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文化:和諧社會的基石

   這是兩年前一位同學告訴我的一次生病經歷。他說:“去年我生病住院,躺在病牀上渾身無力,喫喝拉撒都要靠別人照顧。此時,生活中那些不經意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和朋友一起談笑風生,在大街上大步流星地走,洗個痛快的熱水澡,這些平常輕而易舉的事都變成了一種奢望。特別是病危的那幾天,自己拼命去追逐黑夜荒原上的一縷光亮,心裏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活下去,活下去!此時對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點,只要活着,活着就是一切!”鮮活的生命,對於一個生命力旺盛的人來說,或許還不能時時覺察到它的絕對寶貴性,只有在將要失去它的時候,纔會產生無限的渴望與留戀!是的,“活着就是一切”。對於個人而言,我們的一切,包括人生的意義與幸福,都要建立在“活着”的基礎上;對於國家來說,爲人民謀利益所做的一切,都要首先以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爲前提。因此,在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中,應當有生命文化作爲奠基石。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兩個部分。生命科學是研究人的自然生命,而生命文化則是以研究生命意義爲核心,以增強人們的生命意識和生命關懷,提高人們的生命價值、生命質量和生命尊嚴爲宗旨的。生命文化包括個體的生命文化和社會的生命文化。個體的生命文化以健全人格爲基石,它的價值標準爲真、善、美、愛;社會的生命文化是以社會和諧爲基礎,它的價值標準是“以人爲本”的自由、平等、正義。當前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迫切需要加強的是生命文化的建設。這是因爲,一方面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強的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缺乏的恰恰是生命文化;而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中的許多內容又是扼殺生命文化的,這點多思自明,無須贅述。另一方面,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所釋放的“金錢欲”又衝擊着生命文化,使得這一基礎文化建設顯得十分艱難。
   
  我國的市場經濟仍處於初創階段,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把人們壓抑已久的金錢欲釋放了出來,這固然成爲激勵人們創造財富、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是一種歷史性進步,但也引起了種種階段性的不良後果,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對於生命文化的踐踏。在市場經濟中,一股“資本無道德,財富非論理,爲富可不仁”的經濟理論與商業實踐的暗流湧動,正在不斷銷蝕着生命文化。有的企業虐待勞工、超低工資、無福利保障的做法已成常規,農民工被拖欠工資、討薪無着、失卻基本生存條件的現象並不鮮見,生產環境惡劣、事故災難頻發甚至讓員工逃生無門的情況也時有所聞。更有甚者,某些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管部門,竟以各種名義向被他們監管的煤礦企業籌要資金蓋樓買車,而把礦工們的生命安危拋之九霄雲外。在商品產銷與服務領域,假冒僞劣及對人體有毒有害的商品層出不窮,健身變傷身、美容變毀容的事件屢有發生;就是以救死扶傷爲天職的少數醫院,也出現了爲錢財而硬把健康人當作患病者來醫治的惡行。凡此種種現狀,當然可以從管理、制度等方面找出許多具體原因,但追根溯源,還是生命文化尚付闕如。因此,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生命文化建設的同步前行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必須引起國家與社會的高度重視。即使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這種建設也是不容鬆懈的。成功的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把自己的巨大財富捐給社會以促進公益事業;有着美麗天使之稱的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晚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和發言人,足跡遍及埃塞俄比亞、蘇丹、孟加拉等許多國家,他們都不是靠制度的引導或逼迫,而是靠這種生命文化長久沐浴所滋生的的愛心。由此可見,先進制度與先進文化的和合,正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創建和諧社會的必需。
   
  生命文化建設的基礎是生命教育,應當從青少年抓起。一個生命來到世間,並不自然就具備生命意識。兒童就不必說了,他們還缺少自我意識的能力。一些少年和青年,他們往往也缺少生命意識。對鮮活的自身生命與別人生命,他們還未有意識地進行觀照與深思,不大瞭解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寶貴,生命的脆弱,生命的責任。有一個後來成爲某心理熱線的女主持人,她在上初中時成績非常突出,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有一次她說錯了一句話,受到老師批評,並讓她請父母到學校來。以前她也曾經帶家長去過學校,但都是因老師要表揚她。這次她無論如何也不想帶,不願讓爸爸媽媽丟臉。回到家以後,爸媽就在隔壁,但她怎麼也不敢說。於是在短短的兩小時內,她就做出了自殺的決定,深夜時從8樓跳了下去。不過幸運的她居然沒有死,受傷的身體在地上整整躺了7個小時。直到早上8點,才被一位晨煉的老人發現救起。後來當問她爲什麼會有這愚蠢的舉動時,她十分後悔地說:“是我把問題看得太嚴重,把結果想得太簡單。”是啊,僅僅是一句批評話,孩子們卻把它極度放大,而把輕率處置生命的後果想得太簡單。這種糊塗生命意識的結局是什麼呢?整個家庭全變了,她自己的生命也變樣了。這是多麼可悲可嘆的事例,但現實中還不僅僅是這樣一起啊!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每兩分鐘就有1人自殺身亡,有8個人自殺未遂,每年一共有28.7萬人自殺死亡;在15歲—35歲的人羣中,自殺已經成爲第一死因;每一個自殺的人周圍有非常多的人受到影響,150萬人因家人或親友自殺出現長期而嚴重的心理創傷。雖然生命意識會隨着人們年齡的增長而增強,但這僅是相對而言,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年齡的增長與生命意識的增強不一定成正比。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有的人老大不小了,對生命的題中應有之義還懵懵懂懂,對自己的生命乃至別人的生命,都缺乏足夠的珍惜和關愛。如不時會見到這樣的報道與場景:當有人要跳樓自盡的時候,在圍觀的人羣中有不少人常會發出慫恿的鬨笑,甚至有人在現場兜售望遠鏡,以滿足旁觀者冷酷的好奇心!

  上列現象提出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即應當怎樣通過多種方式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經常性的生命教育,使大家在這個紛紛擾擾、危機四伏的世界上,儘早樹立起生命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學校應當糾正當前重視知識教育而輕視智慧教育的傾向,理所當然要成爲生命教育的主要課堂,這正如國務院領導曾指示的那樣,“生命不保,談何教育”!生命教育可以是一門課程,但它更是一種教育理念與價值追求,應當把學校創造成爲生命化的校園與生命化的課堂。生命教育還應當與家庭教育結緣,父母責任中必須有生命教育這一重要內容。實際上家庭的生命教育可以無處不在,關鍵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中要凝聚有生命教育的意識。還應當健全生命教育的社會網絡,使生命教育成爲全社會都關注的教育,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合作。特別是輿論媒體,包括網絡媒體在內,都要以正面的、積極的、穩妥的方式,在全社會廣泛宣傳開展生命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用正確的輿論導向來引導人們、特別是幫助青少年認識生命價值,熱愛自己熱愛生活熱愛他人生命。應當使生命教育成爲貫徹生命發展全過程的終身教育,在聯合國所啓動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計劃中,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基本上是關於價值觀的教育,這種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尊重生命。它將使人們懂得,在人類的生命進程中有多種訴求,比如生存、安全、情感、享受、事業成功、人生尊嚴等等,而其中的生存和安全就像是寶塔的底座,有了它的堅固,寶塔才能拔地而起,節節升高,從而不斷強化並終身確立生命意識和科學生命觀。
   
  在此,還有必要突出談一下網絡遊戲對生命教育乃至生命文化建設的影響作用。在互聯網上,網絡遊戲是一類新興的特殊產業,它作爲信息時代一種較普遍的休閒方式,在短短几年間就把上千萬青少年變成“玩家”,把一個個小軟件“玩”成數十億元級的大產業,把一個個看準時機的人推上了富翁寶座。但這個產業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特別是對生命文化建設的衝擊,往往是生命教育十堂課,不如網遊暴力升一級。現實中生命的凋謝,家長的淚眼,媒體的炮轟,都獲得了廣泛的同情與支持。但網遊作爲一種產業,在拉動經濟發展、提高科技水平方面利大於弊,國家禁止其發展的可能性是不大的。那麼如何在該產業發展與生命文化建設兩者間尋找平衡甚至是雙利呢?關鍵點還是在於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在考慮企業利潤的同時,充分兼顧到社會效益。除了通過經濟槓桿、限時服務器及將遊戲分級等管理手段外,更應在內容更新趨善促智上動腦筋、下功夫。像盛大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推出《學雷峯》、《中華英雄譜》等一些教育益智類遊戲產品,這種善莫大矣的舉措,將會成爲生命文化建設的有益補充。期待在領導型企業的帶動下,一些中小企業也能知善而行!
   
  最後,引用“大成”才女王小平在《第二次宣言》中的一段論述作爲本文的尾聲:“個人的生命,是個人總的最根本利益;人民的生命,是人民總的最根本的利益。無限珍愛生命,是絕對應當的。最珍愛生命是最大的善,最不珍愛生命則是最大的惡。”因此,“教育最寶貴的是生命教育,科學最寶貴的是生命科學,文化最寶貴的是生命文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