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笔记第四弹——系统能力

          本次与大家分享的是梁大师讲的系统能力板块:13~17讲

 

                               第13讲 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

        什么是系统能力?用泥土和水做出苹果就是苹果树的系统能力。我们看到的所有结果都是系统能力的产物。思考第08讲 《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里,为什么一个“点”没那么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点”都附着在一条“线”上,每个“点”其实都是一条“线”的截面。这也是前面建议女性相亲第一次建模正常平淡即可,因为每个人的自然呈现都是系统能力的结果。所以一个人很自然地展现的一切,是层层叠加、长期积累的系统能力的产物。当你要做一个产品,你需要的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

 

      即使是ATM机这样一个不用区分用户的最简单产品,你要能够保证服务,提供完整的系统能力需要七个岗位:战略、运营、现金、密码、硬件、客服、技术。 

       如果回到第二模块讲的点线面体,你从“面”看回“点”的价值会发现,今天的手机支付越来越普及,我们对现金已经没什么需求了。所以对于ATM机这个“点”,我们基于上述的考虑,ATM机已经走向没落了,所以基于它的技术开发和优化,可以整体降低投入了。
       所以当你准备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可以把ATM机这个最简单的产品拿出来对照一下:
第一,你的产品在“点线面体”的什么位置?
第二,你提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确定性?
第三,为了保证确定性的稳定提供,你需要的系统能力都要包括哪些环节?你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来支撑所有的环节吗?
      很多创业企业其实死在这里,你想提供取现服务,知道一台ATM机价格是20万,但是没有把它要用到的资金成本,以及它的七个岗位的运营成本和能力充分地计算在内,这样去做产品其实是很危险的。

 

 

第14讲 系统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这个模块是讲系统能力的,产品是一个系统能力的产物。这一讲讲效率。为什么讲效率?因为企业是效率分工的产物。所以做产品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提供并保障确定性,而效率则是这个系统能力的一个核心指标。

 

 

       OPPO和vivo当然是非常强悍的“点”,但是小米是用了几个“面”,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体”来打这个“点”,并且几个“面”彼此借力。这个战术有非常强的周转空间。  

      1小米展现的至少是两方面的效率:一个是小米组织里个人的特殊效率;另外一个是小米系统性地搭建了智能效率。
      2当你决定要做一个产品,准备搭建自己的系统能力时,你先问自己一句“我应该从哪个点来建立我系统性的效率优势?” 因为没有效率优势,这个系统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系统。

再次强调,企业的存在就是社会效率分工的产物,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第15讲 系统世界观:微信、米聊、陌陌

      这一讲,我们来谈迭代。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放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梁宁认为就是:让互联网产品在互联网上生长。 

           是去连接广阔的陌生人,还是提升与熟人沟通的效率,这是微信与米聊的区别。

       微信的3.5版本,与陌陌也拉开了差距。3.5版本的微信先做了功能前置,加了“扫描二维码”;3.6版本的微信加了“微信公众号”。从3.6版本开始,微信与陌陌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陌陌继续连接陌生人,而微信选择去连接线下更多的内容与商业,去连接广阔的物理世界。

3.6版本的微信,赢了米聊与陌陌,但依然是一个通讯工具。但微信没有止步于此,它继续迭代和蜕变。

        微信的迭代其实有两个价值:对外部,可以快速得到用户的反馈,让用户反馈去驱动产品;对内部,建立了开发团队的节奏感和确定性,每周都有新版本。

 

 

                                                   第16讲 系统迭代: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微信确实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产品之一,上一讲说到微信在2.2版本后就甩开了米聊,从3.6之后和陌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所以这一讲咱们继续讲微信的迭代。

 

        微信的六次大版本的迭代,它过去一共迭代了几百次。从最早是一个通讯工具,到社交平台,到现在的移动生活场景,甚至是移动商业帝国。它自己从一个“点”变成了一个“面”,最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无数企业和个人,从生活到财富,光荣与梦想,都能够在微信里得到支撑,甚至在微信上完成闭环。腾讯的强大是这家公司的系统能力,它能够孕育出一批小马化腾,不断在腾讯的土壤中产生像QQ、QQ空间、微信、王者荣耀这一类奇迹级的产品。不管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微信这个我们每天都要依赖的产品,还是腾讯这家公司,都是迭代的产物。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产物。从一个最好的内核开始,一个一个动作地持续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选择,就会成就你的产品以及你的人生。微信不过才7年。

       今天你在一个什么样的点位上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持续迭代。

 

第17讲 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梁宁曾问王民明:“阿里巴巴怎么定义领导力?”他说:“把握客观元素,把事情做成的能力。”接着他又说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阿里巴巴对领导力的定义就是带领大家穿越生死的能力。
       在日常状态下,大家做流程、分工、项目进度、质量评估,这个叫项目管理。
      但是,在面对巨大压力,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时间点时,在一大堆事情里找到关键任务,带领所有人穿越生死,这个是领导力。 

 

      傅盛和他的猎豹的故事,我个人非常喜欢。因为他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软件公司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穿越了生死线。并且在这之后,傅盛带着他的猎豹第二次跨越了非连续,完成了向移动互联网,向海外能力扩展的企业能力突破。这个故事之后会提到。

总结

      所有的产品都是某个系统能力的结果,你要的不是做一个产品,而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然后为你的用户提供确定性。
系统能力的效率优势、系统的迭代能力,都不是最后你呈现的产品表面能看得出来的,但是你的系统能力是你的产品能否存在的本质。
      如果生于和平年代,也许按照项目管理,把项目做好上线运营就好了。但机会、资本、野心、人才云集的今天,几乎每一块蓝海,都会转瞬变为红海。你需要的是像摩西一样的领导力,甄别关键任务,动员众人,劈开红海,带领大家穿越生死。
      只要你在创业,终有一天会面临跨越生死。那个时候,副总裁、总监通通都帮不了你。这时能够支撑你的,是你对关键任务的甄别,你内心的确认感和你真正的兄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