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的来历,与格物的寓意。

简单说一下,甚么是:“格物”。首先,我们很多人对:‘知’(既:儒学概念里的‘......),有很大的误解。这里,我间单地说一下。所谓:‘知’啊,他(指:‘知’本身……)不是你聼说过,或你在哪本书里面见过而后就:“懂得”他了。所谓:‘知’,不是你聼说过他以后,或仅仅只是看见了,他就“属于”(所谓的)你。

不是这様的。《论语》的道理,包括《孟子》,《大学》,以及《中庸》等等儒家经典,儒家“四书”,有人说:“道理我都懂”。我说:没人敢这么说。

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知也无涯,生也有涯,就是告诉我们:‘知’是无穷尽的……何况,我并不认为,那些说自己是:“道理都懂”的年轻人们,他们是真的“懂”这些道理……更不用说,是《论语》里的,《大学》、《中庸》、以及《孟子》里的道理了。

道理是这様的。‘知’,起码在我们儒家的观点中,在儒学的观点中,所谓:‘知’,是要通过:‘格物’,而致(既:到)的。道理是这様的。也就是说,在我们认为,所谓:‘知’,像一个“地方”,要到达这个地方,要先“动身”,“启程”,“行走”(或“行进”……),最终抵达。是这么一个过程……而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既:我知道‘知’的名字,或我聼人给我讲过‘知’的“様子”等,就“等于”我“懂”了:‘知’,或我到了:‘知’(的境界、层次……)大错而特错了。

‘知’(起码在我们儒家看来、以儒学的角度说……)不是你聼来,不是你看来,更不是凭你道聼途说而“得来”地。在我们儒家看来以儒学的角度说是必须靠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儿一步一步一点一点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证明’出来的这叫:‘格物致’。

道理是一様的。你必要有一个(证明的……)过程,要有痕迹,你必须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的。走到’的证到’的。而不是,你以为:你看过,聼说过,和你以为“都懂”,就“都懂”了。不是这様的。格物,就是:修道;就叫:“率性”(出自《礼记·中庸》开篇)《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礼记·中庸》开篇)格物,其实就是在:“率性”(既:寻找‘性’),性既是:‘理’,有人说:理性,理性;所谓:理性之理性,正此谓矣。其实:理性二字,正是儒家的词。我们歌颂理性,赞美理性,弘扬理性……其实归根究底,就是在弘扬儒家,歌颂儒家,和赞美儒家了。

道理是一様的理性:‘’(所谓的……)是一様的。他就是道理

一条一条,一句一句的:道理……道理就是:‘知’(所谓的……),道理,你看这两个字,你就知道:‘由道及理’,方为是道理。由道,及理;修道(的目的……)就是在:“率性”(既:循找‘性’)。道理是一様的。修道,就是在循找性,就是在:寻找‘理’;所以说:道理,道理,由道及理。道理是一様的。其实,这(既:由道及理……)就是在:格物。就是在:向内求。反观自身,观己之。“反身而诚”(出自《孟子·尽心上》)等等。就是在,通过写作、看书;看书+写作相结合的这种思辨所得之新的结论、看法,以及认识,来不断更新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最终达至“澄清”自己的目的。是这様的一个过程。格物、修道、或率性,实际上,就是在通过不断写作、不断学习,不断证明的过程与所得之结论当中,来“杀死”,和扭正昨天的自己……之前的自己……从而获取一个新的:人生认知的过程。这是:‘格物’的方法,和寓意了。

道理是这様的。‘知’就是:理性,但‘理性’,需要靠你不断的证明、澄澈自己来得到、和取得。并不是说,你看过书、你会背书,你就“取得”了。不是这様的。看过,会背,但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证明’出来……就是

写下来……用论文的方式,或者更神秘的,你用打坐、冥想等方式……总之,‘知’的取得,和拥有,绝对不是你“以为”的,看到过,和会背,耳熟能详……等等,那么“简单”地。不是这様的。你要有证明的过程……那才是属于你的,那才叫你“懂得”了这一条知识或道理

1.

道理是这様的。格物致知,就是叫我们,去:向内求,人,在没经过学习、与训练的时候,其实本就是个:物。只有我们‘向内求’(既:格物),观己,观过,并用头脑去思索、思辨的时候……内观,反思自己,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有可能:‘致知’。既,所谓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出自《礼记·中庸》)以及:“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出自,同上)道理是一样的。“自诚明”,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但:‘诚’这个字,对人的‘门槛’太高,所以说:是‘性’。“天命之谓性”(出自《礼记·中庸》开篇首句)。所以能(做到):‘诚’的,都有:‘天命’的关系……

道理是这様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六月十九 于自家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