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設計進修:學習權衡

全文約3077字,建議先收藏再看


權衡,這個詞貫穿了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

每逢遇到了做決策的時候我們總說“價值導向”,但當這個詞所涉及的組織和角色幾何式上升,各方的着眼點及利益點都不同,我們應該滿足誰的需求,資源又該向誰傾斜呢?

在B端產品的鏈路中,規模越大,組織和角色也越多。對於權衡,是很好的實踐案例。

在全心投入B端產品的這半年,在這方面也有了些更深的認識,本文將以B端產品設計爲例闡述對權衡的理解,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01  什麼是B端產品?

B端產品,其使用對象是企業或者組織,用於提升效率、效果等某一特定領域的問題。對比C端產品,其受衆不再是個體而是一類羣體,並且與業務的連結也更爲緊密。

B端產品的產生主要源於企業的規模化,組織結構增多、分工也愈加明細。鏈路的加長卻使線下運行的成本逐漸增高,無法使邊際成本真正地降低。

將業務簡化、線上化、自助化做到降本增效,也正是B端產品的作用。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市場成熟,業務模式的趨同。同一片紅海不會只有一艘輪船,無論是爲了保持先發優勢還是想後發制人,很關鍵的一點在於運營的效率。

效率的提升,能讓我們更高效的管理、更敏捷的試錯,從而更迅速的尋找優秀的業務模式。


02 如何進行B端產品設計?

2-1、梳理業務現狀,確立產品定位

產品經理需要有很強的角色轉換能力,對於B端產品而言,也稱之爲業務感。

設計B端產品需要將自身代入業務流程的每一環,對業務的現狀進行調研以及梳理。


調研的主要目標如下:

1)業務是如何運作的?

2)運作過程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3)哪些問題已經被解決了,是誰在解決?

4)目前已解決的問題是否符合該業務部門、實施部門的規劃以及預期?

5)未解決部分不解決的原因是什麼?

6)適不適合由你的團隊來解決?

7)投入和產出是否匹配?


設計B端產品,大多會改變舊有的業務運作模式,可能是運作環境、運作流程亦或承載團隊。過程中會面臨無數的抉擇,我們需要慎重考量變更的收益能否抹平變更的成本。

在調研時應覆蓋鏈路不同環節的角色,不能只偏重於業務部門,還應考慮協作部門。其次不應只調研一線執行人員,還應調研負責人的預期。

在調研清晰後才能確立產品的定位,它面向什麼角色提供什麼支持。產品畢竟是權衡後產物,只爲自身創造的價值不能稱之爲價值。

2-2、優化並確定業務流程

在上一步驟,通過調研企業中各部門、系統的業務流程,經過分析、評審確定了其中不合理的環節,下一步則是優化並確定核心流程。

跨職能流程圖的一軸爲部門及角色,另一軸多爲階段,下圖是以用戶運營系統爲例繪製的跨職能流程圖:

繪製業務流程目的是表達業務的流向,表現業務部門的業務關係以及作業順序,描述鏈路中起點、操作以及終點。

至於使用什麼工具、橫縱的規範、設計的細節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


2-3、根據產品使用角色進行需求分析

B端的產品的需求,基本都來自於真實的業務場景,換言之,這些需求都是具有實現價值的。

但也正因爲是真實的業務,所以需求會牽涉許多部門、角色。鏈路的加長,會使“要不要做?什麼時候做?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這類問題複雜了無數倍。

在這一方面筆者的做法是通過梳理系統角色,從角色出發來權衡需求。

與平臺相關的角色,可以粗略的劃分爲決策者、直接使用者、間接使用者。

其具有以下特點:

在進行權衡時,價值導向是第一位的,但由於不同角色需求的產出價值是波動的,所以並未在上圖中表現。

在需求分析時,我們應根據其產出的收益決定資源的傾向、產品設計的深度。其次則是根據角色的代表、使用的場景、關注重心決定產品設計的側重點。

1)決策者

決策者的主要代表是業務負責人、平臺負責人、協作負責人,他們是決定是否使用這個平臺的人。雖說價值產出會抖動,但決策者的需求優先級大多在第一順位。

其關注的重心是邊界以及收益,邊界是指業務流向是否正確、人力損耗是否減少,收益則是否正向、是否達到預期。

直接和間接使用者,更側重於局部的價值,而決策者則更側重於全局,在產品設計上我們須考慮的是決策者的全局視圖。

2)直接使用者

直接使用者首要的代表是業務運營,他們是產品發展的中堅力量。

其對產品的依賴性越高,產品創造價值的可能性才越大,業務運營的需求優先級略低於決策者,但大多數情況高於其他的角色。

在需求分析上,由於業務運營的需求零散且差異性高,我們需要提煉業務的共性,犧牲較爲定製化的邏輯,對平臺而言,全局效率的提升會比個別業務的體驗更爲重要。

在上圖中,還包含了平臺的研發、測試以及運營。這是因爲只有支撐人員的效率提升,纔有更多的資源能投入到業務需求以及非功能性需求的建設之中

在需求分析及資源傾斜時至少要保證30%的資源分配給於非功能性需求,否則暫時性的繁榮遲早會被故障擊破。

當業務支持和產品建設形成良性循環,能用和好用兼備,業務運營乃至決策者的觀感纔會不斷提升。

3)間接使用者

這一角色,多爲與平臺業務某一環節所關聯的研發、測試成員。其關注重點是,做什麼以及怎麼做

前者是邊界,後者則是接入或使用的流程和規範,在這裏則不贅述了。


2-4、沉澱業務需求,封裝標準化服務

B端產品的本份是降本增效以及建立規範,而建立規範又來源於“降本增效”的沉澱。

什麼時候應該考慮標準化呢?在觀測時間線足夠長的前提下,應符合以下的條件:

1)系統建設足夠完善

2)業務模式足夠成熟

3)標準化的收益能超出變更的成本

如果標準化的需求被拒絕,不妨在深入思考需求背景是否符合上述的條件。

關於標準化的細節可以查看此前關於《前端配置化系統的設計思路》,這次想談談標準化可能陷入的誤區:認爲解耦一定能提升效率,更愛設計組件而非插件。

對於迅速變化的業務系統,插件更能夠提升效率,組件卻可能增加枷鎖。判斷是否插件的標準是:是否獨立可用,插件可以靈活組裝、隨時捨棄的,組件卻是相互銜接且密不可分。

電腦主機上的USB接口,只要硬件符合接入標準,無論你是U盤、硬盤還是手機都可以與之通訊。而組件則如同電腦的主機,運作需要有電源,將數字信號轉換爲模擬信號則需要顯卡。

但無論哪種思路,始終還是爲了快速響應業務,如果標準服務反而拘束了業務的發揮空間,影響了C端用戶的操作體驗,這就本末倒置了。


2-5、效果追蹤與資源再分配

效果追蹤,是權衡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監測產品穩定性以及評估業務價值。

前者是執行效果,後者則是運營效果,這兩個數據的提升,都能幫助各個團隊建立信心。

執行效果,指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執行的任務數量、速度、成功率、錯誤率等,更偏向產品的風險控制,如果執行效果不達標,前進一步卻退三步,支持再多的業務也沒有意義。

而運營效果則是B端產品價值的體現,雖說B端產品的價值之一是降本增效,但當效率面向不同的業務模式、運營人員,會讓量化變的很困難。而另一方面,提升效率也不一定會提升效果

運營效果的追蹤,一方面能夠使運營閉環,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資源的再分配。

如果將企業比作一輛汽車,C端業務更多的是在踩油門,而B端支撐則更多的要考慮踩剎車。提升效率不僅是簡化鏈路、優化流程,還包含停止投入

追蹤業務效果,可以讓我們知道業務的優劣對比,幫助我們決定資源傾向。


寫在最後

最後談談個人心態的變化吧,得益於B端的確定性更高,讓我能夠有信心、耐心,願意看的更長遠些。

以前的我喜歡追求產品設計上的難度,不喜歡做簡單的需求,甚至還會對業務同學不耐煩。現在則不再在意難度,只在意有沒有用,也許有時做的事情並不“高級”,但我卻能夠堅定的往前走。

產品的路很枯燥也很漫長,“做好的產品,不是做好的產品經理。”這句話與大家共勉。


往期文章

數據分析應學習邏輯思維及分析方法

構建用戶畫像中所用到的AI算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