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治长第五》13:抓落实的标兵

《论语·公治长第五》13:抓落实的标兵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的编排,真的很用心,其中情味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好。

《论语·公治长第五》中所列,全部都是孔子评价弟子的话。唯独这则与子路有关的是个例外,专门把“子曰”去掉了,表明不是在直接记录孔子所说的话。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个评语显然是孔子下的,只不过不是直接由他老人家下的而已。

子路的性格,孔子先前做过评价——好勇。孔子曾经做过假设,如果自己所信奉的道不能在天下推行,他愿意乘着船漂洋过海去传道。这种情况下适合追随他的一定是子路。

因为,夫子欣赏子路的好勇,虽然“好勇”也有好勇的缺陷,但这一特点合用于闯天涯这种用途。

子路的好勇,还有一种附带价值,那便是抓落实。

如果活在现代企业中,子路一定是抓落实的标兵,他的“好勇”会转化成抓落实的力量,在落实工作这件事上,子路一定会铁面无私、抓铁留痕。

今天,我们看那些企业中抓落实的标兵,工作起来踏实,没有那么多话。哪儿哪儿都是好的,唯独有一样——最怕听领导讲话,最怕和领导谈心。领导讲话和谈心,说得多是指标和任务,抓落实的标兵常常是拿到指标和任务就一定疯魔掉的,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指标和任务。特别是在某些既定的指标和任务没完成的时候,他们最怕见领导——有新的任务加身。

这种心理和情境,和子路的状况差不多。“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认定了一件事(一个道理),如果未能完成(践行),便唯恐再听到新的事儿(道理)。

子路不是现代企业的岗位标兵,但在孔子他老人家看来,凡事都有一体两面。子路由好勇特质而来的务实重行,实际上是既让人欣慰,也让人叹息的。

孔子处在春秋末期,作为没落贵族,以传道为使命。他所处的历史时空,他所扎根的中国农业文明,有着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长期靠天吃饭,和天相依为命的中国人,坚信唯有和天地融为一体,遵循天地规律,才能和天地同存。因此,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必然生出和谐礼让的文化,必然生出好情理的民族性格。孔子是这种文化的弘道、传道者,甚至也是这种文化的卫道士。

所以,在孔子看来,第一位的一定是和谐自然。

子路好勇,就子路而言,是一种和谐自然。甚至好勇派生出来的务实重行,也是一种和谐自然。但这种务实重行一旦到了“唯恐有闻”的地步,便走上了极端。违背了自然和谐天道。但是,这些话孔子又不好说透,只好在不同的场合点一点。所以我们看《论语》之中,关于子路的评价,都是轻轻带过的,没有明确的是非对错的结论。

和谐自然是一种自心与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万物关系的状态,这种状态很微妙。孔子自己讲“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一定的主观判定,既不会过分肯定,也不会过分否定。

子路性格的衍生品,在孔子看来,也是天下事。他老人家怎么能过分苛责呢?更何况子路的这种好勇,对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状况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子路的武功和他的品德一样好,孔子从心眼里是喜欢这个弟子的。所以才会希望在不得已勇创天涯时,带上这位高徒。

后来,卫国大乱的时候,子路刚从外面回国,他完全可以躲开这场浩劫。但他“见危授命”,毫不逃避。在这场战乱中,他参加作战而死,临死时一身都是创伤。即便如此,子路还是整理好衣服,带上帽子,端端正正的坐好,才以儒者堂堂之相撒手而去。

一个人一身创伤,还如此从容,生得严谨有秩,死得端端正正,这种精神修养,孔子在世又能说些什么呢,千秋万世之后的后人又能说些什么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