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讓你學會體系化的行業認知方法 前言 爲什麼要進行行業認知 行業認知的方法 行業帶給產品的啓發 寫在最後

公衆號:Becomewiser

前言

行業知識是產品經理知識體系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此前我更多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去了解一個行業。這種方式低效也缺少條理,這個過程應該是前置的。行業的宏觀因素會影響到微觀的執行,到了產品設計這一環會具象成業務規劃、版本計劃、需求優先級等。

撰寫本文的目的是想試着提煉行業認知的方法,其次也想從行業的角度談談自己受到的啓發。

爲什麼要進行行業認知

行業認知能夠提升產品的業務理解、抽象能力,以及個人的競爭力

業務理解能力,可以從企業的盈利方式、上下游各方的訴求、產品自終端至用戶的各個環節等方面進行加強。在終端至用戶的環節,不僅是熟悉用戶側的流程,還應該瞭解背後系統的制約。

產品抽象能力則依賴於業務的理解能力,抽象能力強指的是所設計的系統耦合性低、重用性、延展性強。

至於競爭力的方面,則在上一篇文章《踏入產品領域時回答的爲什麼,你的答案變了麼?中已經進行過闡述了。

行業認知的方法

行業認知我劃分爲了3個步驟,分別是行業是什麼、行業的概況、當前行業的玩家,基於這3個步驟形成思考脈絡、延展問題。

1、行業是什麼

1-1、認知目的

初步瞭解這個行業,解決的是認知廣度問題。

1-2、認知方法

這個部分產品經理會比較熟悉,在產品體驗、競品分析、產品策劃時都會遇到。

爲什麼這個行業能夠存活,則是對“行業是什麼”的輔助解釋,它回答了行業解決用戶什麼問題,又依靠什麼盈利。

在瞭解盈利方式之前,筆者建議先了解行業的供需關係,界定分析目標(企業/產品)當前所在的位置,再結合業務與上下游的交互進行探究。

圖3是自供給方至需求方的正向關係圖,在實際過程中會有交叉、雙向的關係,在這裏提供給朋友們進行參考。

2、行業的概況

2-1、認知目的

從宏觀層面去了解行業的上升空間以及受制約的因素,從市場的生命週期去理解企業策略、產品規劃。

2-2、認知方法

2-2-1、PEST分析模型

名詞解釋:

PEST分析模型是對影響行業的四類主要外部環境因素分析的方法,這四類因素分別是:Political-政治、Economic-經濟、Socialcultural-社會文化和Technological-技術。

(1)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方面,我主要會閱讀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政策,瞭解這些政策對行業起促進還是抑制作用。政策查閱的維度中必選的是行業的准入門檻以及行業的監管政策,這是直接影響行業變化的兩個因素。

行業的准入門檻高,會增加行業的壁壘。而監管政策主要影響行業的業務範圍,從而影響其收入。下圖是以保險行業爲例,解釋政策對行業准入門檻以及業務範圍的影響。

(2)經濟因素

圖6中的維度推薦,可以根據目標擴大或縮小了解的範圍。關於經濟數據的檢索,在這裏推薦:國家統計局,在網站上能夠檢索到實時、準確、免費的數據。

國家統計局網址:http://data.stats.gov.cn/

從國家各個產業的收入佔比及增幅、行業增長速度,可窺見行業的上升空間;人均的純收入水平與用戶消費偏好,可以瞭解產品能夠佔據的大概份額。

(3)社會文化因素

名詞解釋:

社會文化因素,指的是人口環境和文化背景。人口環境主要包括人口規模、年齡結構、人口分佈、種族結構等因素。文化背景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審美觀點、價值觀念等。

社會文化因素方面,我們應將範圍縮小至行業或產品的目標,這一因素偏向於用戶研究,在查閱對應數據的時候,不妨也檢索一下所研究行業的用戶畫像。

(4)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5G時代就要來臨了,它會給各行各業帶來怎樣的影響,是否會像4g之於3g一樣,帶來難以想象的改變?由於我並沒有更好的見解,所以並未做更多的闡述。我們能做的事是接受變化、迅速響應變化,並且不斷的更新自己。

2-2-2、生命週期定價法

名詞解釋:

生命週期定價法是藉助產品生命週期而幫助企業制定定價策略的定價方法。

這個分析方法將市場的生命週期劃分爲了4個階段: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產品經理應參照不同階段的重心有目的性的設計產品。

3、當前行業的玩家

3-1、認知目的

瞭解行業市場的集中度以及競爭關係,從企業上下游的合作關係去理解業務交互以及盈利方式。

3-2、認知方法

3-2-1、供需關係

供需關係指的是市場的供給方、中介方以及需求方,從這三個部分向下延伸瞭解。下圖圖7是根據供需關係列出的保險行業玩家,供大家參考。

3-2-2、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名詞解釋:

波特五力模型由邁克爾·波特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他認爲行業中存在着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的五種力量,這五種力量綜合起來影響着產業的吸引力以及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決策。五種力量分別爲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波特五力模型是市場關係的進階模型,它主要用於分析當前的競爭態勢和應該制定怎樣的戰略。在這裏我將波特五力模型拆解爲兩個部分:競爭對手以及競爭強度,競爭對手用於瞭解市場的玩家,競爭強度用於瞭解當前的競爭狀況

行業帶給產品的啓發

1、從盈利方式和供需關係理解產品目標

不同的產品,因爲面向的用戶、場景等方面的不同,產品專注的方向和設計手段會不一樣,但最終仍然是要趨向於“面向盈利方式產品設計”,理解了盈利方式對於需求才會有更深的理解,產品經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在企業目標和用戶需求之間達到平衡。

以保險公司爲例,它的盈利方式是“三差”+退保費差。對應“死差”、“利差” ,我們應該設計更多、更準確的數據提取工具,在保險精算師進行保險產品設計以及投資理財決策時提供參考;對應“費差”,我們則應該設計更多提升企業運營效率的工具,節省運營成本的支出。

在企業自身訴求之上更進一步的是解決多方的訴求,行業的供需關係從產品的角度理解是:做更好的商品,更好的賣商品,讓用戶更好的買商品。圍繞着各方的目標,企業的業務規劃也更爲清晰。

2、參照行業生命週期的制定業務規劃

(1)引入期

這個階段用戶對產品是陌生的,用戶還沒有建立起對這個行業或者產品的認知。我們更應着力於用戶獲取以及用戶習慣培養。而這兩點更進一步則是培養用戶的忠誠度,將其變爲我們的種子用戶,讓種子用戶作爲產品的使用者以及革新者。

(2)成長期和成熟期

這兩個階段的業務方向是比較接近甚至是重疊的,在成長期用戶對行業、產品都有了認知,形成了評價的標準,獲客的難度就開始提升。我們應該迅速建立自己的產品壁壘,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通過分析企業的優劣勢,適當性的捨棄或放緩短板的業務,集中發力於長板,找到自己的受衆人羣和合適的價格區間進行差異化競爭,並以此反推產品的改進。

電商行業形成寡頭市場之後,大而全的模式已經難以爲繼,其他的企業根據場景、用戶、品類、價格等不斷的細分從而獲取市場,拼多多的興起抓住了下沉市場,小紅書、閒魚等則又是不同場景的細分。

當行業上升到成熟階段,單一業務的利潤已經達到瓶頸,產品的創新難度是比較大的,圖12中提到的服務優化,對C端而言是更好的體驗、激勵以及相關的配套服務。對於B端,則是提供更多的提效工具。

行業的成熟也意味着流量見底,精細化運營、自有流量的利用、渠道的推廣也成爲了業務的重要部分。

3、參照源頭到終端的環節進行產品設計

在行業認知的第一個部分有提到“產品從源頭到終端(用戶)經歷了哪些環節”,熟悉這些環節一方面能夠提高自己的同理心,能夠發現哪些環節存在問題,作爲用戶時訴求又是什麼?進一步的思考則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是否能否做得更好,原先的設計是存有目標還是設計缺陷導致的系統制約?

可行性分析決定需求能夠實現,在能實現的情況下,什麼樣的方案又更好呢?產品需求文檔不僅是功能的實現方案,還是系統的交互方案、業務的組合方案。

不瞭解業務流程,不摸清系統的邊界和限制,設計出的方案遇到大迭代很容易就要推翻重來了。

寫在最後

關於行業認知,可以多瞭解經濟學的相關原理,參考諮詢行業、品牌行業的分析方法。另一點體會是方法和實踐一樣重要。最開始列的思路框架在實際研究、文章撰寫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變化。

行業認知是產品設計重要的輔助參考,但我們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文的粗淺見解,希望能夠給朋友們一些幫助,感謝你閱讀到這裏,謝謝。

對了,需要完整行業認知框架的朋友,

可在公衆號回覆:“行業認知框架”獲得。

公衆號:Becomewis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