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堂思維課的讀後點滴

1.思維模式的觀點:每個人面對不同的事情所作出的思維的反應,可以歸結爲從衆多的思維模式中進行選擇,選擇一個最爲相似的模式。因此,我們的思考就好像是在不斷進行模式識別,然後做出反應。而模式的不同,可能會影響到思維的方式。因此我們拓展思維,就是建立與衆不同的模式,更加開放,兼容的模式。


2.本書的主旨就是,不提倡你死我活,非對即錯的批判性思維方式,而是採用兼容幷蓄的方式,對於一件事情,不同的觀點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觀點中找到有意思的東西,也就是這個想法中真正被關注的內容,這些觀點的核心都是有價值的,有助於思維的提升。這種思維應該數據先發散,然後綜合的方式。所以,作者提出的很多方法就是能儘可能的激發思考者的想象力,儘可能從各種稀奇古怪的角度,方向多多思考,然後看是否能走出新的路子。可見作者可能是一個思維及其跳躍的人,但一定還善於從跳躍的思維中找到綜合優化的思路。


思維的工具1:PMI方式

P:positive

M:minus

I:interesting

即,考慮一件事情,可以先列出這件事有利的方面(P),不利的方面(M),以及有趣的方面(I),從正反以及中立的角度都考慮一遍,然後再綜合考慮出新的想法。


思維的工具2:隨機激發法

考慮一件事情時,隨意和某些事物聯繫起來,然後把這些事物的特性加到你說考慮的這件事情上,看是否能找到新的想法。


思維的工具3:CAF方式,決策矩陣

不清楚這三個字母的縮寫單詞是什麼,主要的意思是,列出所要考慮的事情的各個方面,然後在這些方面考慮事情,其主旨是要全面考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太輕鬆的。

如果你要思考的東西需要你來做個決定,則可以根據你所思考的各個方面,列出不同的方案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和劣勢,並考慮你在這些方面的權重關係,得出決定。



批判性思維的缺點:在否定別的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堵住了思維往那個方向延伸的可能,因此不斷批判,思路越來越被限制。


思維的工具4:邏輯磁泡

在考慮一件事情時,需要考慮這件事情的客觀環境,以及涉及這件事情的人的邏輯可能性,不同種類的人對於相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

這有點涉及到心理範圍了。


思維的工具5:OPV

用中文就是換位思考,假設你是在思考的事情中的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將有什麼觀點,然後綜合這些觀點得出你的想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