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項目管理——一個校園項目構想及其可行性分析

本篇主要討論一個校園項目的設想,並參考業務、組織、技術三維模型來系統化地對其做可行性分析。

在學校中,每天中午、晚上時段都是食堂就餐的高峯期,很多時候需要在窗口前排長隊,排到之後點好,再等待現做現取。這樣的流程其實效率並不高,點餐者需要等待很久才能將自己的需求傳達,而如果將這些菜品搬到線上,方便提前點餐,就可大大降低等待時間,緩解食堂擁堵,提高效率。

系統地分析該“點餐程序”的可行性,需要對其範圍做定義,對任務做分解,並分析其優劣勢以及難點。首先,我們先將該產品的範圍定爲只針對中大東校區的食堂,先從小做起,這樣可以降低實現難度。接下來將該項目的流程大致分解爲收集菜品信息、軟件開發、線下對接、宣傳、信息更新與產品維護這幾個部分。首先要將各個菜品的名稱、圖片、價格等信息收集好,然後開發一個小程序將其統一放上以供選擇。與此同時,需要與食堂方做好線下對接,確保線上訂單的按時、準確交付。這樣一個基本可用的產品雛形就做好了,此時需要通過宣傳推廣來吸引用戶,使其真正投入運營。最後,當其開始常規化運營後,需要對菜品等信息做日常更新,並針對產品遇到的問題、反饋做出修改。

業務、組織、技術三維模型是一種常用的分析工具,我們可以藉助它從不同方面對上述項目做具體分析:

 

首先,業務方面,前文所述幾個部分工作量都不算太大,分別交給兩三個同學去做即可。其中關鍵的問題在於計劃的制定與時間的協調,在計劃上,可以集中大家的意見共同制定。之後需要一名類似“項目經理”職能的同學負責協調工期,確保項目按時、有序推進;技術方面,開發一個小程序難度不算太大,也不涉及數據遷移等問題,但可能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開發平臺。此外,硬件方面,應對初期較少的訪問量,可能一臺或幾臺個人電腦即可,但考慮到可擴展性與成本,租用按需付費的雲服務可能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業務方面,軟件開發、菜品信息收集、對接等工作基本都是同學的智力、體力勞動,主要成本(金錢上的)可能在於硬件服務的租用以及一些宣傳活動。但這一項目可被看做一個方便同學的小公益項目,缺乏穩定的盈利手段(在積累了一定的用戶量後,獲取可以得到一些廣告收入)。而隨着產品的推廣,日常維護工作會增大,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盈利的商業模式的話,可能難以維繫下去,這可能是該產品面臨的最大風險與挑戰。

綜上,該項目範圍較小,工作量不大,易於啓動、試驗,但在盈利與成本問題上存在較大風險,如果產品推廣,最終能否穩定運營、維護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