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學習.5--- 命題邏輯(三):真值表

一個符號化了的真值函項複合命題無論多麼複雜,不外乎就是有五個基本的真值函項聯結詞聯結而成,由五個基本的真值特徵表,我們可以構造任何複雜的真值函項複合命題的真值表。

一個推論的有效性,等於它是一個重言蘊含式。

∧∨¬→ ↔

一,重言式,重言蘊含式
  • 命題舉例1 :重言式
    (P∧Q→R)↔(P→(Q→R))
P Q R (P Q R) (P (Q R))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可見,主聯結詞↔總是真,這種總是真的命題叫做邏輯真理。

邏輯真理:一個命題是重言式,當且僅當,該命題在所有真值指派下都是真的。
學邏輯學,掌握邏輯真理很重要,掌握邏輯真理越多,說話出錯的可能性越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對邏輯來說不成立。邏輯不需要實踐的檢驗,推論正確就永遠正確。

  • 命題舉例2 :重言蘊含式
    A↔B
    A→B
    (A↔B) → (A→B)
A B A↔B A→B (A↔B) → (A→B)
1 1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蘊含”→“的真值表,只有在前件真而後件假的時候才爲假。
(A↔B) → (A→B) 沒有出現前件真而後件假的情況,所以主聯結詞"→"的真值指派全部爲真。這叫重言蘊含。
(A↔B) → (A→B) 的真值表也說明了等值關係“↔”也包含蘊含”→“關係

重言蘊含:P重言蘊含Q,當且僅當,在任何真值指派下,並非P真而Q假。
重言蘊含等於說,不會出現前件真而後件假的情況。
重言蘊含等於說,主聯結詞 ”→“ 最後的真值結果爲重言式。

一個推論的最後(主聯結詞)就是一個蘊含式,所以一個有效的推論,就是一個重言蘊含式。
一個推論是有效的,當且僅當,在任何真值指派下,當前題爲真時,結論一定爲真。
一個推論是有效的,等於它是一個重言蘊含式。
一個重言蘊含式等於一個有效的推論。
證明一個推論的有效性,就等於證明它是一個重言蘊含式。

二,推論的一般模式
  • 模式1:

    因爲,所以

P1P2...PnC}\left.\begin{matrix} & P1\\ & P2\\ & ...\\ & Pn\\ & ∴C \end{matrix}\right\}

  • 模式2:

    如果,那麼

    P1P2....PnCP1∧ P2∧ ....∧Pn → C

P1,P2....PnP1,P2....Pn 爲前提,C爲結論。
一個推論是有效的,當且僅當,在任何真值指派下,它都不會出現前提真而結論假的情況。
也就是說,它相應的模式2是一個重言蘊含式。
一個有效的推論,聯結詞爲”因爲,所以“,則它是一個重言蘊含。

三,短真值表方法

只針對模式2(模式1)的推論,即主聯結詞是最後的一個聯結詞,爲蘊含關係式 ”→"。
在蘊含關係式 ”→"中,只有前提真而結論假時,結論才爲假。(參見 邏輯學學習.3— 符號化與真值表(一) ) 找出結論爲假的那一行,看它是否成立,是否推出邏輯矛盾,如果推出邏輯矛盾,則“假”的結論不成立。就剩下全部都是”真“,那麼它就是一個重言蘊含式。

命題舉例

p→q
¬q
∴¬p

寫成模式2
(p→q)∧¬q →¬p

假設前提真而結論假,看看是否成立:
前提的主聯結詞是∧,要求前提的主聯結詞∧爲真,結論假,則要求結論¬p是假。
主聯結詞∧爲真,要求左右兩邊都是真。則右邊¬q爲真,左邊的(p→q),主聯結詞→爲真。既然¬q爲真,那麼q爲假,既然蘊含式爲真,後件爲假,那麼前件也必須是假。(參見 邏輯學學習.3— 符號化與真值表(一) 最後的真值表,蘊含“→”列)。
於是出現矛盾,結論中¬p爲假,推出前提要求p爲假,矛盾。於是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
所以推論的最後蘊含式“→”不存在爲假的情況,證明它是一個重言蘊含式。

假設前提真而結論假,看是否成立

(p q) ¬q ¬p
1 0 0
0/矛盾 1 0 1 1 0 0

結果推出矛盾,p在結論要求是真,在前提推出假。

參考資料

《自然演繹邏輯導論》 陳曉平

邏輯學學習.3— 符號化與真值表(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