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探奇:你的心智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心智模式 那它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呢? 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前文说到了,怎么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主要看效果,它是改善了你的生活质量,维持原状,或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糟。

无效改变,大多时候,会陷入负面的恶性循环。在改变时,要注意有些是不能变的。

比如这个世界很糟糕;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是一个自然过程;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过程。

其实生活的环境大多是不能改变的,这是需要自我接纳。这个自我接纳,说得不是追求,而是舍弃,是突破。

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成长是一个突破自恋的过程。

心智模式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电脑,行为就是屏幕呈现的,是机器输出的结果,心智模式就是驱动系统的底层程序,情绪就是操作系统。所以人要获得成长,不但需要行为改变,还需要心智模式的有效运转。

关于心智模式,古罗马哲学家埃比克泰德曾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困扰。这让我想起一个案例。

情景:迎面走来一个熟人,你给他打招呼,两次对方都没有理你。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理解这件事?

A认为,他估计最近心情不好;B认为,他没看见;C认为,上次xx事,他不开心了,他怨恨我了?

ABC对同一件事,看法天壤之别,这种习惯性的想法,我们把它称之为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陈海贤

它决定了,我们会如何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以及如何评价自己。自我发展,就是心智模式不断进化的过程。

那它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呢?

首先塑造了经验,影响了情绪

比如路怒症,就是在路上开车,容易愤怒。遇到堵车,根据以往经验,还要堵很久,想到被堵的感受,被堵后糟糕的情景,愤怒一下涌上心头。

当然,更多的是,即使堵车,也比较心平气和的人。过去曾有过的情绪和体验,更容易引发人的愤怒。

其次,引发行动。

比如一件事,你觉得自己能做好,为了证实这个想法,你会全力以赴,想尽各种方法,最后真的证实了,“我能行”,积极的正向循环。

相反的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好,那就会拖延、找退路、找借口,最后真的做不到。

当你觉得,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那所有的男人都会伤害你。当你觉得这个世界很棒,世界就会向你展示它棒的地方。

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和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陈海贤老师把心智模型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他是怎么划分的呢?心理学有个流派,叫自我决定论。它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如果你与妈妈的依恋关系发展的足够好,知道身边有避风港,始终有一个爱的人住在心里。有充分的支持,这样你就可以发展出对世界的好奇,去满足探索世界的本能。

这是就有了自主性,我努力不是为了妈妈的认可,获得别人的支持,而是这件事真的很有趣,这个世界很神奇。

探索世界肯定会遇到问题,如果能用各种方法,披荆斩棘,解决了问题,然后就有了“我能行”。我可以处理好难题,解决困境,这个局面我是有掌控力的。

这种感觉,叫胜任感。会让人面对和解决更多问题,增强自主性,胜任感也增强,这是个正向循环。

如果和妈妈的依恋的关系,建立的不够好,安全感没有被满足,那就好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心智模型。

因为和母亲的依恋关系不好,心里没有住着一个爱的人,总是害怕受伤害。于是习惯消极、悲观、封闭,以降低这个世界和其他人对他的伤害。

缩减自己的活动空间,更习惯一个人,呆在家里。非常在意他人和外部社会的评价,别人的评价,会让他非常焦虑。

最初我就是一个标准的防御型思维的人,它在我幼小的时候,保护着我,不被伤害,同时也划定了我生活的边界,让我不敢走出自己的世界。

在封闭中,慢慢画地为牢,幸好我看到了这一点,然后有机会释放自己的生命力。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关注我,认识自己,理解别人,这个世界很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