的信息系統控制機構的協調和作用進行控制

信息系統的其他結構分析

  1. 安東尼模型

  企業管理可以分爲戰略規劃,戰術決策和業務處理三個管理層次之上

  1. 硬件結構

  客戶機-服務器模式,C/S模式,利用微型計算機訪問網絡的客戶機和提供網絡控制功能的任何規模的服務器組成
  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S模式客戶端利用瀏覽器通過微博服務器訪問服務器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分佈式信息系統組織形式逐漸成爲主流

  1. 軟件結構
  2. 綜合結構

  基本結構是主線概念,結構和層次結構是基礎,硬件結構和軟件結構是主體

信息系統的功能
基本功能
  通過信息物質和能量,在外界環境信息系統,外界環境的循環中往復運動,最終體現對信息的採集處理,存儲,管理,檢索和傳遞

信息系統的現實功能,

  1. 宏觀分析

  2. 社會信息管理的重要方式

  3. 社會角色活動的重要支撐

  4. 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手段

  5. 微觀分析
       系統的現實功能主要表現爲其具體的管理職能.

2 信息系統開發和利用

信息系統開發

  • .基本原則

    • 第一經濟基礎原則
    • 第二漸進開發原則
    • 第三有效協調原則
    • 第四確保效用原則

  美國系統工程學家霍爾的時間邏輯知識三維結構模型爲解決大型複雜系統的規劃組織管理問題,提供了通用的,方法

信息系統生命週期
  在信息系統開發中,一般把信息系統開發的階段性工作的延續和循環的秩序化過程稱爲信息系統生命週期.
  傳統上信息系統生命週期主要包括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和系統運行與維護5個階段.

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1. 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
  2. 原型法
  3. 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4. 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方法

信息系統管理
基本原則

  1. 需求導向原則
  2. 把握關鍵原則
  3. 人機平衡原則
  4. 效率至上原則

信息系統管理活動

  1. 項目管理
  • 管理過程
      項目授權需求分析,項目選型,開發計劃制定與實施,項目評估與更新項目完成
  1. 運行管理
  • 管理過程
      日常運行系統維護運行記錄,
  1. 質量管理
  • 管理過程,
      建立標準,把握現狀,確認偏差,實施調整
  1. 安全管理
  • 安全機制
    1. 法規機制
    2. 環境機制
    3. 技術機制
  • 安全技術
    1. 實體安全
    2. 數據安全
    3. 軟件安全
    4. 網絡安全
    5. 運行安全
    6. 病毒防治

3 參考資料

《信息管理導論(第三版)》,黨躍武、譚祥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