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广告(6):相关技术

本系列文章是对《程序化广告 - 个性化精准投放实用手册》一书的简单总结,整理了书中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希望能有助于理解互联网广告业务。
主要分为6个章节(点击前往):

  1. 概述
  2. 参与者
  3. 交易模式
  4. 考核指标
  5. 广告投放
  6. 相关技术(当前所在)

第六章、相关技术

(一)RTB竞价逻辑

1、竞价逻辑

广告呈现的整个流程:

  • 说明:

    • 竞价请求一般会携带的信息:时间、请求识别号、IP地址、网页URL、广告位识别号、广告位频次、广告位宽高、广告位类型、广告位底价、访客来源、媒体分类、UA信息、人群标签ID、操作系统、硬件信息、地区等。
    • 广告投放管理平台:广告主在广告投放管理平台设置投放时间、预算、地区定向、用户属性等投放策略。
    • 算法引擎:主要的决策部分,主要围绕投放需求、媒体质量、人群属性、创意内容、用户场景、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程度)细分不同维度,并通过不断升维和降维进行自动调优。
    • 竞价过滤:根据广告主设置的投放条件和KPI要求以及流量质量等进行过滤。另外,有反作弊能力的还会对作弊流量进行过滤。

2、AdX/SSP竞价结算规则

  • 广义第二价格(Generalized Second Price,简称GSP),即出价最高的赢得竞价,用比出价第二高多0.01元的价格进行结算。
    • 表面上使用最高价结算可以让媒体收到更高的价格,赚到更多钱。但实际上,这种模式会让大家趋向于往低报。
    • 在RTB竞价环境中“出价即定输赢”,因此每个买家都想用最合适的价格赢得流量。而使用第二高价结算即还有另外一个买家愿意出相同的价格,符合买家的“最合适的价格”心理,竞价会更积极主动。

3、AdX/SSP底价规则

  • 固定底价:为广告位设置一个固定底价,DSP出价高于该底价时才能获得竞拍资格
  • 双重底价:广告位底价统一为0,同时设定隐性底价(仅用于区分结算模式,假设为2元)。当出价价格大于0而低于2时,则用最高价结算;当出价价格大于2时,则用次高价结算。
  • 静态多重底价:根据流量的不同属性、广告主的不同行业设置不同底价。
  • 动态多重底价:根据广告质量动态地设置不同底价,如点击率高的广告可能获得更低的底价,从而促使其增加投放量。

4、DSP内部竞价排名规则

  • 在满足参与竞价条件的众多广告主中,根据内部平台每个广告活动的出价方式及数值、点击率、转化率进行计算,预估eCPM并对其进行排序,再将胜出者的出价返回给广告交易平台。
    • eCPM:有效CPM,由算法通过动态点击率pCTR或转化率pCVR预估

    • 点击率和转化率:通过离线模型和实时模型计算得出

5、竞价相关指标

  • 竞价请求量、预过滤后请求量、实际发送请求量、实际发送率、出价次数、出价率、放弃竞价次数、放弃竞价率、有效竞价次数、无效竞价次数、响应超时次数、响应超时率、解析错误次数、成功竞得次数、成功竞得率、曝光次数、曝光率、竞价失败次数、竞价失败率、使用率

(二)流量对接

对接和升级AdX/SSP之前,都需要先评估其流量质量、流量规模、技术成熟度等。

1、DSP与AdX/SSP对接

  1. AdX/SSP基本情况确认:竞价计费模式、资源量级、PC:移动比例、IOS:Android比例、eCPM、eCPC、CTR、广告位类型和占比、点击跳转逻辑、是否提供CDN、是否提供视频频道分类、IDFA/iMEI/Android-ID支持情况、是否提供DMP、行业限制
  2. 竞价接口确认:媒体分类信息、上网类型定向、设备类型定向、设备品牌定向、设备型号定向、操作系统定向、运营商定向、LBS(经纬度)定向、是否需要审核第三方检测、动态创意、自定义代码、是否含RTB市场、PD/PA/PDB支持情况、订单接口同步、Cookie Mapping支持、广告位同步接口、创意尺寸特殊处理
  3. 创意及审核接口确认:审核接口、修改接口、审核机制、行业分类、创意类型、视频创意格式、提供CDN、图文创意说明、落地页是否支持302跳转、应用下载是否要中间页、曝光监测、点击检测、https协议要求、代码投放说明、动态代码支持情况、重新送审、mraid协议支持、deeplink支持、Cookie Mapping支持
  4. 资质及审核接口确认:审核接口、行业分类、是否分开送审
  5. 流量日志字段确认

2、Trading Desk对接DSP

  • 一般来说,DSP为第三方Trading Desk平台(3rd Party Trading Desk,简称TD)提供的对接接口分为API和Pre-bid两种方式:
    • API接口:由DSP方提供报表查询或设置投放策略的API接口,TD方进行开发,将API接口整合进TD。
    • Pre-bid对接:DSP在出价前,将流量转发给TD询问是否出价,TD结合投放策略设置及自有DMP数据进行出价决策,并将决策结果返回给DSP。通过TD平台进行活动策略设置。
对接方式 设置平台 出价决策方
API - 报表查询 DSP平台 DSP方
API - 报表查询及策略设置 TD平台 DSP方
Pre-bid对接 TD平台 TD方
  • 测试:
    • 延迟性测试:Pre-bid的对接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双方对接前一般需要先进行延迟性测试。
    • 对接测试:在正式投放前使用TD进行小量投放并测试对数,看双方数据的差异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3、PDB对接

  1. 100%采购模式:订单是按需求量进行100%采购。投放起来简单,但不能够挑选受众,可能会导致广告费用的浪费。
  2. 1:1.5退量模式:订单按一定需求量并按约定退量比进行采购。可挑选挑选目标受众,流量质量会更高。但对广告投放平台的技术有较高要求,需要做好退量计算和把控。
    • 最优的退量算法是确保能够投放到尽可能多的目标人群,并且保证整体退量比。
    • 算法技术的关键点在于:结合目标退量比例、历史退量比例、上一分钟的退量比例,实时(分钟级)动态调整出价比例。

(三)用户识别与ID映射

1、用户识别原理

  • PC端通常用cookie作为“人”的唯一标识,为每个“人”打标识的技术在业内叫“种cookie”。有以下缺点:
    • 生命周期短,一般3个月左右就会过期,或者被软件清理。
    • 不同浏览器的cookie是独立的,当用户使用多个浏览器查看页面,系统无法识别为同一个用户。
    • 不同技术平台的cookie是从属于各自域名的,且命名规则也不同。因此各平台之间无法共享数据,除非建立cookie映射关系。
  • 移动端相对较稳定,一般用唯一设备号ID:安卓用Android-ID或者IMEI号识别,iOS用IDFA号识别。
    • 相较于PC端“种”cookie的方式,设备号ID周期较稳定,且各技术平台获取的设备号ID都是一致的。

2、cookie映射(cookie mapping,CM)

  • 通过cookie映射技术可以将不同平台的用户信息对应起来,涉及CM代码(一般为URL形式)的部署,需要关注3个问题:谁埋CM代码?埋谁的CM代码?何时埋CM代码?
    1. AdX与DSP间的cookie映射:两种情形
      • 00163
      • 00166
    2. DSP与DMP间的cookie映射
    • 00169
    1. DSP与广告服务平台间的cookie映射
      • 00008
    2. AdX与DMP间的cookie映射
      • 00177

3、移动设备ID映射

  • 一般情况下,移动设备ID不需要mapping映射,但部分AdX发给DSP的ID会采用加密方式(如md5加密),因此,DSP方需要将竞价请求中的加密ID与原始ID进行映射。

4、衡量指标

  • 衡量DSP购买精准人群的实力时,通常会考量DSP与AdX或其他数据供应方之间的CM比例及“人群匹配率”。
    • cookie mapping比例越高,代表需求方平台能识别的人群越大。
    • 匹配率越高,人群标签在流量池中被命中的概率就越大,需求方平台才有可能大面积地覆盖所需人群。

(四)程序化创意

程序化创意,就是实现从创意制作到投放优化整个过程的程序化。针对不同受众、不同消费需求,利用程序自动生成个性精准创意。

1、DCO原理(动态创意优化)

  • 根据用户的标签属性匹配相应的创意,并根据他们的行为实时调整策略,自动选择最优方案:
    • 00182

2、创意制作流程

  • 为了实现程序化自动批量生成创意,我们需要在创意管理平台制作和管理创意。创意基本框架(称为创意模板)的内容可以分成5部分:

    • Key Vision(主视觉):显示创意的主要内容,通常是指商品图片。
    • Logo(品牌标识):用于显示广告主的Logo。
    • Information(文案说明):主视觉的补充说明信息,通常是商品名称、价格、折扣信息等。
    • Call to Action(行为召唤):与用户进行互动,一般是转化通道,如下载、注册、购买按钮等。
    • Background(背景图):一般用来美化衬托创意。
  • 创意制作流程:

    1. 上传各元素内容,形成物料库。具体包括Logo、商品信息(图片、名称、价格、折扣等)、按钮等
    2. 制作模板,定义好尺寸比例、各元素的位置及内容来源等。
    3. 设置创意规则,比如对女性用户展示模板A、商品内容为该用户加入到购物车的信息、每个动态创意自动轮播展示5个商品、商品展现顺序按热销度降序排列等。
    4. 将模板和规则应用到广告投放,程序化自动生成创意展现给用户。

3、商品信息库对接

  • 常用的商品库对接方式有FTP、FEED、JS代码形式这三种:
    • FTP方式:数据提供方通过离线传输文件的方式发送商品信息给PCP平台。
    • FEED方式:通过URL拉取商品信息。又分为xml方式和json方式。
    • JS代码:通过代码同步商品信息。

4、对接DSP

  • PCP的动态创意代码一般是HTML代码片段,形式有JS、Iframe和普通HTML。PCP的动态创意代码需要带上DSP提供的点击宏。初次使用时,需要测试DSP是否能够正确支持PCP代码的创意展示

(五)用户数据中心

1、DMP原理

  • 00193

2、用户画像逻辑

  • 人群标签原理:
    • 00174
  • 用户标签生成及优化过程:
    • 00065

3、Look Alike原理

  • 基于种子用户的浏览兴趣和广告行为找出相似用户,即找出种子用户与哪些人群更相似,从而扩大目标投放人群。

4、DMP对接DSP

  • 00172

(六)数据统计原理

1、网站统计逻辑

  • 00086

2、App统计逻辑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FTbZltDl-1574228351750)(/Users/wangkai/Library/Caches/calibre/ev2/f/tmpa5AsrD/images/00192.jpg)]

3、S2S对接(Server To Server,服务器对服务器)

  • 00071

4、第三方广告监测

  1. 监测分为曝光监测、点击监测、落地页监测(站内监测)。
    • 曝光和点击监测代码常以URL形式提供,曝光监测URL通常是1×1的透明像素图片。
    • 广告在客户端产生曝光时,会触发曝光监测URL完成曝光监测计数。
    • 点击监测URL分为同步点击监测和异步点击监测
      • 由于触发代码的先后顺序不同以及代码触发机制不同,会导致同步监测下,广告投放平台监测数据一定大于等于第三方监测数据。
    • 站内监测需要加特定代码。网站监测一般是加JS代码(可以用1像素统计代码替代),App监测一般是加SDK代码。代码分为基础代码、事件代码:
      • 基础代码:用于流量的统计,如PV、停留时间等,一般加到网站编码的<head>标签中。
      • 事件代码:用于行为事件统计,如按钮点击、注册、分享、购买等。还可以用于收集用户数据,在重定向投放时使用。
  2. .第三方数据差异问题及原因:
    • 00143

5、DSP数据处理系统架构

  • 00115

(七)广告验证

1、反作弊

  1. 作弊环节:曝光、点击和转化(包括但不限于注册、激活、互动、购买等)。
  2. 作弊方式
    1. 假用户 :一般是利用机器人,不断地变换IP、cookie甚至设备ID等来伪装成不同的“用户”去刷广告页面或点击广告。
    2. 真用户假流量 :利用真实的用户设备,使得作弊流量的用户属性特征更接近真实流量。常见手段有:广告堆叠、归因作弊、广告容器设置为1×1像素、利用插件植入不可见的广告位置、“肉鸡”刷广告、雇佣“枪手”刷广告等。
    3. 真用户真流量 :用劣质流量滥竽充数卖高价;或是通过http或者DNS进行流量劫持,不完全算是作弊流量,称之为“非法流量”可能更准确。
  3. 常见作弊现象
    • 可离线解决的作弊:
      • 一个cookie对应超过N个IP或设备ID。
      • 一个设备ID对应N个以上IP或userAgent。
      • 点击的refererurl包含display_ad.php。
      • 有点击无曝光的IP。
      • 点击率异常的IP和设备ID(如:移动端大于10%或PC端大于6%且点击量大于30)。
      • 广告位的曝光或点击集中在少量IP、cookie或者设备ID,可能是作弊广告位。
      • 页面停留时间大于平均水平。
      • PC端平均窗口大小指标小于70万像素或大于110万像素,或移动端PC端平均窗口大小指标小于1万像素或大于50万像素。
    • 可实时解决的作弊:
      • 某个cookie在N分钟内使用的IP超过N个。
      • 某个cookie在N分钟内点击超过N次。
      • 所有userAgent出现java、python关键字直接拉黑。
  4. 反作弊方法
    • 用户标识:根据IP、cookie(或设备ID)作为分辨用户的依据,统计是否存在高频次或高频率的曝光或点击。
    • 用户行为:
      • 对用户的广告浏览频次/频率和点击的频次/频率进行分析。
      • 综合考量用户留存、停留时间,访问深度等指标,用于分析转化用户的质量。
    • 广告来源:对到站流量进行来源页面(一般叫refer)的侦查,将refer数据与投放媒体进行匹配。

2、品牌安全

  • 品牌广告的投放需要品牌安全的保障,通常会有专门的品牌安全供应商(广告验证平台)提供该项服务。广告主通过广告验证平台设置敏感或非法的关键词/页面的黑名单,投放时过滤此黑名单的流量。·
  • DSP平台需要提前对接好这些广告验证平台,用于支持品牌广告的投放,分为Pre-bid和Post-bid,可以理解为竞价前和竞价后的品牌安全。

3、可见度测量

  • 可见度是通过JS代码来检验当前页面的位置以及可视面积的。

  • 可见度相关指标有可监控曝光次数、可视曝光次数和可视率。不可监测曝光的情:

    • 部分媒体不支持JS代码投放。
    • 媒体的广告位是跨域iframe形式,JS无法检验跨域情况下广告位的位置和可视面积。
  • 在App环境里,由于广告位是基于webview的,整个广告位可以当成是一个完整的页面,即可视面积是100%,因此移动端的Viewability并不十分准确。

(八)算法优化

0001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