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社:課堂中出現突發情況爲何令老師頭疼

我的課上學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正如我在語文教研活動提到:不管我講的如何投入,總會用眼睛打量一下學生的狀態,一旦學生舉手提問,我馬上停下來去解決學生的困惑。不管這個問題是否與課程有關,我都會鼓勵他們這樣去做。

一些同事在解決同類事件時,總喜歡用教師特有的威嚴去壓制,老師看似拉回了教學主線,重新奪回了課堂的控制權,但長期以往師生之間的關係很容易變得中庸、變得壓抑。我始終認爲與學生刻意處於對立面,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大忌。

雖然在過去的很多年間,這種方法屢試不爽,但似乎從來沒有人關注到學生的心理變化。我上小學時曾遭遇過新老師的過分處罰,雖然我的成績提高了,但從此我也與那位老師形同陌路。

教育的本質,不是以成績爲主的優劣區別,而是不管生活多麼糟糕,始終以溫柔、善良相待。曾經因爲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一昧地去追求成績,最後雖然交出了全校中高年級最高的平均分,可是依然改變不了別人先入爲主的印象。

我們爲何要爲別人而活?教師所面對的是學生,我們要爲學生的未來把好關,而不是以他們的“優異”表現去謀取更多的利益。

三年級的課本我是第三年接觸,當再一次看到“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這句話時,我恍然明白原來要讓學生成爲什麼樣的人,師者先得德才兼備、身體力行。

我從不認爲課堂上的疑問,是對老師權威的否決,相反如果一節課學生沒有任何問題,纔是這節課最大的失敗。我一直不太喜歡站在講臺上,因爲深知自己也是普通人,依然有很多不太明白懂的地方,不值得他們每天去仰視、去膜拜。

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不受限制地提問,這本身就考驗着老師對於課堂的包容與探索、對於他們的尊重與理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我們只是課堂的引導者,所有的教育活動都是要圍繞他們的心路歷程來展開。

儘管他們提的一些問題,我也回答的不夠全面,但其實學生想要的答案,未必就是專業方面的解讀,他們也許只是單純地好奇,只需要我們講得好玩一點,或者乾脆交給學生,讓他們彼此交流生成一個更有趣的見解,這樣才能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除了學生自主提問,我們在上課的時候也有指名回答的環節,也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不管成績好不好、表現棒不棒,要敢於給予他們這樣的機會。

很難想象三年級課文中《掌聲》,能夠給那個小女孩帶來如此巨大的改變。我們不能帶着偏見去衡量學生,他們有時候的表現超乎所有人的意外。我們班有一位學習不太好的學生,有好幾次回答比班級其他同學都要出色。

在我眼中,所有的學生都一樣。我不會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相反時常因爲他們考得不好被我責罰而感到深深地自責。教育是人的藝術,基於信任與包容而事半功倍,基於理解與鼓勵而欣喜連連。

每個人的天性不同,要順從其發展規律,然後在我們的幫助下得到更快、更好地提升。千萬不能反其道而行,這樣學生將會對學習變得興趣缺乏。讓學習成爲富有樂趣且享受的過程,而不是成爲應付了事的負擔,這是我們要應該格外注意的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