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主動”習慣 --學習筆記

積極主動不僅是一種行爲方式,也是對人生負責任的態度。

積極主動的人能理性慎重地思考,根據價值觀選擇對外界刺激的迴應方式。


今天看到的新觀點挺有意思。在積極主動的人看來,愛是動作;而消極被動的人則認爲愛是一種感覺,不愛了就想放棄,任由感覺左右行爲其實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積極主動的人會用行動來表現愛,會無私付出,不求回報。

從語言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積極主動。

從他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那些事情上,也能大致判斷他是否積極主動。

關注圈內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則超出個人能力範圍。那些可以被掌控的事物,可以被圈成一個“影響圈”。

積極主動的人,專注於“影響圈”,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並且不斷擴大。

而消極被動的人則專注於“關注圈”,緊盯他人弱點、環境問題等,結果是他們越來越怨天尤人,把任何問題都歸咎於他人或者外部環境,爲自己的消極行爲找藉口。這樣的後果是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影響圈越來越小。


就拿現在上海的疫情來說,大環境不好。消極被動的人就會緊盯着蔬菜短缺配送運力不足、封不封城、上海精準防控失效等這些問題說事,尤其是微博評論區裏的“鍵盤俠”,批判和抱怨聲不斷;而積極主動的人則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比如配合小區做好封控期間的個人防護,居家管控期間多讀書或者鍛鍊廚藝等,其實都是積極主動的表現,其實就是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圈”。


遇到問題時,如果我們能在影響圈上下功夫,關注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就能獲得改變自己的正能量。思維方式很重要。

積極的做法是“由內而外”地改變,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爲,讓自己更加有能量,有創造力,從而再影響他人,改變關係和環境。


✍行動建議

在我和我媽的日常拌嘴中(經常受挫的事),應用“積極主動”的習慣。在刺激和迴應之間,想想我能掌控的是什麼,我可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什麼,我可以從自身做哪些改變。

不要把自己當受害者,把自由選擇的權利握在自己手中。


對的,積極主動的原則和成長型思維方式都是類似的,強調事情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的。


積極主動有兩個表現:

首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其次,採取行動。


✍我的應用:

本週我面臨的挑戰。

挑戰:和媽媽爭執

圈子:影響圈

迴應:吐槽抱怨,逃避

爲了變得積極主動,擴大影響圈,我可以怎樣迴應?


在迴應之前,理性地思考,我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引發情緒和爭執,我應該誠心地瞭解和聆聽我媽的聲音,認可她的情緒和需求,在此基礎上再表達我的需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