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泳講透《茶疏》27:泡茶時茶水比例的衡量

原文:

秤量

茶注宜小,不宜甚大。小則香氣氤氳(yīn  yūn),大則易散漫。

大約及半升,是爲適可。

獨自斟酌,愈小愈佳。

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餘以是增減。


江泳解讀:

衡量

        茶壺要小,不適宜太大。小則茶香凝聚濃郁,大則香氣飄散。

        壺的大小,以半升爲適合。

        一個人獨自喝茶,則越小越好。

        能容納半升水的茶壺,量取五分重的茶,其他的按這個比例增減茶葉用量了。


        本篇講的內容有2個方面,一個是茶壺的大小問題,另外一個則是茶水比例的問題。

        茶注的注,本意是指注子,古代的酒具,爲酒壺的俗稱,有蓋、嘴、柄,一般用金屬或陶瓷製成。始於晚唐,盛行於五代至宋元時代。在《水滸傳》裏就多次出現過注子。

        茶注,就是指倒茶泡茶的茶壺。

        泡茶用壺,許次紓推薦用小壺。壺小,茶的香氣不容易飄散,會聚集在一起。如果壺太大香氣就散掉了。

        多小的壺爲好?容量爲半升的爲好。升,是容積單位,明代的1升相當於1000毫升,半升就是500毫升。如果是一個人用的還可以小一點,現在的一些宜興的紫砂壺,小的容量也就200-300毫升左右,就比較小巧適合一個人獨飲了。

        關於茶水的比例,許次紓介紹的是半升的水,配5分的茶。

        5分的茶是多少呢?

        分,是古代用來計量的單位。古代量制多次變革,到了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明清推行16進制,即1斤=16兩 =160錢。在中藥計量時,爲了處方和配藥方便,現在一般都按以下近似值計算:一兩(16進制)=30g;一錢=3g;一分=0.3g;所以5分=1.5g。

        也就是說,許次紓說的明代茶水比例:500毫升的水,配1.5克的茶。

        關於茶水的比例,古人多有研究。

        唐代的陸羽在《茶經》裏提到一個工具:則,……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陸羽說的茶葉投放標準,煮水一升(依據日本學着青木正兒考證,唐代一升約等於現在的0.54公斤),要放一寸見方的茶匙的茶末。在這個標準上,根據口感的濃淡變化進行增減。

        方寸匕,是古代取藥的器具,一方寸匕約等於2.74毫升,盛草木藥末爲1克左右。也就是說《茶經》所講的煮茶茶水的比例是,1斤(500毫升)左右的水,放1克左右的茶末。

        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明代的茶水比例與唐代的近似了。

        現代沖泡綠茶,一般名優綠茶的茶水比例爲1:50,也就是1克茶配50毫升的水。如果是口感比較濃郁的茶,則爲1克茶配80-100毫升的水,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口味進行增減了。


下一篇解讀:湯候

未經過本人同意,請勿複製粘貼傳播!

❤ zjy000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