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傳習錄》(9)上 七、八

傳習錄上 |徐愛| 七

王陽明繼續解釋:《孟子》中說“大人格君心”,這個“格”就是“格物”。就是把心裏的私慾“格除”,露出“良心”。好比把卷心菜外面爛掉的葉子剝去,露出乾淨剔透的菜心。

人的“良心”(也就是天理、至善)不用專門找,就是說不用刻意當好人,也不用刻意發善心。只要去除“私慾”,“良心”自然而然就彰顯了。換句話說,不幹壞事就是好人,用不着刻意做當好人。沒有私心的人會自然而然下意識地做好事。

有的人私心多(普通人),有的人私心少(聖人賢人),就好比每一個捲心菜都有一個乾淨剔透的菜心,只不過有的外面包裹的爛葉子多,有的少而已。

凡是人意念活動的時候,不分時間地點,都要反思自己有沒有私慾(“精一”的功夫)。

《大學》中“明明德”中,“明”可以理解爲“格物”,“明德”可以理解爲“天理”“良心”“至善”,“明明德”就是窮理。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

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

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

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

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

是‘明明德’。”


傳習錄上 |徐愛| 八

王陽明又說:“良知”就是心的“本體”。(“本體”的意思參見徐愛二)。“良知”又是什麼呢?

舉個例子,水是什麼形狀?水在碗裏就是碗的形狀,水在杯子裏就是杯子的形狀。水只有放在具體的容器中才有了形狀。

良知”和水類似,放在對待父母這件事上良知就是孝敬,放在對待兄長上良知就是尊敬,遇到小孩掉進井裏良知就是惻隱之心。“良知”只有具體應用在某件事上纔有意義,纔有對應的名稱。

而且“良知”不用學,每個人類天生都有。就算是文盲沒上過一天學,沒聽過一堂課的人也天生知道孝敬,知道尊敬,有惻隱之心。“聖人之道,吾心自足”就是這個意思。

孟子說:“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意思是充分發揮出惻隱之心,那麼仁義之心就永遠用不完了。顯然這句話說得是聖人。這句話的句眼是“充其”兩個字。也就“充分發揮”。換句話說,聖人和普通人雖然生來都一樣,都有一個一樣的“良知”,差別在於聖人能“充分發揮”良知,普通人不能“充分發揮”這個良知。

普通人爲啥不能充分發揮良知呢?因爲普通人的私慾太多,把良知遮蔽了。比如有的人因爲貪財,然後兄弟反目等等……

那麼普通人怎麼去除“私慾”呢?此時又說到了反覆說過的“格物”功夫。“格物”就是格去私慾,“致知”即使格去私慾後達到的“良知”的狀態。

那麼怎麼“格物”呢?此時又說到了前面提過的“精一”功夫。就是要精細專一地反思自己所作所爲,所言所行,瞭解自己,分析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通常人們不完全瞭解自己有什麼長出和短處),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爲被那些慾望奴役了,然後改進。


又曰:“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

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

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

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

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

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

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

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