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玄:薄明之森》記錄:幽玄的最終理解

《幽玄:薄明之森》

——大西克禮 著

王 向 遠  譯


美不在於物體,而在於物體與物體間創造的陰翳明暗。

幽是隱微,玄是深遠玄妙的黑。

幽玄源自老莊思想與佛法,原指枯淡之心的深處境地。

經過日本中世歌僧的開悟,形而上的幽玄哲思結合了神道之美,逐漸化爲在陰暗中追求美的美感。美從捕捉當下的物哀,走入停止變化、不生不減的幽玄。

日本的幽玄美學

幽玄美的代表意象是秋天氤氳的薄明山林。

朦朧寂靜是美,幽玄化爲日本和室的陰翳一角,與空間中的永恆閒寂。

引進陰影,在昏暗中擁有靜謐,幽玄是在黑暗中必然誕生的日本美學。

讀大西克禮這套叢書的過程中,我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我是來了解何爲“物哀”“幽玄”“侘寂”這三種美學的,想知道的是它們本質上的美以及如何達到這種美的境界,爲什麼作者你要從歷史源頭開始一步步地介紹它們的發展呢?直接把三種美學的境界告訴讀者不好嗎?

這種想法現在看來太過急功近利。只想着趕快得到“美學境界”這一結果,對這份“果”是如何結出來的卻“毫不上心”。這就類似於看到一棵果樹,急於擷取它的果實,卻不去管這樹是什麼品種,以爲吞下果實就算了解它了。殊不知,“樹”和“果”本身便是一體的,雖然沒有“果”就少有人去在意“樹”,但沒有“樹”也就不會有“果”的存在。“幽玄”也是這樣。只有瞭解這一美學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我們纔會真正達到那種境界。

日本歌學史上,並沒有精確說明幽玄的“概念性語言”。雖然一些和歌的確表現出了幽玄這一美學在價值和形式上的整體概念,但只是“明確部分意義”的我們,往往會產生“對這個概念的誤解和扭曲”。這就是大西克禮撰寫本書的目的。現在我們對幽玄的瞭解,也算到了最後一步。

言歸正傳。大西克禮在最後分析幽玄時,列舉了以下三個視點:

第一,“幽玄”作爲一種概念而非“美學意義”上的一般意義,也就是產自老莊哲學與禪宗思想的那一方面。

第二,“幽玄”作爲美學意義上的概念。日本中世紀的歌論或和歌判詞中提到的“幽玄”往往是這一方面。

第三,綜合以上視點的所謂“價值美學”的視點。

這三個視點可以這樣簡單理解——第一個是一般性的幽玄概念,第二個是心理學上的幽玄美學,第三個是幽玄的美學價值。按照儒家的“正名”學說,“幽玄的美學價值”也就是“幽玄美學”之所以爲“幽玄美學”的“實”之所在。

三個視點,延伸出“幽玄”的七層意義。

第一層,簡單理解爲“幽玄”就是掩藏、遮蔽,不顯露、不明確、收攏於內部。這些都是構成幽玄最重要的的元素。在此基礎上,延伸出的第二層意義,即是微暗、朦朧、薄明,並不會讓人像對普遍認知的黑暗一樣產生不安的恐懼。站在露骨、直接、尖銳的對立面的幽玄,具有溫柔、委婉、和緩的性質,以及從不追根究底的大氣和優雅。

第三層意義是伴隨微暗、隱蔽所產生的寂靜。像鴨長明一樣,面對無聲的秋日夕陽,不由自主地潸然淚下。第四層意義是深遠。不僅是時間、空間上的,還帶有精神層面的深遠。如歌論中常提到的“心深”和定家的“有心”,也是正徹、心敬等人強調的幽玄的代表性意涵。

第五層意義是充實相。可以理解爲“一葉知秋”這種通過細小局部而理解到龐大世界的哲學意義上的概念。放到美學上來說,就是與簡短形式相比內容的豐厚性。例如,“詞少而心深”,把歌人理解爲一個世界的話,通過他創作出的“樹葉”,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整個世界內在所表達的東西。

第六層意義是幽玄所具有的神祕性或超自然性。這是它作爲宗教或哲學延伸出的美學產物而必有的意義。這種神祕感來自遮蔽,歌人對世界的遮蔽,與自然感情融合後,成爲一種深厚的宇宙性感情。“以最純粹的方式表達人類靈魂與自然萬物深深結合後,那剎那間所產生的美的深刻感受。”正如西行面對秋鳥離澤產生出了物哀、鴨長明遙望秋日夕陽莫名潸然落淚的感傷,都是幽玄神祕性的體現。

第七層意義是幽玄的不合邏輯、不可言說。哲學意義上來講,加以我個人的解釋,即爲“一切不可觀、不可言、不可思、不可想、超脫真實或虛幻之外之非存在 ,皆爲虛無。”這就帶有濃厚的虛無主義色彩。不過幽玄既產生於老莊思想,那帶些虛無主義傾向也是很正常的事。轉換到美學層面的解釋,就成了難以用言語表達的不可思議的美。這種美不可言說卻隱約可以感受,這就與虛無不同,是哲學和美學層面的不同。

雖然我們一直在通過自然科學的手段去探究世界的本質,但作爲美學、作爲藝術,卻可以直接觸碰到那層本質的面紗,然後藉由藝術家超脫於世的才華,人類甚至可以直接將這層本質表達出來,這是我們作爲靈性生命,最寶貴的才能。

大西克禮通過上述七層意義,得出“幽玄美學概念”最核心的意義,即“深度”,通過隱蔽之物所見到的世界深度。美學上的深度,總是會與心或精神相通,這便會受到非美學的、道德上的誤導。談論“世界美”的時候不談“人類的道德約定”,這點在美學研究上往往不被大衆理解,但卻是很必要的。下面我們不以人類道德的主觀視角探討,而是結合“對於美本身存在方式的解釋”來講一下幽玄的核心意義,即最終理解。

幽玄美學核心意義的深度,來自崇高的美中的“幽暗性”,即“隱蔽”。將存在本身的象徵,藉由美學手段,投射到鮮爲人知的“陰翳”上。陰翳的對象與我合二爲一,從“個”向“全”的 演變,便是幽玄美學體驗的特殊樣貌。而陰翳之所以存在,是因爲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的視角都不是全面的。至少,人無法以貓的眼睛看貓,以水的眼睛看水,以天的眼睛看天。這便是生命存在的侷限性。所以藝術創作,迫切需要試着以多樣的視角看世界,這也是在大多數人眼裏,藝術家和瘋子沒什麼兩樣的原因。

幽玄,幽玄之歌,也可以稱爲是我們的心在美學體驗的剎那,與整個“存在”結合的一種感觸。

對“幽玄美學”的探討就到這裏,我們“侘寂”再會。

下面記錄一些包含幽玄意義的和歌:

黃昏野原秋風沁,鵪鶉不見深草裏。——藤原俊成

龍田山上樹葉稀,山林深處聽鹿鳴。——《愚祕抄》(假借定家之名的僞書)

鶉啼真野入江處,浪吹尾花搖秋夕。——源俊賴

黃昏門前稻葉搖,秋風吹過蘆屋旁。

風吹鳴海潟,引千鳥相思,遠流海上鳴。——藤原秀能

山中秋霧重,不見遠方衣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