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昭良:做到這4步,你也能“煉”成領域專家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學會並應用知識鍊金術,從各個渠道獲取能爲我所用的信息,將其轉化爲知識,提升個人的能力,成爲某一個領域的專家。

從知識萃取與運營的專業角度看,個人層面也是有策略和方法的。如果你還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是因爲你還沒有掌握並熟練應用知識鍊金術。

那麼,如何成爲知識鍊金專家呢?

作者:邱昭良、王謀

來源: 華章管理

(ID:hzbook_gl)

 

在當今時代,面臨信息爆炸、大數據、十倍速變化、顛覆性創新,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力,成爲終身學習者。

終身學習者要具備持續學習的“內驅力”,永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並銳意創新、管理自己的學習。

組織應該大力培養和扶持這些終身學習者,他們是學習型組織的中流砥柱,但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基於我個人的學習經歷和思考、心得,我認爲,從“非學習者”成長爲“終身學習者”可能需要經歷“石、沙、土、林”四個階段,實現三次躍升,並要時刻防範“退化”的風險。

這四個階段(或狀態)用四種事物“石”“沙”“土”“林”隱喻。各個階段的特徵如表所示。

學習不同階段對應的隱喻及特徵

 

如表所述,在從“非學習者”到“終身學習者”的演進過程中,有三次階段性躍升;每一次躍升都是一次學習力的提升,需要具備相應的關鍵能力。

 

躍升1:碎“石”爲“沙”

從本質上講,任何學習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需要打開心扉。

如果沒有打開心門,心智模式是僵化、封閉的,雖然也會接收到外界的一些新信息或新觀點,但就像石頭被淋上雨水,只是溼了表皮,沒有辦法滲透到內心、被接納,再過一段時間,雨水會被蒸發掉,只留下一點痕跡。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學習也與此相似,去參加了一次培訓或者瞭解到一些新的做法、經驗,當時感覺很好,有所觸動或啓發,但是由於沒有學習的動力,未對這些新信息深入探究,致使這些新信息沒有進入到學習者的知識體系裏,回到工作崗位以後自然也難以應用,時間一久,大部分消息就消失了。

這是個人學習的第一個階段,是一種“非學習者”的狀態。

要想打破這種狀態,踏上終身學習之旅,必須打開心門,就像一塊石頭破碎爲沙,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智模式,放下一些成見,去接納新的事物、信息和觀點。這是一道“分水嶺”,是一種質的轉變。

因此,打開心扉,碎石爲沙,是成爲終身學習者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

 

躍升2:聚焦並積累知識基礎(固“沙”造“土”)

從原理上看,成人學習是一個知識建構的過程。

也就是說,在有了學習動力之後,個人就會產生學習需求,並據此從各種途徑和渠道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之後將這些信息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連接,對其進行解讀,賦予意義,使你的知識體系得到增值、擴展,可以改變自己的行動或行動規則。

通過觀察行動的結果,驗證自己是否真的學習到了新東西,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美國學者考夫曼將其劃分爲“觀察(observe)、解讀(assess)、決策(design)、實施(implement)”四個過程,並以這四個階段的英文首字母來命名,將其稱爲“OADI”循環(如圖所示)。

學習的OADI循環

 

由OADI模式可知,個人學習本質上就是知識體系構建、更新、動態變化的過程。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這些知識基礎也會動態地變化。

事實上,有研究指出,新手和專家在學習方面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背景知識的差異,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對於“外行”或“新手”“初學者”來說,沒有那麼多知識積累,如同流沙,雖然有了一些碎片化的積累,但還沒有固化或形成一個體系化的結構。

在這種情況下,就沒辦法深入觀察、瞭解特定情境的含義,也可能出現搖擺或困惑,今天聽到這個專家講這個東西覺得不錯,明天又去聽另外一個人講另一個東西,好像也有道理,就像沙子一樣,被吹來吹去,搖擺不定。

相反,對於“內行”或“專家”來說,因爲已經具備了廣泛而深厚的知識基礎,如果他仍能保持開放的心態、處於學習狀態,就能看到其中的異同,不僅能有效應對,而且可以從中學到新知。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的知識基礎越深厚,學習能力就越強。

當然,沒有人“生而知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從“新手”起步的,一個人從“新手”成長爲某個領域的“專家”,建構起知識基礎是支撐這一躍升的關鍵。

如果沒有知識基礎,即便是有熱情,持續地獲取一些信息,也無法形成有效的積累,這對個人的發展是不利的。

那麼,應該如何構建起適合自己的知識基礎呢?

按照“沙”和“土”的隱喻,我認爲要搭建知識體系,首先需要“固沙”,其次要選擇一小塊沙地,播下“種子”或移植“幼苗”,之後悉心培育,使其逐漸結成有一定營養成分、不散也不板結的塊狀物,即“土”。

“有一定營養成分”指的是相關成分配比適當,能支撐作物的成長;“不散”指的是有一定的結構和關聯;“不板結”指的是不封閉,可以吸收、接納新的元素。

這樣就能逐漸把沙凝結成塊,然後伴隨着幼苗的壯大,慢慢擴大土壤,種下更多的“種子”,一塊塊地,不斷延展、加寬、變厚。

這樣,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逐漸擴展,假以時日,就會形成豐厚肥沃的土壤。

用在個人學習方面,也就是說,“固沙培土”的關鍵點在於:

  • 一是明確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
  • 二是弄清楚該領域知識的總體結構,即由哪些部分構成、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就像把沙漠區隔出一個一個格;
  • 三是保持關注,從小處入手,經過系統的學習,建立起局部的知識積累;
  • 四是圍繞這一點,付出努力,彙集更多的信息,增加練習的機會,增長見識,形成自己的專業能力、核心專長;
  • 五是由此延展到相關的領域。

 

躍升3:學以致用並持續更新(積“土”成“林”)

一旦形成了“土”,“種子”開始發芽、生長,就會啓動一個良性成長的循環—土壤質量越好,植物成長得越快,根越扎越深,從而形成更多的土壤,改善墒情和土壤質量。甚至長出來的植物,也會逐漸壯大並擴展開來。就這樣,慢慢擴大,最終形成茂密的森林。

在這個隱喻中,“植物”是對知識的應用,也是創造和產出。在我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是維繫終身學習狀態的必要條件。

一方面,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提高人們的行動效能;

另一方面,應用也是最好的促進學習的方式。實踐是檢驗學習成果、糾正偏差的最終標準。

因此,在我看來,進入到“森林”的狀態是一種理想的終身學習境界,也是專家的必然狀態。

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森林有足夠的土壤,可以廣泛而高效地吸收各方面的養分(雨水、陽光、空氣和其他有機物),使其自身愈發壯大。

其次,森林是一個搭配合理、自我繁衍的生態體系,可以相互促進、自然地演進。比如,這裏面有高大的喬木(是你的核心知識領域或成就),也有一些小樹苗、小草或灌木(是與你的核心知識領域相關的支撐領域),這兒一叢,那兒一簇,生機盎然,在那裏生長着,孕育着新的潛能。

也許有的樹木枯萎了,但是另外一個地方又長出來一棵新的喬木。

它是一個自然演進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是一個學以致用、自我增強的過程:通過“學”,不斷吸收雨水和養分,滋養這個生態,促進植物生長;與此同時,“用”也能進一步滋養、改良土壤,促進“學”,並改善、維繫整個生態的運作。它不會自我封閉,不會抗拒、排擠,形成了一種持續學習、更新、成長的習慣,可以適應各種挑戰,輕鬆而和諧,生生不息。

所以,我認爲,一個人要想真正地成爲終身學習者,就要進入到知識森林這樣一種狀態—既有自己核心的專長領域,又有足夠寬廣的知識面和延展性,還有一個學然後用且不斷持續的循環體系。

時刻防範“退化”的風險

雖然我們通過努力,可以從“沙”到“土”,由“土”成“林”,但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時刻都面臨“退化”的風險。

舉例來說,正如“一陰一陽之謂道”,知識基礎的構建對於學習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知識基礎越深厚,學習能力越強;另外一方面,知識基礎越深厚,人們也就越容易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或自以爲是,認爲自己“什麼都懂了”,從而導致心智模式趨於僵化或封閉,就像“沙”或“土”又開始板結,形成了一層硬殼,退回到了“石頭”的狀態,削弱了學習力。

同樣,森林也有可能遭遇蟲災或山火,甚至因爲自身構成的失衡而導致退化、水土流失。就像現在,許多行業會因爲顛覆性技術的出現而慘遭淘汰,原有的技能與知識都將變得一文不值。

開放或封閉是一道“分水嶺”:保持前者,能讓你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陷入後者,你就會退化到“非學習者”狀態,止步不前。

要想成爲一名真正的專家,必須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時時刻刻防範“退化”的風險,這是實踐終身學習的基本前提條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