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17:孔子为什么说“普通话”

《论语·述而第七》17:孔子为什么说“普通话”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对个体的人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对群体的人而言,语言是文化与思想的载体。因此,不掌握相应的语言,也就无法理解相应的思维成果——思想,无法真正体悟相应的文化。遗憾的是,人生有涯,一个人很难真正掌握所有的语言。所以,最聪明的,也是最保守的做法是掌握相应时代的主流语言。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相当于中国的东方小国。生于斯,长于斯,孔子当然习惯成自然的掌握鲁国的语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主流语言是雅言,也叫正言,也就是西周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鲁国人说西周话,和今天的山东人说普通话差不多。两种话虽然都属于北方方言,但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尤其是鲁语相当于土语,雅言相当于官话。土语遭遇官话,或多或少有些土气,官话遭遇土语,则难免显得不够亲切。

所以“子所雅言”才会被收进《论语》,毕竟,在众人看来,这是一件新奇的事儿。孔子是坚持讲雅言的,特别是在他诵诗读书的时候,在他执行礼事的时候,一定是讲雅言的。

孔子为什么要坚持说“普通话”——雅言?

一、入戏

孔子自述一生“述而不作”,潜心研究学问。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可不是今天这种信息爆炸时代的感觉。那个时候,读的是竹简书。书还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不是贵族,是很难真正接触到书的。孔子作为没落贵族,试图凭借教育的力量,将学问散入寻常百姓家。用他自己的话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有人潜心求学,“我”从没有不与教诲的。

正因为如此,孔子为教而学,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孔子的一生,也可以称作是教、学的一生。正因为如此,他老人家才被尊为“万世师表”。

春秋时期,孔子所能猎读的书,全部出自皇家、贵族之手,这个时期,算是周朝末期。也就是说孔子所读之书,所研究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周朝皇家所搜集保留的。读这些书时,不用雅言,便显得不够真切,不够投入。这一时期,所执之礼,大部出自周公,严格来讲应该叫做周礼,不用雅言,是难以淋漓尽致的表达其中意蕴的。

前几年,学英语的人都知道有个叫李阳的,他所主张的李阳疯狂英语,倡导像情绪夸张的西方人那样夸张的读英语、用英语。这种做法,原理和孔子用雅言入戏于“诗书执礼”实出一辙。

二、出戏

一切精通的意义全在于运用。

长期诵读《诗》,研读《尚书》的孔子,久而久之,自然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雅言。甚至达到了托口而出、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在诵诗读书的时候,在执行礼事的时候,孔子没有不使用雅言的。完全到了自然而然的程度,全然不需要刻意而为。

孔子所信奉的“述而不作”,实际上为他后来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知道若不进入传统,则无法添加新物。若没有对雅言所承载文化传统的深度研究,也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精神。

三、化一

实际上,孔子坚持“雅言”,还有一个潜在的作用。我们看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先做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的工作。没有“书同文,车同轨”,便不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相应的组织效能。孔子坚持“雅言”,实际上也是在文化层面,营造化一之境。唯有如此,才能让人与人之间交流起来更顺畅。也唯有如此,思想的交流和沟通才会变得无障碍。

天下的道是相通的,两百多年后,秦国之所以统一六国,完成华夏民族的首个大一统,使得中国在基因深处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客观来讲,孔子在坚持“雅言”方面的探索,或多或少是有些影响的。鲁国人可以说普通话——雅言,特别是鲁国的圣人孔子都坚持说普通话——雅言,还有什么人不可以说呢?

孔子的本意和初心也许不是为了后来的一统,但他坚持雅言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语言本身的化一,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文化领域,给出了一个化一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