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这些年碰到的假简历真套路(附反套路攻略)

​据调查,简历造假比例高达60%多,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不同层级的虚假简历中,高层占31%,中层占44%,基层员工占25%;而不同岗位序列假简历市场营销类占32%,管理类占27%,技术类占15%,财务类占11%,行政类占8%,人力资源类占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八一八这些简历造假套路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一:某些培训机构会帮助学员编简历,事实上学员很可能并无相关工作经历,却给编出一段段工作经历、项目经历,这些批量简历的内容通常大同小异,在工作经历里像抄JD一样罗列自己“熟悉”“精通”各种技术,项目经历中一般写管理系统项目经验,以工整的排比句式,罗列使用了什么技术,却没有任何技术和业务结合的表述,还为了能被HR搜索到做了专门的关键词SEO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二:不少人为了证明自己有某些方面的技能,伪造培训经历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一:年龄较小却具有高级文凭,如简历中教育背景写的16岁上大学,20岁就本科毕业了;如写的统招本科,但教育经历只有三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二:年纪轻轻却已经有好几年工作经验了,如有人就在简历中写25岁、6年工作经验。

现象三:不少简历的教育背景中,连学校名字都写错,专业名称也非规范的专业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一:职位造假,明明是主管却写个经理,还有只是参与项目却堂而皇之写成项目负责人,还有的简历,工作没几年就写自己是高管。

现象二:将原本非统招的学历,写成统招。

现象三:将实习经历写成正式工作经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一:明明读的专升本,刻意只写本科学历;读的在职研究生,特意只写一个“硕士”。

现象二:职位造假,明明是主管却写个经理,还有只是参与项目却堂而皇之写成项目负责人,还有的简历,工作没几年就写自己是高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一:某些培训机构帮学员简历造假时,除了伪造工作经历、项目经历外,还能帮学员办学信网可查的学历,提供面试辅导和背调联系人服务,从头到尾一条龙,全面包装包上岗。

现象二:很多公司越来越重视人选是否有自己的github,为了体现热爱技术,热爱开源和分享,有些人选还特意做了迷惑性极强的Github地址,里面可能只是简单地fork别人的一些代码或文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一:把别人的工作职责或成绩写成自己的,在面试时深入一问细节时就支支吾吾言之无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二:有些简历,工作经历和教育经历有超过1年半的时间重叠,这种情况要么学历有问题,要么是在凑工作年限。
现象三:几段工作经历前后时间衔接有问题,或者同一个时间居然在两家公司工作;还有就是一个项目时间段横跨多个公司的工作经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一:明明某些技能只是了解,夸大为精通,美其名曰为了通过HR的简历筛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象二:把自己工作过的小公司夸大为大型集团公司;还有不少销售简历,夸大自己的销售业绩。
现象三:简历中个人能力说明里,会PS,懂AE,文案贼6,会运营,懂推广,还能撸代码,懂组织会管理,且人脉资源广泛……十项全能;

那么,作为一个招聘HR,我们要如何练就洞穿假简历的火眼金睛呢?
我们总结了一套“望网问查”四步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步:“望” - 肉眼判断

1、看简历中是否有明显的错误

看其公司、学校名字、专业名称是否写错,技能词是否出现重复的拼写错误,诸如"mango"、“spiring”、"andriod"等。
学校名字都写错,19岁开始工作

学校名字都写错,19岁开始工作

2、看其年龄、工作经历和职位,与期望薪资是否匹配

中层管理者一般年龄在25岁以上,高层一般在 30 岁以上,超过40岁还是中层管理的,需要慎重考虑其发展潜力。待遇水平可参考所在地工资状况。不在合理范围内的,需要仔细确认或在条件允许下做背景调。

3、看时间逻辑性:空档期、重叠期

主要包括空档期,工作时间重叠期,工作、学习时间重叠期,工作项目时间重叠期,有些人可能会有工作经历断层,可能为个人创业、身体健康状况或婚育等情况,需要详细了解原因及去向来辅助判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岁读大学

4、看工作经历内容和项目内容的表述逻辑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简历工作时间显示“至今”,最快到岗时间显示“随时到岗”,要么求职者态度不认真没更新简历,要么很可能在撒谎;
工作内容与职位、与所在公司或所在项目是否一致,是否反映了公司或项目相关的信息;
有的造假比较高明的,几乎看不出破绽,但仔细看,会发现他的工作内容或职责描述几乎直接复制职位JD内容,或者写一些通用内容,把他简历中的公司名或项目名换一个,依然适用,类似这样的简历,很大可能是来自一些IT培训机构。

5、看其稳定性

如果有一次以上不到一年就换工作的,一般稳定性差或能力不胜任要求;
3个月内就换的,很大概率是没过试用期。

第二步:“网”-搜索查询

1、搜简历中的公司信息

看公司注册时间,公司行业地位,公司规模等,如果从知名企业到不知名企业,职位或收入层次一样的话,可能是能力水平有问题;如果从不知名企业到知名企业,如果层位上有很大的提升,则可能有水份存在,需要认真考察;如果5年以上都在小规模非规范化企业,此人层面、水平都不会太高。

2、搜不常见的学校信息

有些学校连官网和地址都没有,虚假大学or野鸡大学既视感。

3、搜候选人的手机号码

查看其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来佐证判断,笔者曾在网上搜到候选人电话号码此前是房产经纪,再细究,原来是在某泡学院培训后包装简历来应聘有5年经验要求的Java工程师。

4、看简历中留下的链接

很多UI设计师会在简历中留下个人作品地址,最好点进去看看作品优劣,风格是否吻合;
有些产品经理也会留下自己的作品链接,也需要进去看看,追本溯源一下,看是否直接复制的别人作品;
还有简历中留有Github地址的,建议点进去看看,看看是不是一个“文档库”或“作业库”、被commit了多少次、被评了多少star。

第三步: “问” - 电话/面试

询问时建议遵从STAR原则:
*- Situation情形:描述工作经历中的典型工作情境或任务

  • Task任务:在那种情境下要执行的任务与角色是什么?
  • Action行动:在其所描述的任务当中所担任的角色是如何执行任务的
  • Result结果:该项任务在行动后所取得的结果是什么,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有成效的,没成效的。*

1、问候选人上家公司的上班地点和乘车路线

曾经碰到有些候选人因为编的简历,还真连公司地点和路线都答不上来,有的支支吾吾说“忘了”。

2、问其工作成果或业绩情况,团队情况,越具体越好,寻根究底

针对技术候选人,可以先做个笔试题,或通过技术深度提问来多重验证和交叉验证:
1)了解对方的技术栈,如:你做过最有成就感的项目是哪个,为什么?你最喜欢使用的技术是哪些,为什么?平时你会通过什么渠道跟其他技术人员沟通交流?
2)了解对方项目的发展程度,如:你们产品做了多久,迭代了多久,发布了多少版本,有多少用户,多大并发,多大的流水?

3、在沟通过程中,透露出认识他原来公司的人,或可使其不敢说谎
全面了解该应聘者的知识、经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他的工作风格、性格特点等与工作有关的方面与简历所描述的是否相符。

第四步: “查” - 背景调查

一般背调四个方面:

1、基本资料核实

学历核实,可上学信网、民信网查询;
职业技能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等,可上对应网站查询核实;
身份证可上背调网站查询是否有网贷黑名单、金融处罚信息、犯罪记录等;
工商法人信息可以上天眼查、企查查去核实。

2、工作经历核实

据统计,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和过往公司工作表现评价是企业关注度最高的两个背调维度;
真实性方面,一是如前述“问”中通过面试询问来证实,二是可以通过查询社保记录来印证;
过往公司工作表现评价方面,可以要到他前几家公司的领导的联系方式,对候选人之前的工作表现做个了解,有些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有些粉饰之辞,可以间接的询问对方是否愿意给他涨薪?当初是否愿意留他?现在是否考虑重新录用他?这些信息了解下来,人选的过往表现就心里有数了。

3、离职原因核实

除了听候选人的一面之词外,还可以直接找候选人曾任职公司的同事,背调一下候选人,做个信息佐证。

4、薪资情况核实

可要求候选人提供工资单或银行流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造假与鉴真,套路与反套路,就像网络安全的攻与防,希望每个HR都能练就简历鉴真火眼金睛,招到心仪的员工~

精彩回顾:
如何姿势优美地招不到合适的程序员?——招不聘独孤九式
AI在招聘领域的这些应用,你都知道几个?
数字化转型的避坑指南:细说数字化转型十二大坑
数字化转型,一趟开往春天的火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