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努力和胆大,就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成甲 混沌大学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遇到不同领域的牛人,他经常一句话道破问题本质,或者给你一个出其不意的角度,让你觉得“哇,这个太酷了”。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一秒切中问题要害? 

授课老师:成甲 | 《好好学习》、《好好思考》作者

 

 

非洲这个国家的货币,比人民币更值钱 

 

认知变得重要是因为——仅靠努力和胆大,就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十年前,没有人谈认知。2000年左右,大家讨论的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个时候你要有魄力,要有自己闯天下的勇气。但如今,所有人都在说认知,这让我很费解。上上周,我去了一趟非洲,回来后我忽然理解为什么认知会成为一个热词。

 

在加纳,它的货币是塞地,是非洲国家中唯一比人民币值钱的货币,1 塞地= 1.26人民币。加纳最好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一个月的工资,约800塞地。加纳的早餐,一袋面包、一碗粥,2.5塞地;加纳超市的蔬菜、水果价格,也基本和北京一样。这些都说明,加纳消费水平其实挺高的。

 

但是我发现,那里赚钱的机会特别多。下图中的酒店I Love,位于加纳首都,房间价格一晚将近1000元。所以对非洲大多数人而言,创业拼的是显而易见的机会,找资源、拿位置、拿钱,就能在这里赚钱。

 

 

 

但今天中国还有这样的机会吗?太少了。在今天,我们必须在努力和运气之外,具备看见并不显而易见机会的能力。低处的果子没了、容易的路被堵死了,所以我们不得不逼着自己克服大脑的惰性,去提高认知。

 

认知,代表了我们对外部事物、环境的思考框架。我们通过这种框架高效过滤信息,做出判断。而这种过滤和判断,会导致认知偏见和缺失。比如,律师思考一个问题,看的是这个问题符不符合规律和条例;艺术家,看的是这个东西的感受行不行。

 

我们思考任何一个事情,大脑都会能形成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一旦形成以后,我们就会把它做成我们判断的依据。然后,我们就会优先用这个框架来筛选信息。这加速了我们理解认知的速度,但也导致了认知偏差,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认知框架来自于我们的人生经验。

 

我们认知的经验,可能让我们走在完全扭曲的路上而不自知。

 

汽车出现了以后,英国人觉得这个东西可能很危险,开那么快,撞死人怎么办?于是,在1865年,推出《红旗法案》。这个法案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其中一个必须在车前面50米以外做引导,还要用红旗不断摇动为机动车开道,并且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4英里(每小时6.4公里)。

 

 

 

每小时不超过6公里,什么概念?跑步快一点就能超过它。放在今天人们觉得很可笑,但是当年英国人觉得那是笑话吗?不是。因为当年英国人是按照马车经验的框架来思考。

 

今天我们为什么认为它不对呢?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大量经验,我们看到了汽车经验的框架。

 

所以,认知人人都有,关键是有洞察。洞察就是——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机会。人人都看到的机会不叫洞察,因为这是平均的,平均机会只有平均收益。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已有的认知框架,产生新洞察?下面我们给出几个策略。

 

 

 

乔布斯,不是第一个做到这件事的人 

 

1

策略1:看见的足够多的,打破既有框架。

 

在创业创新领域特别有洞察的一个人,是乔布斯,他创造了苹果,使苹果手机占据了整个行业链80%利润。乔布斯是历史上第一个做到这件事的人吗?其实不是。

 

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福特的T型汽车比乔布斯的苹果更早做到了这一点。

 

别的厂家生产的汽车,一台的价格是3000美元。福特T型车仅卖200-300美元。更重要的是,福特当年生产一辆汽车的速度仅为93分钟。当年整个汽车行业所有的竞争对手,工厂的产能全部加起来也比不过福特。当年,福特的成功原因就是——专注做T型车,做到极致便宜,口碑特别好,生产特别快。

 

里面有四个关键词,专注、极致、口碑,快。

 

 

 

福特汽车赢得了工业时代巨大的竞争优势,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巨大认知上的洞察——发明了流水线。在此之前,汽车都是一帮老师傅围在一块来敲这个汽车,把它敲好。

 

福特改成流水线生产汽车,使人类工业时代的分工效率第一次得到了提升,这就是认知带来的优势。福特是如何获得这么厉害洞察的呢?他见的多。流水线的想法从哪来的呢?杀猪厂。

 

生产汽车和杀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生产汽车是:一帮老师傅围着一个铁皮敲敲打打来提高造车的效率,而杀猪是一帮老师傅拿着刀叉提高杀猪的效率。所以在本质上,都是面对一个手工复杂问题如何提升效率的问题。

 

 

 

汽车行业刚诞生时,人们研究的都是机械与工程,但没有人了解过组织流程的解决方案。杀猪这个行业,比它更久、更早面临这个问题,并且找到了解决方案。于是,福特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搬到了汽车行业,打破了人们过去自己组装生产汽车的经验。这就是认知洞察——通过认知的框架、决策的依据,产生了新的变化。

 

汽车是一个特别神奇的行业。没过多久,福特T型车垮了,原因在于:开的人太多了。所以此时,出现了很多定制汽车,对汽车颜色、大小进行了改变,比如出现了三厢汽车等等。

 

那么,为什么汽车行业的重大突破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经验呢?因为当我们身处自己行业的时候,所有人都浸泡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认为重要的事情中,形成共同的经验共识。

 

一旦形成共同经验共识的时候,我们就是那个“红旗法案”的制定人。所以,我们要跳出这个框架,跨领域进行探索。然后发现,原来这个问题还能这么搞,原来我对这个问题的隐含假设完全可以被颠覆。

 

 

如何建立超越经验的认知视角?

 

2

策略2:从经验案例成长到超越经验尺度的洞察。

 

要想提升认知,就要拓展更多的经验。如果个人经验有限,形成的认知就会有偏差。这时候你就要用更多经验来弥补个体经验的不足,来拓展个人认知。

 

但是这个方法有个局限性。举例来说,有一次你被火烫到了,一碰就疼,于是你形成了一个判断框架——以后看到所有火,甚至是红彤彤的东西都不会主动去碰。

 

想象一下,如果你被火烫了,一年后才感到疼痛,你能形成这个经验吗?不能。我们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环境问题,是不是在当年看不出问题,需要在很多年后才能感知到?

 

所以,经验受制于获得反馈的周期影响,存在“学习视界”的局限,一旦要理解的系统尺度超出经验范畴,或者行业、时代发生巨大非连续性变化时,经验就很难建立有效认识。

 

一旦你得到的反馈是不可认知、不可理解的,你就没法成长了,就像员工无法理解大boss的想法一样。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必须跳出自己经验的框架,必须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上我觉得达尔文的进化论很能说明问题。达尔文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跳出了经验的束缚。

 

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地球为什么有那么多不一样的物种?为什么有猫,有狗,有猴子,这么多不一样的东西是怎么来的?“这该有多难。而达尔文想象了在一个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的时空尺度下,这些生命相互博弈的状态,它远超过了我们经验尺度的范畴。

 

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 提出,从经验案例成长到超越经验尺度的洞察。

 

所以达尔文最大的贡献不是那个结论,而是他超越时空形成了洞察,这种洞察超越了个人的经验。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个洞察对我们有价值?理论的力量。

 

李靖,前百度副总裁,曾在混沌研习社讲授《破解消费者需求密码》这门课,点击量121万。可李靖是90后啊,我认识很多在4A广告公司的工作了十多年的人来听李靖的课,都说他的课太有启发了。为什么?

 

李靖和我私下聊天说,“其实我比别人更相信理论,从上大学到研究生的期间,我就切了一个很小的切口——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把这个领域最基本的、重要的教材、学科、理论反复研究,反复思考它与实际生活怎么结合,怎么举一反三。我花了3到5年的时间,就做这一件事情。我相信的是理论的力量,而不是相信经验的力量。“

 

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科学理论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可靠精确的知识。李靖做的事情是:聚焦一个高价值的问题,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真正理解形成“能力圈”。

 

能力圈这个概念是查理·芒格提出的,他说“我一辈子就做两件事情。第一件,研究什么是有效的,然后持续去做。第二件,思考什么是无效的,然后坚决避免。”

 

芒格讨论的是,做决策的依据一一什么是有效的。超越经验的局限,就必须从关注决策的当下结果转向关注决策的逻辑和依据。对于这一点,芒格在《穷查理宝典》提到,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思维模型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依据。找到比我们经验更大、更可靠的依据,才能从当下最优解的束缚中跳出,看到全局最优解的机会。

 

如何找到比我们经验更大、更可靠的依据?加入混沌研习社是个很好的方式。

 

混沌研习社通过:大咖授课 + 最新的现象级商业案例 + 即学即用的方法论/思维模型,帮助你领先半步认知这个复杂的世界。五年时间沉淀,沉淀300+堂大咖好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