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7

心外无的——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一、心与物的关系

曾经我们把王阳明放到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董平则认为中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只出现在佛教中。

山中花开:学生问:“先生说无心外之物,那山崖的花自开自落在你心外,如何在你心内了呢?”王阳明:“你没有来看这个花时,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当你看到时,这个花就分明起来。”

这曾被作为主观主义的证据。

董平的解读:寂与显、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王阳明并未否认事物存在。

寂感神应——当物体客观存在时,包含着向显转化的无限可能性;没前没后没中间,是同时存在的。

认知情境下的心与物的关系。

二、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寂”与“显”;

问题,在兵马俑被发掘前兵马俑是否在?

寂:就是兵马俑被发掘前

显:兵马俑被发掘后

由寂向显的转换可以发生与一瞬,并且可以是同时的,取决于这同一个客观特在构成不同的关系情境。

三、“心外无物”作为一种生命境界

关心    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

心外有物——不关心那个物,仅仅把物当成物

心外无物——把物当成我主体的一部分

四、“心外无物”与主体价值世界的建构

在生活实践中,把各种各样的事物纳入我们的世界,这样我们的现实世界和意义世界会越来越大。

提问:

1、西方的注重反思和东方的反思状态有什么不同,或者是有什么共通性?

2、格物的物是事吗?

物者事也,事是介入了主体活动的。既然是我的事一定是与我有关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