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分(上)

经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善现启请分”中的善现指的是须菩提,他也是佛十大弟子中的“解空第一”。须菩提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空生,也叫善现,也叫善吉。

据说他是个富二代,但是,在他出生的时候,他家里所有的财宝竟然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而过了七天后,这些消失的财宝又自动的出现在家里。

于是,他的父母就赶紧找了个瞎子跟他看相,瞎子“看”了后,对他父母说:“你们就不要担心了,你们这个儿子以后不得了,非常的吉祥,会有大成就”,还帮忙取了一个名字,就叫做善吉。

如果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对他应该会有些印象,孙悟空当时去拜师的斜月三星洞的洞主就是须菩提,也叫菩提老祖。

斜月三星其实加起来就是个“心”,而心要空,所以他跟猴子(心猿)起名叫“悟空”。须菩提绝对是个牛人,他不仅法力高强,而且三教皆通。

《西游记》原文:”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须菩提的意思就是全空之性,他因为了解空性,就能生出万法,叫做“空生”,空性因为随缘映现,也叫“善现”,而空性利己利人,所以,也叫“善吉”。

佛说般若说了二十多年,说的就是一个“空”字,这个空就是实相无相的空,就是无所得的空,因此“以无所得故”,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在《心经》里面就已经讲过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时”就是当时,“长老”是对年长、德长的人的一种尊称。

上一篇讲了,佛吃完了饭洗完了脚,收拾了座垫,就准备开始打坐了,这个时候,须菩提站了起来准备向佛提问。

“偏袒右肩”,在古印度,平时和尚们的衣服都会遮得很好的,只有在最恭敬的时候才会把右边的肩膀露出来,表示服其劳,把右肩露出来就是要帮老师干活做事了。

“右膝着地”。为什么要右手做事、右膝着地?这个“右”在古印度是很重要的,印度人吃饭是不会用筷子的,都是用手抓饭吃。

他们上厕所也不用卫生纸的,那怎么擦PP呢?用手。没错,就是用手抠干净。所以,古印度人的习惯是用右手吃饭,左手抠屎。

不知道印度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反正我是不会跟印度人握手的,尤其是左手,想想都恶心。不过,他们就是以右为上,以左为贱,右是正道,左是邪道。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都是古印度最尊重的礼节,而“合掌”就是合十的意思,代表把神圣的右手和不洁的左手合二为一,来展示人最真实的一面。

“白佛言”,白是下对上的敬词,白佛言就是须菩提恭敬的对佛说话。“稀有,世尊!”这句话也是赞叹词,意思就是世间少见、少有、不可得的三界之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其中的“如来”也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像“世尊”、“应供”、“正遍知”、“佛”等等,我们习惯叫“如来佛”,这个不对,因为如来和佛是两个尊号了。

那如来是什么意思呢?《金刚经》后面有句话已经解释了,叫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心经》也有句话: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就是如来。

那如来在哪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那灵山在哪里?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求法都是内求而不是外求,心外求法都不是正道。

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佛学名词“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埵的意思就是有情,但是,如果翻译出来的话,意义就没有了。

如果你每天在家里念:“观音觉悟有情…”“文殊觉悟有情…”“普贤觉悟有情…”“地藏觉悟有情…”这样就没有味道了,所以只做梵文的音译,这样才有了我们熟悉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

而这些“大菩萨”,除了“地藏菩萨”之外,一般都是在家修行的,因为出家修行是只能穿三件衣服的,我们在上一篇已经讲过了,五条衣七条衣和九条衣。

但是,在家修行不受这个限制,菩萨都穿得很有个性,不仅戴耳环、项链,还擦擦口红,化化妆,搞得很前卫时尚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外形虽然是入世的,但是心却是出世的。

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出家的,在家一样也可以修,而且出家搞不好事情更多,有人修行一定要上山,这个反而是着了相,佛法就在生活中,日常的扫地、吃茶、洗碗其实都是修行。

那些在家修行的大菩萨,每天都是很快乐的,出门都不用开车,脚踏莲花就行了,皮肤也不用刻意的保养,因为也不会长皱纹,她的容颜永远都是慈祥的、美丽的、和善的。

菩萨的发心是什么?自未得度,先度人者,是菩萨发心。如果自觉已圆,能觉他者,是如来应世。

什么意思呢?自己还没有得道就先去帮助他人,先去度他人,就是菩萨心肠,当自己的修行都圆满了,再去度他人觉悟,就是佛,就是现世的佛。

所以,菩萨是佛的前因,佛是菩萨的果位。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这里面的“善护念”和“善付嘱”又是什么意思呢?《金刚经》的翻译家“鸠摩罗什”为什么要翻译成这几个字呢?这样的翻译又有什么深意呢?

我们在下一篇继续为大家解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