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安裝時如何分區

1./swap交換分區,一般爲你機器內存的兩倍,少於這個容量,系統無法進入休眠。

實質是硬盤上的交換空間而非分區,所以沒有格式,默認休眠將數據儲存於此

可以取消(如不用swap必須再設定方可休眠)——多數有1GB內存的桌面用戶只要1.5GB swap即可。2GB以上內存的很多用戶實際並不需要它——注意,大量處理音頻、視頻、圖片需要3GB以上的交換空間。

2./ 根分區,一般選擇15G即可,默認ext4,如不獨立劃分以下介紹的分區,則其都歸於此分區,即使最最新的新手也可以考慮30GB爲上限——通常不會用到此

3./boot分區 建議ext2,默認ext4。 這個分區包含了操作系統的內核和在啓動系統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這個分區是有必要的,因爲目前大多數的PC機要受到BIOS的限制,況且如果有了一個單獨的/boot啓動分區,即使主要的根分區出現了問題,計算機依然能夠啓動。這個分區的大小約在60MB—120MB之間,不超過150MB。研究內核用1G足矣。

4./home分區,默認ext4,私人文件,就把剩下的空間都放在這裏算了

以上是基本需求(我在裝Ubuntu 14.04的時候只劃分了上面四個分區,/boot分區分了120M,/根分區分了20G,其它的全部分給了/home)。


/usr   分區     100G      默認ext4,存放系統和個人軟件的地方,這個你自己決定,安裝程序比較多的話多分點。你也可以單爲/user/local配置個分區,這個是安裝個人軟件的地方。

/var/log 分區  1G         默認ext4,系統日誌記錄分區,如果設立了這一單獨的分區,這樣即使系統的日誌文件出現了問題,它們也不會影響到操作系統的主分區。

/tmp  分區      5G         默認ext4,tmp分區用來存放臨時文件。對於網絡服務器來說是有必要的。這樣即使程序運行時生成大量的臨時文件,或者用戶對系統進行了錯誤的操作,文件系統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爲文件系統的這一部分仍然還承受着讀寫操作,所以它通常會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發生問題。系統臨時文件夾,一張DVD光盤的容量就行了。

/opt  分區       1G         附加程序存放地方

/bin  分區                     默認ext4,絕少劃分的分區,存放標準系統實用程序。


分區的順序最好是把boot分區靠前,swap分區最後。如果是整個硬盤安裝一套Linux系統,一般來講boot放到最前面,並且把boot設置爲主分區,其它都設置爲邏輯分區。如果是雙系統或多系統安裝,一般都選擇邏輯分區即可。
創建分區後,在安裝之前需要更新分區表,所以如果您是硬盤安裝,並且ISO放在本磁盤的某個分區,由於安裝程序無法卸載該掛接(感覺是安裝程序的問題,相信這些兼容問題在以後的版本會有解決),可能無法更新分區表,也就是說可能無法使用手動分區繼續安裝。所以要麼使用光盤安裝,要麼把ISO換到另一個硬盤分區裏。


●文件系統

在windows下,我們常見到的文件系統有 FAT、 FAT32、 NTFS

在linux裏可使用的文件系統有:

Ext2:早期的格式,不支援日誌

Ext3:是ext2改良版,增加了日誌功能,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使用格式了。

ReiserFS:也有日誌功能,其特點是處理小檔案時速度快。

XFS : 穩定與高效,在大小檔案混合的系統裏有優越的表現。

JFS :特色是最不佔用CPU資源,如果你的電腦老舊那麼這是最好的選擇。


只分“/”和“swap”兩個區也有它的好處,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硬盤空間(用戶使用時只要“/”沒用完,就可以不去理會硬盤空間的問題),但重裝系統時要先備份“/home”,不然重裝就會很麻煩。如果你給系統的硬盤空間比較小,比如只有8G、10G的,採取這種方式比較好,雖然默認系統裝完後,“/”文件系統只有3個G 左右,但隨着你安裝軟件的增多,“/”文件系統也會越來越大的。但只劃分一個“/”分區也比較危險,這就意味着,所有的數據都將存放在唯一一個“/”文件系統中,這對於實際的生產系統來說是不安全的(就如同我們在使用Windows 時也不會只劃分一個 C 盤)。如果分配給系統的空間大一些,則可以將“/home”獨立掛載,也可以再根據自己需要把其它如“/boot”、“/var”等獨立掛載,這樣有一定好處。


多說一點(將/boot單獨分區)

1.可以有幾個不同的操作系統共享同一套內核 方便管理

2.boot目錄的IO訪問比較少,單獨放在一個分區,可以防止其它目錄的讀寫導致boot的inode損壞

3.老主板有1024柱面問題 單獨在前1024柱面分一個boot分區 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4.如果做RAID或者LVM,引導管理程序可能不支持,導致找不到內核,因此單獨的boot分區就很有意義了

5.方便使用dd這樣的工具進行備份

6.可以用只讀方式掛載boot分區 增加安全性

ps: 如果喜歡折騰系統 常常重裝 那麼單獨分出來確實沒什麼用處。如果將/boot單獨分區,則/boot爲主分區,而“/”分區不必是主分區。


還有另外一個說法:/boot:在很多老舊的教程中,都會讓用戶在/boot目錄上掛載一個大小爲100MB左右的獨立分區,並推薦把該/boot放在硬盤的前面,即1024柱面之前。事實上,那是Lilo無法引導1024柱面後的操作系統內核的時代遺物了。當然,也有作者宣稱,獨立掛載/boot的好處是可以讓多個Linux共享一個/boot。其實,無論是基於上述的哪種理由,都沒有必要把/boot分區獨立出來。首先,Grub可以引導1024柱面後的Linux內核;其次,即使是安裝有多個Linux,也完全可以不共享/boot。因爲/boot目錄的大小通常都非常小,大約20MB,分一個100MB的分區無疑是一種浪費,而且還把硬盤分的支離破碎,不方便管理。另外,如果讓兩個Linux共享一個/boot,每次升級內核,都會導致Grub的配置文件衝突,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不獨立/boot分區僅僅佔用了根目錄下的大約20MB左右的空間,根本不會對根目錄的使用造成任何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隨着硬盤容量的增大,無法引導Linux內核的現象再次出現,這也就是著名的137GB限制。很遺憾,Grub是無法引導137GB之後的分區中的Linux內核的。如果你不巧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就要考慮把/boot獨立掛載到位於137GB前方的獨立分區中,或者索性就把 Linux分區都往前移動,讓根目錄所在分區位於137GB之前。

所以/boot分不分自己決定嘍。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具體怎麼分區看個人的喜好而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