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十大頂級錯誤

7哥導讀】做好一個產品經理非常不容易,經常容易犯錯誤。本文詳細描述了產品經理經常犯的十大頂級錯誤。對產品經理、技術負責人、創業者,都可以借鑑。

作者:無招、鬼腳七。無招是一淘網的資深產品專家,對電子商務、數據挖掘類、互聯網產品有豐富經驗;鬼腳七曾經負責過大淘寶搜索產品,對產品設計和產品管理有自己的思考。

說明:本文首發於天下網商,請所有轉載註明來源於天下網商。


產品經理需要創造產品。上帝也是個產品經理,他創造了人這個產品。

做一個成功的產品非常難,除了有資源、時機等問題以外,更大因素在產品經理自己。好的產品經理能協調資源,能把握時機。但產品經理自己也經常犯錯誤。一直想寫一篇文章,關於產品經理容易犯的錯誤,但擔心自己在產品方面的經驗不夠多,遲遲沒有動筆。

最近翻看了之前的記錄,發現有個很資深的產品專家Marty Cagan 提過類似的觀點。Marty Cagan曾經擔任過網景的副總裁,負責eBay 產品的資深副總裁,有過非常豐富的產品設計和產品管理經驗。無招也參加過Marty Cagan 產品培訓,於是我和無招,以Marty Cagan的總結爲基礎,加上我們對產品設計的理解,整理出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1 將用戶需求混淆爲產品需求

大部分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是:收集完用戶需求,開始編寫產品需求文檔,然後交給技術人員開發,接下來跟蹤項目進度,協調資源,驗收成果,最後發佈產品。

整個流程沒有錯,容易產生錯誤的地方在於,產品需求如何確定。在淘寶內部的產品經理也是如此,經常把運營同學的需求直接翻譯成文檔,交給技術人員開發。最後的結果是產品的功能點越來越多,產品越來越複雜,成爲一個大雜燴。

一定要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思考需求,把用戶的需求轉化成爲產品需求。在火車沒有出現的時候,你問用戶最想要什麼?用戶會說,我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馬。用戶的需求看上去是要一匹好馬,但實際上轉化成產品需求就是,需要更快的交通速度。

用戶需求是提出的一個問題,產品需求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行方案。所以當用戶需求被表達爲一種解決方案時,要探尋其背後的隱蔽問題。比較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加強可行性分析和需求評審。

2 將老闆的需求混淆爲產品需求

這可能是很多產品經理內心的痛,對於大多數淘寶的PD都應該遇到過大小老闆過來提需求,就算明顯不靠譜的需求,也不好反駁,只能安排開發。

老闆有老闆的視野,有他獨享的信息和經驗,還有他的權利。老闆的需求肯定要聽的,老闆也是用戶之一,他的需求也是用戶需求,只是不要聽過來直接當成產品需求。

針對老闆的需求,更要強化需求追溯。從老闆這裏深入地理解他的需求來自哪裏,是基於什麼樣的場景和什麼樣的用戶,有沒有具體的實例。

老闆的需求大部分都是合理的,只是優先級沒有那麼高。我們可以採用拖延戰術來應對:

老闆啊,你這個需求很合理,而且相當到位,我計劃在下一個版本好好規劃一下,這個版本的功能點已經比較多了,開發人員實在太少,啊,老闆,能否幫我爭取多來兩個開發工程師……

等到下一個版本的時候,老闆經常忘記了他的需求了。如果他還記得,就幫他實現一部分功能好了,面子還是要給的。

3 將發明(invention)混淆爲創造(innovation)

這個對於搞創新的產品經理們來說,是常常遇到的問題。尤其是經驗尚淺,有強烈使命感的產品經歷常常會將一個idea,一個使命直接當做創新來執行。

發明是實驗室裏的,創造是產業裏應用的。實驗室的東東是新東西,但是限定了前提條件,而且在商業性驗證,市場推廣,規模化等方面都不會事先想得太清楚。

創造則是產業級的一個改變,能商業化,能養活團隊,能規模化,能真正抵達用戶並讓用戶接受。

最不可接受的是,對於一個新產品,前景非常好,做了很長時間的規劃設計,投入了不少工程師開發,過了半年纔出來一個有很多缺陷的產品,也無法推向市場;而且這時候市場已經產生了一些變化,還要接着改產品需求,同時又要完善之前的產品。這種產品最後必死無疑。

應該專注最小核心問題,解決最核心的問題,完成小而美的功能,然後快速迭代,用戶第一。要能養活團隊,讓團隊成員過上好日子。否則就算公司不停項目,團隊也會人心渙散。

4 以自己的需求取代用戶的需求

大多數產品經理,溝通能力比較強,也比較強勢。當產品經理急於求成的時候,或者找不到目標用戶,過分超前的時候,容易YY出一些產品需求。他們不找到目標用戶驗證核心問題及解決方案,以理所當然的想法來描述產品故事(用戶場景和用戶問題)。

現狀很多人強調要重視數據,也容易讓產品經理忽略客戶,因爲自己天天看數據,就把自己取代了客戶。我在負責搜索產品的時候,經常跟搜索的產品經理講,要把用戶當人看,不要當成數據看。數據很重要,但數據容易掩蓋用戶人性化的需求。

產品經理應該學會傾聽不同觀點,多和那些敢於批評自己觀點的人溝通。無論是小用戶量的產品還是大用戶量的產品,一定要抽時間瞭解真正用戶的需求和感受,哪怕是跟他們閒聊,一定能發現一些之前想法不一樣的結論。

5 將“創建正確產品”當作“正確地創造產品”

這就跟“正確的做事和做正確的事”是一個道理。很多人習慣於被安排,然後按照流程去做事,並不想這件事情到底爲什麼要做,是否真的要做。

產品經理也容易如此,到了一個崗位,接到任務要完成一個功能,然後就按照流程去做,最後這個產品是很完美的做完了,但基本上沒有人用。在大公司、嚴謹的公司裏更容易出這種問題。尤其是細分工作,平臺化流水化運作的環境之中,產品經理容易成爲一個規則下的執行人。

舉個例子,如果產品經理接到任務是要設計一個網站來宣傳公司的技術品牌。產品經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設計網站的各個模塊,內容,甚至還設計了一個論壇,形成文檔,然後交與開發。事情做完了,這個網站是做好了,但發現沒有任何流量,完全起不到宣傳公司技術品牌的作用。這個例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我們應該鼓勵產品經理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可以考慮把團隊垂直化,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錯誤。

6 將“添加功能”當作“產品提高”

任何產品都需要不斷的添加新功能,一方面要滿足更多用戶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適應環境的變化。產品經理經常把添加功能當成了產品提高,這種現象在一個在既有成熟產品的團隊裏會比較明顯,已有的思路和評估指標常常造成的就是不斷地同質化,不斷地添加nice to have的功能。

但添加功能,不一定是產品提高。如何確定是否是”產品提高”?確定一個合理的產品的衡量指標非常重要。

一個不合理的產品衡量指標,很容易對產品帶來負面效果。在淘寶就有不少這種例子,不停的推出掃貨產品,以成交轉換率和帶來整體成交額來衡量新功能是否成功。新浪微博也有類似的功能,換背景圖片和模版,送禮物和賽禮物,推薦活動關注等,內部應該都是以有多少用戶參與爲衡量指標。

如果淘寶搜索把搜索轉化率作爲衡量指標,最終的結果就很容易造成低價和爆款盛行;新浪微博把用戶參與度作爲衡量指標,就會出現到處都是推薦關注的功能模塊,讓用戶容易反感;去年噹噹網就做了一件事情,鼓勵用戶去發書評,內部應該是衡量多少人蔘與了評價,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大量的垃圾評論產生,讓原本特別好的書評也被淹沒掉了。

如果希望解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真正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標。有些衡量指標是相互制約的,例如淘寶搜索的衡量指標中就有一個基尼係數,用來保證流量分佈不能過於集中。如何制定合理的衡量指標,不同的業務會很不一樣,需要綜合性思考。

7 無法分清“激動人心”和“有也不錯”的功能。

這個錯誤和第六點錯誤有些類似。

無線互聯網的發展,讓用戶對產品越來越挑剔,如果沒有一些“激動人心”的功能,很容易讓用戶忘記這個產品。但產品經理經常花了太多精力在打造一些“有也不錯”的功能。

如果一個產品的用戶達到幾十萬,任何一個功能,都能滿足一部分用戶的需求,也都有部分用戶在使用。類似的功能需求會永遠做不完,持續下去,一定會讓產品越來越複雜。微信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微信最大的功能在於溝通,雖然微信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媒體,朋友圈等,但微信產品的主線還是在溝通上,把溝通的功能做到非常方便,對講功能的設計就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功能。微信也做了一些有也不錯的功能,例如:語音提醒。看上去不錯,實際上用的人並不多。

資源總是有限的,產品經理應該把精力放在主路徑上,不斷地問問自己是產品的典型用戶,用戶是否真的喜歡真的急切需要這個功能嗎?設計出一個激動人心的功能,遠遠比提供10個有也不錯的功能更重要。

8 追求印象深刻的需求文檔,而不是追求感人的產品

寫出一份好的PRD(產品需求文檔),確實重要,因爲可以幫產品經理理清思路,同時又讓技術人員知道產品的設計細節。但我以前一直是在做技術,對PRD看得不會太仔細,不清楚的地方纔會去細看,就像咱們平時對待電器說明書一樣。另外,PRD再深刻,目標用戶也無法真正感知產品的設計。

因此對撰寫PRD,應該是夠用就好。最好的方式是和技術、設計人員一起有效溝通,正式啓動產品實現之前,以全動態高保真原型來獲取用戶的認可,感知用戶的心聲。純算法型產品或者數據挖掘類產品可能在這點上有難度,可以用真實的數據分析來表達這類產品設計。

9 將產品發佈當作了成功

這個錯誤不只是產品經理容易犯,很多公司的老闆也容易犯這個錯誤。在一些大公司,發佈了一個小產品,甚至發佈了一個小功能,都會有洋洋灑灑上千字的喜報郵件。這種郵件很鼓舞士氣,只是不能把產品發佈當成產品成功。

一個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但做起來不那麼容易。很多產品經理急於發佈自己的產品,導致產品體驗非常不好,就算後續快速改進,也很難挽回用戶的流失和口碑。現在有很多產品都開始實行邀請測試的模式。例如微信的5.0測試版,微信公衆賬號的菜單功能;微博的媒體賬號測試;微淘的邀請測試參與;淘寶搜索上線很多功能,也是用5%的流量先做測試。這些做法都是爲了避免冒然發佈產品或功能。

產品發佈,意味着用戶才真正開始使用,成功與否不是看產品是否發佈,而是看用戶是否真正喜歡。要做到用戶真正喜歡,產品發佈纔是剛剛開始。

10 進入“餵養野獸”的模式

什麼叫野獸餵養?野獸永遠喫不飽,需要拿東西不停的餵養。一個產品經理,有時沒有想好到底應該做哪些功能,但需要給其相應的技術團隊有足夠的工作量,於是不得不找一堆小功能,讓他們去開發。

很多公司都有類似情況,經常會聽到技術人員或者設計人員說:你這裏工作少,你這裏的工作沒有新鮮的可學的東西,我沒有成就感,我的晉升會受影響,我要去做大項目…….這時候產品經理如果需要爭取到這些資源,必須提供足夠多、足夠大的需求,讓相應的團隊來開發,不停地給出需求把開發和設計的肚子餵飽。需求是什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持這個產品的資源不會被別的產品搶走。

這麼做的壞處顯而易見,不只是浪費公司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會讓整個產品沒有邏輯,功能臃腫,最後要麼成爲一個平庸的產品,要麼需要做大的減法手術。但一個產品做加法容易,做減法非常困難。任何減法都會損害一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

這個錯誤的產生,有時候是不自覺的,甚至發生了我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要避免這個錯誤,一方面需要從公司組織上給與合理的時間培育產品,也給予產品經理足夠信任,產品經理也應該有足夠的自我反思;另一方面考慮團隊的垂直化,讓技術人員和產品人員都在一起,要麼一起精彩,要麼一起落寞。

以上10條頂級錯誤,是Marty Cagan根據他十幾年的產品管理經驗總結出來的,對互聯網產品的開發很值得參考。特別是一些中大型的互聯網公司,有多條產品線,技術分工越來越細,類似的錯誤就越來越多。Marty Cagan 原文寫的是產品設計的十大頂級錯誤,本文這裏改成了產品經理,會適合國情一些。

當然,不同的人總結出來的十大頂級錯誤可能不一樣,如果讓我來總結,可能還有其他的一些錯誤。本文中提到的這些錯誤不是適用所有的公司,如果你對產品設計感興趣,或者你本來就是一名產品經理,你可以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每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看,對照一下自己是否犯了同樣的錯誤。

---------------------

【7哥閒談】

1 還有很多微博的朋友不習慣收到我發的私信,我最後解釋一下。這個是微博的媒體公衆賬號,可以給關注我這個賬號的人粉絲每天推送一篇圖文文章,類似大家用微信關注公衆賬號一樣。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每天收到我整理的經典文章,不用擔心漏掉,還方便在電腦上查看。

還有一些朋友關注了鬼腳七,但是沒有收到私信文章,很着急。估計是微博的bug,大家也可以訪問我微博的主頁,裏面有“文章”一欄,我所有的文章推送都會在那裏。等微博的這個功能穩定了,應該就可以了。

2 昨天我沒有給微博的朋友推送文章,只是給微信的朋友推送了【7哥閒談】,導致一些微博的朋友說我厚此薄彼。其實對我來說,微博微信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微信的朋友已經關注過”鬼腳七”一段時間了,他們習慣了每天看一點我的文章,無論是什麼內容。但微博上的朋友還不習慣,沒有好的內容,我不敢隨便推送給大家。以後我儘量保持一致。

3 最近一直在思考”產品”這個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當成產品來做,包括做人。每個人都是產品經理,至少你在設計你自己。我希望我能寫一篇文章,像做產品一樣生活。主要的觀點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大產品,有核心價值,有用戶需求,有不斷的升級和添加新功能,還能做產品轉型….. 同時,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可以用產品的思路來做。哇,這篇文章會很好玩的。

4 今天閒談少一點,因爲今天要開一個新欄目,7哥推薦。一方面幫助解決公司招人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大學生就業問題。這種每週幾個公司的推薦,雖然解決的量有限,但我能盡一點微薄之力也是在解決問題。相信以後有更多的人會參與進來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