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陰影呢?

        前幾天在看一篇介紹北宋喬仲常的《後赤壁賦圖卷》的帖子時,偶然發現這幅畫中的人物有影子,太少見了(原諒我的孤陋寡聞)。


        喬仲常的《後赤壁賦圖卷》高29.7公分、長約560公分,現藏於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上圖是該畫作的一部分。

        這幅畫的人物有陰影,是因爲這一段畫作反映的是“霜露即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詩句內容與畫面相呼應。

       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畫家已經開始注重明暗法的運用,明暗法使畫中的物象統一在一個主要光源發出的光線下,形成由近及遠的清晰層次且有立體感。 西方油畫家有很多人癡迷於研究光影的效果,爲什麼中國畫家不專注研究光線的明暗變化,對此有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西方油畫有很強的覆蓋能力,相對於油畫來說,中國畫不太好層層覆蓋,更傾向留白。

        中國的水墨材料和西方油畫確有很大區別。中國畫的設色畫法是從勾勒平塗到勾勒分層渲染,這個繪畫過程極其繁複,所以纔有“三礬九染”一箇中國畫的專有名詞。“礬”與“染”的工序都與材料有關。當渲染次數過多時,顏色容易發灰,底下的顏色就容易被上面渲染的顏色攪動,紙也容易起毛,這時就需要用膠礬水固定底下的顏色,方便再次渲染。

       另一種說法是中國強調傳承,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中國畫也不例外。由於早期的諸多原因不去討論光影,這種創作方式傳承下來,也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藝術風格。

       其實對於國人來講,在欣賞中國畫時,知道中國畫向來追求的是"畫有意境"。一張畫常常融入畫家對所畫場景和對象的感悟,或是借物寄情。中國畫往往不是物象簡單的再現,而是注重精神實質的表現,通過畫作能不能傳達畫家的感情,即畫作能否傳神,這纔是中國畫能保持着持久的吸引力的根基。也許是國畫藝術形式的這種特殊性,我們對於國畫是否具有陰影已經不再意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