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真相——《管理的10大真相》前言

http://blog.ceconline.com/BLOG_ARTICLE_442.HTM?bb1

在管理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假相,當然也就有躲在假相的迷霧之後的真相。管理的假相就像是錯誤的地圖,會把管理者帶到錯誤的終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當然要攜帶一本正確的地圖。 

管理是管理者的職能,我就先破除一個關於管理者的假相——就是認爲管理者要有下屬,而有了下屬就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什麼?我舉三個定義。 

第一個是《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這本詞典其實沒有管理者這個詞條,不過它對管理的定義是“負責某項工作使順利進行”,那麼與之對應,管理者就是“負責某項工作使順利進行的人”。 

根據這個定義,組織中的每個成員都該是管理者。 

第二個是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定義。在強調管理上司也是管理者的職責時,他說:管理者不是“負責下屬工作的人”,而是“負責自己的業績所依賴的所有人的業績的人”。 

根據這個定義,有下屬的人應該是管理者,因爲他的業績依賴於下屬的業績。沒有下屬的人,如果他的工作業績依賴於組織中的其他人,也應該是管理者。而今天的組織中,很少人的業績能夠不依賴其他人。因此,組織中的絕大多數成員都該是管理者。 

第三個也是德魯克的定義。在強調管理者的有效性時,他給出了管理者的又一個定義:“在一個現代組織裏,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根據這個定義,有下屬的人不一定是管理者。德魯克舉的例子是製造業的工廠領班,因爲他們並沒有對組織的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的影響,他們“對其下屬的工作方向、工作內容、工作質量及工作方法,他們既無責任,也無職權”。 

而沒有下屬的人可能是管理者,比如一些知識工作者,他們儘管沒有下屬,但是做出的決策可能極大地影響公司前程。德魯克比較兩家競爭企業的市場研究員,一位可能有200個下屬,另一位可能只有一個祕書,“然而就這兩位市場研究員做出的貢獻來說,卻無太大差別”。 

這三個定義至少有兩個共同點:都承認沒有下屬也可以是管理者,都用成果而非職位作爲衡量標準。因此想當管理者的員工,追求的不應該是職位,而是成果;那些身處所謂的“管理層”的經理人,如果沒有成果,也不是管理者。 

管理者的真相,就是管理者不在於有沒有下屬,而在於有沒有成果。類似這樣的被假相掩蓋的真相很多,至少還有十大假相,以及與之對應的十大真相。 

一、自我管理。假相:管理從管理下屬開始。真相:管理從管理自我開始。 

二、團隊管理。假相:團隊只有一種,管理的方法相同。真相:團隊不只一種,管理的方法不同。 

三、管人。假相:員工是人力資源,或者人力資本。真相:員工是人。 

四、職場。假相:向下管理是經理人最主要的職責。真相:向上管理也是經理人的重要職責。 

五、領導力。假相:領導力是魅力,或者是隨職位而來的權力。真相:領導力是效力,是學來的和贏來的影響力。 

六、企業的目的。假相:企業的目的是獲取利潤。真相: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爲社會做貢獻。 

七、顧客。假相:顧客是上帝;非顧客不重要;所有的顧客都一樣。真相:顧客不是上帝;非顧客很重要;對顧客要區別對待。 

八、企業文化。假相: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外在的表現形式。真相: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內在的價值觀。 

九、中國製造。假相:世界已經進入中國製造的時代,中國製造要向中國創造轉變。真相:世界還沒有進入中國製造的時代,先把中國製造做好。 

十、大師。假相:管理大師爲經理人提供答案。真相:管理大師啓發經理人發現答案。 

前面談到的管理者的三個定義,也有不同點:它們強調不同的成果。第一個定義關注任務,強調個人業績。第二個定義關注人,強調團隊業績。第三個定義關注組織,強調組織業績。從管事到管人,再到管理組織,這是管理者的三層境界。 

成爲管理者不難,關鍵是成爲哪一層次的管理者。只有掌握管理的真相,才能成爲高層次的管理者。希望這本書能成爲那張正確的地圖,幫助管理者順利地達到第二層、乃至第三層境界。 

——《管理的10大真相》(劉瀾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前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