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站十年

本人轉自劉紅傑:http://blog.sina.com.cn/jackyliu1977

 

從程序員雜誌看到方興東這篇文章寫的很好,很多觀點可以說使我感動深受。摘錄此處: 

   過去十年,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黃金十年。中國網民從1000萬提升到4億;從三大門戶趕着泡沫破滅的末班車上市,到50多家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陣營;領軍的網站市場價值從當年的10億美元級別提升到400多億美元;一批無錢無權無勢、充滿理想和激情的年輕人到今天的一個個首富……十年來,中國互聯網的巨大變化不僅僅體現在這些驚人的數字上。最根本的在於,這十年將數億的中國人帶入了網絡時代,將中國從一個半工業社會、半農業社會的國家帶入了信息社會。通過互聯網的大衆普及,將一種新的精神、文化和文明帶到中國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

  所以,總結中國互聯網十年,我們需要高屋建瓴,總結現象,直達本質。

  中國最大的陽光財富創造地

  首先,我們從人們最熱衷的財富角度來看十年互聯網的軌跡。2000年,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的最大夢想就是打造一個10億美元互聯網公司。2005年,當陳天橋着手購併新浪的時候,他的夢想是打造一個50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雖然這個夢想沒有實現,但是2006年,百度上市,當天市場價值就超越了50億美元,中國第一個50億美元級的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就此誕生。這個記錄沒有保持多久,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第一天,市值就達到200億美元,一舉進入了全球前五名的陣營。雖然隨後的金融危機之下阿里巴巴股價大跌,但是,200億美元的高度並不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夢境。200998日,騰訊創下130港元新高,市值達到了300億美元,超過eBay、雅虎成爲市值第三大的互聯網公司,僅次於谷歌、亞馬遜。而到2010年初,騰訊市值更是突破400億美元,中國互聯網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如今,百度市值也在400億美元左右,阿里巴巴整體價值也不會低於這個數字。據互聯網實驗室的預測,到2015年,中國網民將達到8億之多,相當於美日英法德五個發達國家的網民總和。未來3~5年,在中國,業績年增長率30~50%,必將誕生至少一家1000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

  比起房地產和股市,互聯網領域並不是中國財富最聚集的地方。但是,互聯網領域是中國財富最陽光、最乾淨的地方。截至到今天,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總和達到1500億美元,成爲中國最大的陽光財富的創造地。這1500億美元,大致三分天下:大約有1/3的財富由國內外風險投資獲得,尤其是國外風險投資,他們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得到了鉅額的財富回報。還有1/3主要是國內外購買中國互聯網公司股票的股民們,隨着中國互聯網股價的上漲,他們也分享了互聯網的盛宴。還有1/3,主要是由互聯網公司的創業者和管理團隊分享。這些財富,正在推動中國互聯網和高科技領域更爲廣泛的創業和創新浪潮。

  十年對於歷史來說,只是一個瞬間,但是,對於中國互聯網來說,卻是精彩而漫長的歷程。回顧十年,我們可以總結出十大基本變化。

  1. 網民數量和構成發生根本性變化。2000年初,中國網民數量第一次突破1000萬大關。而今天,中國網民數量突破4億,挺進5億。網民數量增長了40多倍。網民普及率超過30%,第一次全面超越了全球平均普及率。而且上網羣體從過去的高端精英爲主,到現在的普通大衆爲主,推動了中國互聯網應用的變化和新格局的出現。

  2. 互聯網收入規模數量級提升。2000年初,中國互聯網收入幾乎爲零,所以當時中國互聯網在資本市場只有概念而沒有真正的贏利模式。但是今天中國互聯網的收入已經超越千億大關。網絡遊戲、網絡廣告和電子商務等都達到數百億的行業規模。中國互聯網再也不是簡單的概念,而是蓬勃發展的大產業。

  3. 從三大門戶到三大霸主。2000年初,中國互聯網領銜的是新浪、搜狐和網易等三大門戶。在接下來很多年內,人們都不敢想象有什麼網站可以超越三大門戶。但是,到了今天,與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相比,三大門戶的收入規模和市場號召力已經淪爲第二陣營,市場價值更是形成數量級的差異。

  4. Web1.0Web2.0網站的力量轉移。2000年初,以三大門戶和一批垂直門戶爲核心的中國互聯網主要是Web1.0的模式。網民只是被動的瀏覽者、讀者和消費者。而今天,互聯網的發展主動力已經是Web2.0驅動。網民成爲生產者、創造者,開闢了中國互聯網的全新境界。

  5. 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競爭。十年前中國互聯網一馬平川,是跑馬圈地的美好的自由競爭的時期,強大的傳統力量基本沒有涉足。而經過十年發展,幾個具有壟斷性核心業務的巨無霸開始出現,馬化騰的即時通訊加社區、馬雲的電子商務和李彥宏的搜索,都具備了強大的市場控制力。中國互聯網必須在壟斷巨頭的陰影下繼續創業和創新。

  6. 從生產力工具到反生產力工具。十年前,互聯網被普遍視爲是提升生產率、節約時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生產力工具。但是,隨着網絡遊戲、網絡聊天等消費類應用的爆發式增長,互聯網越來越凸現消耗時間、消耗金錢、降低效率的反生產力工具的一面。全球範圍看,互聯網消費類IP流量在2008年超過了商業IP流量,而在中國,這個時間點可能還要提前兩年。

 7. 互聯網負面影響不斷積累和急劇擴大。由於網絡遊戲的高速增長,青少年網癮現象日常普遍。大量沉溺於網絡遊戲的青少年,使得在很多家庭中,尤其是農村地區,互聯網開始成爲家長和老師非常痛恨的第一公害。加上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社會負面力量全面向互聯網轉型。互聯網從過去單純的社會正面形象和積極力量,已經開始發生很大變化。

  8. 互聯網成爲中國社會問題的根源。十年前,互聯網影響的只是人們的夢想和想象。而現在和未來,中國社會問題的根源很大程度都與互聯網直接相關。而且主要是由於四大倒置所造成的:那就是小孩比家長更懂互聯網;學生比老師更懂互聯網;員工比老闆更懂互聯網;羣衆比官員更懂互聯網。

  9. 國家正在從先發展再管理轉變爲先管理再發展。與十年前相比,政府管制和互聯網治理的力度空前加強。政府部門的政策極大影響並且主導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進程和成長空間。這一方面因爲互聯網在整個社會的重要性極大提升,另一方面在全球範圍內,互聯網已經成爲公共外交和國家安全的必爭之地。在強管理的趨勢下,如何更好推動中國互聯網全球競爭力的崛起以及中國軟實力的建設,各部委之間的互聯網管理的協調和互動成爲全新的挑戰。

  10. 條件無限美好,環境卻在惡化。與十年前相比,中國互聯網創業的條件可謂無限美好。首先,由於網民數量全球第一,而且繼續高速增長,爲互聯網創業提供了非常開闊的平臺。而且,作爲互聯網創業最重要的資金來源,風險投資在中國全面開花,在政府的推動下,現在各地政府都在鼓勵風險投資。現在缺的不再是錢而是好的項目。但是,在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等市場壟斷勢力之下,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國有壟斷的影響之下,以及各個政府部門管理的行政壟斷下,中國互聯網的創業和創新環境卻有不斷惡化的趨勢。

  總之,十年前後相比,巨大的進步和鮮明的對照值得我們認真審視中國互聯網的發展。

  結語:未來無限美好

  根據互聯網實驗室預測,到2015年,中國網民將從4億上升到8億,互聯網產業收入規模將從千億向萬億規模提升,互聯網將進入對社會各層面以及傳統領域變革最急劇的階段。因爲除了網民數量提升一倍之外,更重要的變量是網民質量的變化,也就是網民使用互聯網程度的變化。到2015年,中國2年以上網齡的用戶將超6億,相當於現在的3倍;中國5年以上網齡的用戶將達到4億,相當於現在的4倍!對於傳統領域的衝擊力,5年之後的互聯網綜合影響力量將是現在的數量級的提升。

5年之後的中國互聯網產業將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互聯網對於傳統領域和社會層面的衝擊將會達到什麼程度?目前只能是剛剛開始,絕對不能站在現在看未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更加精彩,未來無限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