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鳥哥的私房菜讀書筆記2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是一套程序,寫死到主板上面的一個內存芯片中,那就是隻讀存儲器ROM(read only memory),BIOS 控制着開機時各項硬件參數的取得
現在 BIOS 程序代碼可能也需要做適度的修改,可以在很多主板官網找到 BIOS 的更新程序,但是 BIOS 原本使用的是無法改寫的ROM,因此根本無法修正 BIOS 程序代碼,爲此,現在的 BIOS 通常是寫入內存(Flash Memory)或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一種掉電後數據不丟失的存儲芯片。)

顯卡(VGA,Video Graphics Array)
每個圖像顯示的顏色會佔用內存,顯卡內存容量將會影響到最終你的屏幕分辨率與色彩深度
一些3D的運算早期是交給 CPU 去運行的,但是 CPU 並非完全針對這些3D 來進行設計,後來廠商在顯卡上面嵌入一個3D加速的芯片,這就是 GPU 稱謂的由來
顯卡也是需要高速運算的一個組件,數據傳輸也是越快越好
每條管線頻寬性能 x 管線(最大可達 x32) = 總頻寬

大型機器的局域網存儲設備(SAN, NAS)等

磁盤最小存儲單元是扇區(Sector), 在物理組成分面,每個扇區大小爲512bytes,這個值是不會改變的.
扇區組成一個圓就成爲磁道(Track),如果在多硬盤上面,在所有盤片上面的同一磁道可以組成一個柱面(Cylinder),柱面也是我們分割硬盤時的最小單位了
在計算整個硬盤的存儲量時,簡單的 計算公式就是
header 數量 x 每個 header負責的柱面數量 x 每個柱面所含有的扇區數量 x 扇區數量
簡單寫法: Head(讀取頭) x Cylinder(柱面) x Sector x 512 bytes

CMOS 與 BIOS
CMOS 主要的功能爲記錄主板上面的重要參數, 包括系統時間, CPU 電壓與頻率, 各項設備的 I/O 地址與 IRQ (Interrupt Request)等, 由於這些數據的記錄要花費電力,因此電板上面纔有電池
BIOS 爲寫入到主板上某一塊閃存或 EEPROM 的程序,它可以在開機的時候執行,以加載 CMOS 當中的參數,並嘗試調用存儲設備中的開機程序

操作系統內核(Kernel)

  1. 操作系統其實也是一組程序,內核主要在於管控硬件與提供相關的能力(例如網絡功能),如果用戶能夠直接使用到內核的話,萬一用戶不小心將內核程序停止或破壞,將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因此內核程序所放置到內存當中的區塊是受保護的,並且開機後就一直常駐在內存當中.
  2. 所以整個系統只有內核的話,就只能看着已經準備好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但無法操作它!這個時候就需要軟件的幫忙了.
  3. 爲了保護內核,並且讓程序員比較容易開發軟件,因此操作系統除了內核程序之外,通常還會提供一整組的開發接口,那就是系統調用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