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管理之撕掉标签

贴标签,很简单便捷,但有时候却隐藏着巨大的盲区,遮挡我们的视线。

贴标签,有时候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

比如主管给新员工贴了“不上进”的标签,就像给自己找到了“所以我管不了他”的合理借口。比如说自己抗压性差,就可以为自己不敢承担更大责任的工作,遇到困难或问题后经常的逃避态度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


心理学中有种防御机制叫自我合理化。在碰到困扰、一时间找不到合乎逻辑的理由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自我合理化,自己赋予自己觉得合乎情理的解释。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一般人会“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以此证明自己的立场是“有道理的”,然后思考就戛然而止了,当然,他们更加不会主动自发地去做反向思考。


当然贴标签有它的好处,它是分类学上的一种行为,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处理信息,对人和事做出判断。

但是贴标签的弊端,却是我们容易忽视的,或者是很少去深入思考的。


从认知层面来说,贴标签就像盲人摸象,只看到局部,就以为了解了全部和事情背后的诉求。

而认知上的理解会在深层次的层面误导我们的行为,就像在我们的身上贴了一张“定身符”,把我们卷入危险的闭环中。

比如把主管对工作的高要求贴成“不喜欢自己”,结果把关系越推越远;把小孩想要买零食玩具而总会被拒绝后的“偷钱”行为贴成“严重的道德问题”;给自己贴“自控力差”的标签,为自己“胖”找借口,为改变设障碍。

如何撕掉标签?有四种方法。

1、列清单

选择你想要改变的人,可以是自己或者他人,列出能代表他们的五个词,然后挑出最典型的一个标签,来观察和撕掉它。

2、奇迹提问

回答几个问题:

你是怎么发现她的标签消失了呢?

她具体做了哪件事,让你觉得她跟以往不同了?

她的表现有哪部分是好的?

比如有一天发现同事的“坏脾气”消失了,因为你听到她可以温柔地跟别人说话,不随便把情绪发泄给无辜的人。她做得好的地方是,别人说话的时候,她能安静地听对方把话说完,不着急打断和否定。

3、具体描述

贴标签的时候,把标签替换成具体的描述。

比如把“他脾气不太好”,替换成“他和同事说话时很急躁、声音很大”,进而优化成“他和某些同事说话时,会着急,声音很大”,再优化成“他在某些情况下,和某些同事说话时,会着急,声音很大。”

这样一来,描述越客观和具体,我们就会从他“哪儿都不好”的对立中,走向“只是在某些事情上做得不好”的清醒里,两人的互动也有了更具体的发力点:我真正想让他改变的其实是具体的某一个行为。

4、例外观察

把例外情况当成撕开标签的小小切口,看上去它只是改变了你一时的看法,却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改变你跟这个人的互动方式,甚至是对这个人的印象。

比如作者崔璀讲述自己刚入职做编辑时,被“不友好”的作者百般挑剔,但有一次当她把对方的一个章节题目换成了更生动的词语,对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于是她试着做更多同样的改动,随后他们之间的互动就多了起来。标签松动了,她对对方的态度转变了,行动也有了提升,形成了更良好的互动。

“例外观察”就是让我们在每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中都有办法找到特例。只要找到特例,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在我看来,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困扰,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太轻易给跟自己交往互动的人贴上标签,束缚住了思维,遮挡了视线,从而导致我们看不到背后的真实情况。

如果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积极地去探寻另一面,也许就能撕开标签,改变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和他人形成更良好的互动关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