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和權威一樣麼?

凡是有集體活動發生的地方,必有領導行爲相伴而來,否則人們很難被有效地組織起來。我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有類似的經歷,哪怕是拍一張集體照,一堆孩子中總得有人站出來維持秩序,否則隊伍永遠也排不齊。實際上,領導是一種心理需要,而被領導、跟着走也是一種心理需要,否則就不會有從衆心理一說。

有對猴羣的研究表明,猴王的血清素濃度普遍高於猴羣的平均水平。在人類組織中想做這樣的實驗,顯然很不現實。不過,的確有許多企業家,從小就是孩子王。而創業成功者也需要有過人的精力和心理承受力,這在許多關於領導特質理論的研究中都一再被證實過了。

對於企業而言,組織秩序的建立必須有賴於領導力,同時也需要建立權力體系。在正式的職級體系中,職位越高,權力越大,掌握的資源越多。權力體現爲一種position power,即職位權力,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創始人通常天然地處於職位等級的最上方,擁有對下的命令權、問責權、獎懲權等,當然,責任也最大。這是自上而下地看問題。

自下而上地看,職位只能保障你擁有權力,但並不足以讓下屬服氣,下屬同樣有權利選擇是否認可你的領導權威。這種權威性可能來自資歷、能力、業績等諸多方面,但都與職位無關,而只與人本身有關。

真正的領導力必須建立在權威的基礎上,而不僅是擁有權力。歸根結底,領導力是一種personal power(與人相關的權力),而不是position power(與職位相關的權力)。

換言之,評判一位領導者是否具有領導力,其標準只能來自被領導者,其標準也只能來自他們的內心。也就是說,職位不等於領導力:不是說你身居高位,人們就必須服從於你;不是說你身居高位,你就能掌控一切;不是說你成爲領導之後,就可以無拘無束。職位是被授予的,但真正爲你贏得尊重的是你的行爲。

越是在知識分子扎堆、創意人才聚集的組織裏,權力本身的控制力就越弱。這注定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就像在曾經羣星雲集的央視新聞評論部,許多人對陳虻格外服氣,不是因爲他作爲副主任的身份,而是因爲他的水平。如敬一丹所說,她不是把陳虻看成領導,更重要的是,“他是我們的‘業務領袖’”。在未來的組織裏,這類評價一定不再是一種奢侈品,而只會成爲一種必需品。

許多時候,組織秩序確立不起來的根本原因在於,管理者的領導權威不被確認,即便擁有權力,但下屬並不認可其管理合法性。此時,如果身居高位者依然摸不清自己的斤兩,試圖端起來,那麼相互折磨便開始了。當然,被領導者也可以選擇行使自己的權利,包括罷工、怠工、彈劾上級,或直接離開組織。

孔子在《周易·繫辭下》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始終可以作爲對身居高位者的一種提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