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的【模仿】究竟算不算創新?

服飾是對經濟有着重大影響的全球產業,對很多人來講也是一種全球藝術形式。儘管時尚界規模與文化影響力均甚大,但是其創新方面的研究並不多,而時尚界充滿了意義深遠且引人深思的特色。其中最讓人意外的就是複製對於創新的矛盾效果。

複製在時尚界有兩大出人意料的效果,均使複製成爲創新的重要搭檔,而不是障礙。我們把第一大效果稱爲誘導性衰退。新的服飾設計首先在一小部分時尚追隨者間流行,隨後被較大規模的顧客羣體所接受。隨着這些設計被複制抄襲並在市場中廣爲流行,其對最初的一批消費羣體便失去了吸引力。而且一項設計在攀上流行巔峯後便迅速走向沒落,於是時尚界便用新的設計取而代之。

這是最常見的時尚週期。一項設計會經歷亮相、推廣、衰退和落幕。複製在這一週期中起到加速作用,促使對時尚有着敏銳觸覺的人更快地摒棄已有的設計並尋求新設計,這便激勵着設計師不斷創新。總之,設計師一直致力於創造更新更具吸引力的設計來替換在市場中氾濫的舊作,因此,複製對創新起到了激勵作用。

第二大效果是定位。時尚受趨勢所制約,而趨勢則由複製成就。趨勢向客戶傳達了重要的信息:告訴我們時下最流行的着裝要點。趨勢也讓設計師和製造商更便捷地獲知將會大賣的產品,然後做出相應的設計。簡言之,趨勢是一種協調機制,協調大衆的時尚走向,促成潮流的產生,見證其沒落,並最終被新的趨勢代替。

這兩大效果解釋了我們所謂的盜版悖論。在時尚界,複製對創新有利而不是有弊。盜版悖論是時尚界最根本的特性,它強有力地解釋了時尚界爲何在複製如此氾濫的情況下依然生機勃發。當然,時尚界的創新範圍受客觀因素所限——服飾必須依據人體特點設計。  儘管如此,每一季甚至每一週都會有大量新作湧現。複製的這種看似矛盾的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種程度的創新——及商業成就——是可以做到的:複製通過過度擴散原創設計的方式加速了新設計的產生。

當然,我們並不是在強調時尚存在着週期性,這一現象早在莎士比亞時期便爲人所知了。  我們所強調的是:這種週期在自由且合法複製的環境中相對更短。這一結論在時尚界的適用源於服飾的一大重要特點:時尚消費是一種公衆行爲,而非私下行爲。衆人能從別人的穿着打扮中看出其想傳達的訊息。那些新設計的早期追捧者希望別人看出其是與衆不同的人、是時尚先驅,而有些人(這些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則會選擇已被普遍接受不會引起過分關注的服飾。正因爲時尚先驅與普通追隨者的並存,複製加速了流行元素的變化——而這在競爭市場的經濟體中,就促使企業家必須不斷尋求新穎的設計,從而促成了更快更多的創新。

盜版悖論的基本動態對於理解時尚界如何在抄襲氾濫的環境下長盛不衰至關重要。不過,其意義不僅侷限於此,潮流與時尚並非服飾界的專屬,它在其他具有社會化本質且可爲大衆所見的行業中均存在着——即外向型且具表現力的消費行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