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19.22:文武之道未墜地,夫子爲學無常師

「子張篇第十九」22

【原文】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譯文】

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孔子之學是從哪兒學來的呢?”子貢說:“文王武王之道,並未湮沒喪失,仍在世間流傳。所知者多的賢者,所知者少的不賢者,無不傳有文王武王之道啊!我的老師何處不在學?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師呢?”

【註釋】

“衛公孫朝”,春秋時魯、鄭、楚三國皆有公孫朝,此處是衛國大夫公孫朝。

“子貢”,“孔門十哲”言語科弟子,小孔子31歲。曾任魯、衛之相,辦事通達,善經商之道。

“仲尼”,孔子的字。

“文武之道”,即文王武王之道,亦即禮樂文化。“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未墜於地”,意即未被湮沒喪失。“墜”,喪失、毀壞。如《尚書·酒誥》中的“今惟殷墜厥命”,以及《國語》中的“自先王莫墜其國,當君而亡之,君之過也”。

“在人”,意即在世人之間流傳。

“賢者識其大者”,即識其大之賢者。“不賢者識其小者”仿此。“識”,知也。舊注讀“志”,解作“記”,亦可。“大、小”,指內容多少。也有註解認爲是指本、末或主要、次要,亦可。

“常師”,固定的老師。“常”,固定不變的。

“夫子”,指孔子。

【評析】

儒家之大道,傳於堯舜。到文王、武王之時,開始制禮作樂,傳於天下。到孔子所在的春秋之世,雖然文王武王去世已久,禮崩樂壞之勢也在加劇,但“文武之道”卻並未湮沒喪失,而是仍在世間流傳。只不過賢與不賢,其所知多寡不同而已。是故孔子隨處訪求,無往而不學。凡有知“文武之道”者,無論所知多少,孔子都向他虛心學習。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因此孔子並無“常師”。比如,孔子曾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問官於郯子,學琴於師襄。

當然,孔子爲學並非不加消化地囫圇吞棗,不是“多學而識之”(15.3),而是“下學而上達”(14.35),從學問中通曉“道”義,然後“一以貫之”,用“道”將所學加以整合而爲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這就是“孔子之學”,也稱“儒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