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公衆號年度總結 | 523天的成績單和流水賬

19年的8月9日,Becomewiser發佈了第1篇文章。距離上一次發文也過了1170天,那時公衆號也不是這個名字。

重新提筆的想法萌生於19年初和好友的聊天,她告訴我谷歌上搜索pv、uv,排名第一的就是我知乎回答。

而這個回答以及其他的基礎總結類的文章,即使斷更3年仍舊把公衆號關注提升到了500。

雖說有些迷惑,卻也讓我開始考量自身的所思所想是否具有價值。

而真正讓我決定重啓則來源於一次產品線下交流,那時的我沒辦法很好的描述論點,我的論據、論證方法都經不起推敲。

我有些受不了自己的愚笨了。

所以,決定要沉下心來思考和學習,再通過文字讓思緒更加凝練。

01   關於數據

重新運營的日子,多多少少也攢了一些話。也許會是經驗,也許只是故事,這一次就不講邏輯了。

1)關注

公衆號關注,經過了523天艱難的爬到了2377人,這段時間裏最佳的新增關注方式來自於轉載,其次是發文。

數據峯值在19年10月24日,那天淨增了91人。原因是51CTO技術棧轉載了文章《淺談知識體系》,閱讀量截至目前是7732,由閱讀轉關注的比例約1.2%。

取關最高的那天是19年8月4日,沒有建立起信任,前1天還發了幾句沒有營養的話。

2)閱讀量

站外閱讀最高的轉載文章爲《淺談如何搭建知識體系》,發佈於騰訊技術工程。

站內數據表現最好的是《數據分析應學習的邏輯思維與分析方法》。而知識體系一文發佈時間晚了4個月,隨着時間推移數據表現也許會後來居上。

至於說個人最喜歡的文章,反而不在榜上。《A/B實驗,瞭解一下》這篇文章寫的喫力卻也遊刃有餘,講述的也較爲全面、清晰。

當然更主觀的原因是,選擇了喜歡的照片作爲文章封面,而附帶的PPT邏輯、結構、排版深得我心。

影響閱讀的因素也做了幾次AA實驗,在不考慮長尾流量的情況下,非圖文和圖文的打開率區別不大,數據表現上是14%,只能說平平無奇。

而如果進行多平臺、社羣投放,再加上及時性的轉載,文章的平均閱讀可以達到1000/篇,就關注基數來看,還是能夠稍微驕傲一下。

3)榮譽

榮譽上,主要還是來自我鵝KM的認可。

在20年7月1日起,我將10篇文章發佈至騰訊KM。其中9篇入選KM好文,3篇入選了KM頭條併入圍了KM知識獎,可惜最終沒有任何一篇獲得該獎項。

收穫的驚喜是:《淺談知識體系》獲得了《2020年騰訊技術工程十大熱門文章》TOP2,也算對我捨棄計算機專業投身產品有了些慰藉。

02   關於風格和選題

1)風格

也許你想象不出來,我以前擅長寫的是記敘文。現在的文章,從標題到內容都乾燥得不行,耐下性子閱讀的盆友們,一個瑞斯拜表達不完我的感恩之情。

其實我也知道標題浮誇一些、內容角度切換一下、文末加個公衆號關注二維碼都能讓數據更加好看。一直拒絕改變的原因,還是覺得自身淺薄。

不敢爲人師,只能言“提高”、“進修”、“思考”、“思路”。如果說,標題稍微有些騙流量,要麼是廣告,要麼是我的運營朋友們受不了我了。

2)選題

19年的專題是《產品能力模型》,緣由是溫故、知新。其次雖說自身並非良幣,但也希望年輕的朋友們看到的東西能夠稍微真實、紮實一些。

20年的專題《用戶運營》《B端產品》源於日常工作,希望自己能知行合一。

至於說21年,大概會試着把視野放得也更遠一些,不再侷限於產品,去多從不同的領域和角度看看世界。

03   關於嘗試

1)社羣

創建之前猶豫過很久,我始終無法回答社羣的作用是什麼?工具?社交?亦或是知識?我很害怕社羣變成流量池、變得沉默。

上車的緣由主要來自於讀者朋友們的訴求,PMCAFF的轉載使得我微信好友量激增,那幾天一半以上的朋友都會諮詢是否有交流羣,懵懂的之下也就發車了。

但現在看起來社羣的生命還能延續較長的時間,創建了8個月,人數也達到了236人。而5月份至今,有人說話的天數比例達到了66.6%。

在思考社羣的價值時,第一個嘗試及被放棄的是“時事早報”,原因是:差異性弱、信息源少、專業度不夠。

第二個嘗試並放棄的是純粹的文件分享,當時設想我能否成爲信息的過濾器,提前的劃好重點去解讀報告。但實際的反響平平,甚至會給朋友們造成壓力。

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我的過濾也是錯誤的選擇。

第三個是引進KOC,因爲社羣活躍的根本還是人。

第1層含義在於KOC,首要是羣主,其次是其他專業程度較高或不同領域的作者或羣友,追求的是專業程度和多樣性。

第2層,則在於成員的數量,用基數解決高頻的問答訴求,加大提問者被迴應的概率。

曾經開設過2羣,但受限於發文速度,增速一直未達預期,2羣的沉默天數比例過大,遂合併至1羣。

第四個舉措則是羣週報,8月17日截至目前,週報發佈了13期,知識導航的記錄條數也達到了173行。

其信息來源於個人或者羣友的分享,擇優也會選入羣的知識導航。類型會分爲:文章、文件、工具、書單,另外還會有一些內推資訊。

核心目標是避免碎片化信息,微信羣的消息沖刷很快,讓錯過的朋友也能知道上一週發生了什麼。

其次是希望信息有所沉澱,再往後就是鼓勵分享了。讓分享者的名稱外露,希望給予分享的朋友多些認同感,也給作者朋友們多1次曝光的機會。

搭配羣週報的工具還有騰訊文檔、知識星球,騰訊文檔便於檢索,而知識星球則是週報的另一種呈現形式,相比羣聊天也更便於回溯。

2)線下分享

20年參與了第一次對外的線下分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線下作者分享會。

在這裏必須強烈感激Aria,對我的指導以及不放棄。同時,也強烈感激籌備分享會的同學,還有給我錄了2個視頻的三心。

分享的內容,是前文所提到拿到最多榮譽的《淺談知識體系》

不喜命題作文、性子慵懶,外加10105的工作壓力,讓5天內寫完文章變成了絕望,更遑論PPT和準備presentation了。

那1周每天12點開始寫作到凌晨3、4點,每天都和Aria說想要放棄。但又擔心會給造成很多的麻煩,於是又再逼迫自己完成挑戰。

在deadline前匆忙完成文章初稿和PPT,已經沒有任何時間準備presentation了。

到了現場,緊張加上底氣不足,大概只花了15分鐘就乾巴巴的把PPT唸完了,差勁的效果也讓我愧疚至今,也再次給辛苦的運營童鞋說一聲抱歉。

但無論如何,嘗試新事物,克服障礙、爬過高山的感覺真的太棒了。

寫在最後

“我承認,在我生命中出現過許多重要的人物,他們中的每一位,對於我的成長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爲了有一天能和他們對話,我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

20年最欣喜的是結識的讀者朋友們和自身的成長速度。

如果沒有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我可能又斷更了。工作忙碌,性格憊懶同時發生在我身上,確實蠻想逃避的。

但還是想繼續保有與大家對話的資格,所以需要更努力的成長,不拖後腿也儘量不讓大家失望。

所幸20年交出的答案,自己應該能打19年的3個我,願21年能夠繼續保持。

最後,再次真摯的感謝朋友們,也道一聲遲來的:新年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