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季 256|假我在天地,真身乃长久

假我在天地,真身乃长久

《道德经》第七章开篇即为:天长地久。接下来,又讲到天长地久的原因: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在生活中,“天长地久”这个词语用的最多的是新人结婚时,常常包含在门两侧的对联中,或者横批直接为“天长地久”。也就是说,“天长地久”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新人结婚包含着爱情的天长地久,也包含着在天地间携手一生的天长地久,总之,天长地久是人人梦寐以求的,比如说:人人想求得长生不老。生命虽然有限,但是精神可以永存,正如魏老师所讲的“真身”与“假身”,初听,有些模糊,到底什么是真身,什么是假身,很难理解。在读过《吕祖注解道德经》后,方才有所悟,吕祖言:“先外我之假身,而存我之真形。”假身,为形而下的概念,就是天地间形形色色的人,五官不同,性格迥异,各有各的特点。真身,形而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永久的精神核心品质,看不见,摸不着,但的确存在。

西方哲学中有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我究竟是谁呢?我们,可以是张三,可以是李四,甚至有地位高低的区分,但那只不过是假身而已,天地借一肉身让你成为你,他成为他,而实际那个看不见的“真我”到底是谁?恐怕很多人没有机缘得知。人们常说人死了就不存在了,但老子也说“死而不亡”,那么不亡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人的真身了,天地派遣一副皮囊在人世间做事,当这副皮囊不在了,假身即死,真身存,存在哪里,目前科学无法解释。

人能常讲“天长地久”,那么天地如何获得长久,是为“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生,就不消耗天地的精华,是无私。熊厚音解释:天地的存在从来都不考虑为自己而生存,无私的事物他们自有公道开弥合与滋养所以他们能长生。如《道德经》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地间一切都有法则,圣人效法天地,天地不自生,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亦无容心而抱全真。天地圣人都以无私成私,人心合天地,吕祖言:天地以清虚之气运转,圣人以清虚之气而运动。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也就是说,从不考虑自己,总是先考虑别人,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道理。《道德经》告诉人们“无为”,无为并不是如如不动,而是做这些事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做之前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得失,如人走路一样自然,而不考虑先迈出左脚还是右脚,或者说做一件事前,要找先考虑自己的得失。“无为”是无意识而为之,所以圣人先其身,而常人也是做事之前先要谋划得失,行动之前总要考虑一番,而圣人是不管后果的。

“外其身”是人在身体之外还有一个自己,那就是“真我”了,如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即天长地久。

在平时,忙碌的工作几乎让人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但在内心,我则根本忙不起来,还十分悠闲自在。心是心,事是事,拎得起,分得清,事不影响心,心也不干扰事。在我看来,那个忙碌的也许是我的假身,而我的真身正在逍遥自在呢。那什么是真假呢?就我个人来说,真我就是“做一辈子教育,推广一辈子传统文化”,较为长久,甚至一辈子两辈子,而假我则是“读书与写作”,今天写这篇文章,明天读那本书,是长久中的一段时光。所以,“假我”是“真我”中的一个阶段,也许这辈子以这副皮囊现世,下辈子又以另一幅皮囊存在,总之,与天地同在的应该是那个“真我”。

人世间,“假我”要为“真我”服务,怎么服务呢?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人要修行自己,积阴德,行善事,最终才能合为一体,如吕祖所言:其真乃成。

注:对于真我与假我的理解还比较浅薄,目前只能达到这个程度,寥以记录,以便日后跟进。

2020年12月11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