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只当“做题家”,中国学生缺一堂“成功学”课

“志当存高远”是古训,鼓励人们立志成就大的事业,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今,“内卷”似乎成了一个全社会躲不过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国内中产家庭来说,在教育“内卷”的背景之下,大部分学生的“志当存高远”似乎就被简化成了考上“北清”或是985、211。

至于考上以后干啥呢?似乎没有想过。近年来知名高校清退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事件时有所闻,而名校硕士应聘小学教师、数以万计的硕士毕业生甘当外卖骑手这类新闻更是让正在“鸡娃”的中产父母徒增焦虑。

看起来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似乎仍然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高考为龙,考后成虫”的落差?

而加拿大教育界却在借助社会力量帮助中小学生思考人生的目标: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作为志愿者,我最近给加拿大的8年级学生上了一节“成功学”课,将自己从通信工程师到销售经理,再从消费品行业的财务分析到银行的战略管理的职业生涯与经历跟中学生分享,帮他们认识到人生目标的多种可能性。

我深感中国也缺一堂这样的“成功学”课,帮助中小学生思考人生的目标: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1. 人生目标可大可小,不必相同

我家小姑娘刚上一年级,对未来的思考还停留在童言无忌的阶段。

有时候她会跟我们说:“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en I grow up(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有时候又会说:“当老师很累,要管那么多孩子,我不想当老师了。”

在她说她想当老师的时候我们会适时加以引导:“你知道怎么才能当老师吗?”

“Do they need to learn?(他们要学吗?)”

“是的,”我跟她说:“你自己先要学得很好才能去教别人,对吗?”

“我要先上high school(高中)吗?”

“是啊,上完高中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还要去念Teacher's College(师范学院)才能当老师。”我跟她解释。与国内不同,加拿大的师范学院需要本科毕业以后才能读,虽然名为“学院”其实是研究生学历。

跟我家小姑娘的对话虽然不能照搬到8年级的课堂,但道理其实是一以贯之的。

我分享的 “成功学Economics for Success”课程是由一家非盈利组织设计的。这家组织旨在帮助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之外得到一些切合社会实际的经济、理财、就业等知识。课程多种多样,针对3年级到12年级的孩子都有适合其年龄的内容。

这门“成功学”90分钟的课程分为“选择你的冒险征程”、“找到平衡点”、“成功的策略”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你的冒险征程”讲的是如何设立目标,以及未来人生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什么是目标?答案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通过一系列努力可以实现,否则只能是空想。

这门课为孩子们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目标“金字塔”。课堂上,我让每个孩子在金字塔的顶端写一个属于自己的远期目标,可以是任何愿望。接下来,他们需要思考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什么,怎样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最后,金字塔的底部是日常行为,为了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打造通往自己目标的道路,具体到每一天应该怎样做。

8年级其实是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既对未来懵懵懂懂,又开始对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每个孩子在金字塔的顶端写一个属于自己的远期目标,可以是任何愿望。他们需要思考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什么,怎样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金字塔的底部是日常行为,为了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打造通往自己目标的道路,具体到每一天应该怎样做

这个班上的学生倒是有许多不同的想法,真正是不拘一格。一位女生说,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侦探,因为她父亲就是一名执法者。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她需要加强逻辑训练、学好科学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魄。

另一名女生告诉我,她最近开通了YouTube频道成了一名视频博主,她的目标是获取10万粉丝。她对自己的目标也有规划,第一步是要通过不断尝试找到自己视频号的定位,选择既能吸引观众自己又擅长的拍摄领域。

我想了想,换成是初二初三时的我自己,大概率会在目标一栏填写考上重点高中,而对于课业之外的事情恐怕并没有太多考虑。

谈过了目标,还要谈现实。正如那个想要有10万粉丝的学生所说,实现目标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与他人需求之间的结合点。那么,谈现实首先就要谈兴趣。什么样的兴趣适合从事什么工作?向初中生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职业。

课本上有一张图,上面密密麻麻杂乱无章地写着许多词汇,学生要做的是在这张图上圈出他们感兴趣的词。接下来,我向他们展示,不同的词汇其实对应着不同的职业领域。比如,“好奇”、“解决问题”、“创新”、“耐心”、“团队”等词汇对应的科技领域的工作。而对“儿童”、“帮助”、“解释”这样的词感兴趣的人则很可能适合教育培训。

设立了目标,也了解了自己可能对哪些工作感兴趣,还要看看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加拿大高等教育的不同选择。

在加拿大,大学、大专学院、学徒式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三种不同类型,学习时间长短有别,获得的学历证明不同,可以从事的工作也不同。

在国内,学生、家长和老师普遍追求考取能考得上的最好的学府,却很少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而这堂课却是让学生理解每种教育形式都有其利弊,引导他们思考哪种教育方式最适合自己的情况。

讲到这里,我给学生们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同事的儿子前些年考上了多伦多大学,学习非常热门的游戏设计专业。多伦多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大学,在加拿大的地位类似北大清华之在中国。可是,一个学期之后,这位学霸断然决定退学,转入一间只发大专文凭的社区学院,因为他发现社区学院的教学内容更接地气,更适合他近期职业发展的需要。

儿子从多大退学的决定并没有让我的同事感到尴尬,相反,她为儿子能够通过独立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感到欣慰。

我反过来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大学教育的意义。我本科学习的是理工科专业,毕业后当过研发工程师,后来转做销售,然后重返学校进入商学院,之后转行进入银行从事市场、战略方面的工作。

我自己的体会是大学教育可以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大学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技能,更是视野、眼界和思维方式。

之所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给出生活中的实例,我也是希望让孩子们看到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许多可能性,人生没有唯一的最优解,他们的未来在等待着他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2.理财游戏让孩子们认清现实

课程第二部分“找到平衡点”其实是帮学生们了解最基本的理财观念——收支平衡。学生需要独立制作一张“开支表”。

8年级的学生大概十三四岁,我让他们试着想象十年之后的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走上社会了。那时候已经独立生活的他们需要每天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呢?

课本提供了一个模板,每个学生可以对照模板的提示逐项思考自己的日常花销。住房要花多少钱?水电电视上网要多少钱?交通要多少钱?吃饭要多少钱?买衣服多少钱?娱乐多少钱?

8年级的孩子还跟父母住在一起,多数人并没有持家理财的经验,这个课堂练习让他们可以见识到生活真实的一面。

对于每一项花销,教材中都给出了几个选项。比如交通,如果贷款买一辆新车,每月还款、汽油、保险、维护大约在$695~$1,060之间,经济型的小车便宜一点,大些的车自然更贵。第二个选项是如果已经有一辆车了,不必付车贷,但养车和开车的其它费用仍然少不了,一个月也得$500~$610。如果选择使用公共交通,费用则是$80。

这些数字不完全准确,但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其目的是告诉学生日常生活的费用与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有关。当然,大城市和乡村、小城镇的生活成本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做这个练习时我也让学生思考一下10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生活,并对生活成本进行相应的调整。

花了几分钟时间填好10年后的每月开支表格,一个孩子说:“平时真没意识到有这么多事情需要考虑!处处都要花钱!”

另一个孩子问:“现实生活中各种东西是不是比书上的还要贵?”这话立刻引起了讨论,学生们纷纷就自己所知道的租房、购物等价格发表意见,连他们的老师也忍不住插话:“物价真的是越来越贵了。”

要理解现实当然不能只看花销,收支平衡的另外一头也得谈一谈。课本这时候又给出了两个工资收入让学生选择。一份工作是在批萨店做收银员,每月工资$1,591,扣除所得税和养老金、失业保险等项,到手只有$1,163。另一份工作是在律师事务所做助理,工资$3,536,到手$2,585。

两份工作收入差别这么大,还需要选吗?二者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当收银员只要高中文凭,而律师助理需要大专以上。这里要传达的理念是受过高等教育职业选择范围更大。

把开支和收入并列在一起,一个学生惊呼:“我已经选了律师助理的工资,每月结余仍然是负数!”

有这样结果的孩子不止一个。另一个学生说:“看来我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要不要买最新潮的衣服。”她说的是开支表中关于服装一项。教材给出的三个选项是在折扣店买衣服月均花费$50,在普通商店买月均$100,或者买最新款月均$200。

一个简单的游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它至少引导孩子们去了解现实,而不是让自己的目标停留在影视作品、电脑游戏虚拟出来的人人都是高富帅、每个草根都能逆袭这样的幻想当中。

3. 学习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10年以后的收支表让十几岁的孩子对现实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节课最后一个部分则更加现实,并且是从现在开始就可以付诸实践的。

成功的策略”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大,但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社交媒体,二是面试。

十几岁的孩子,社交媒体多半用得比父母更熟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理解社交媒体上的言行可能会对他们的未来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些人年轻时为了耍酷做了辣眼睛的纹身,逐渐成熟以后才意识到带着夸张的纹身满世界转悠会引人侧目,甚至会让他们在职场上吃亏。于是去除纹身成了一个时髦的行业。

而在数码时代,网络上留下的印记却并不都能像纹身一样被抹去。课堂上,我带着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做了一套是非问答题目,让他们理解社交媒体会对今后找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虽然8年级学生多数还没有工作经历,但许多人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做一些兼职工作换取零用钱,比如社区里面送报纸发广告、帮亲戚朋友看小孩获得报酬,都是常见的“工作”。

不论一份工作多么正式或不正式,跟雇主面谈很多时候都是少不了的,所以不论是否亲身经历过,这些孩子对于找工作、面试这样的话题并不完全陌生。

我们的是非判断第一题就是“面试官会在社交媒体上查询你的个人资料”。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有意识要在课堂上给出“标准”答案,所有学生都说“是”。

的确,越来越多的招聘经理会在面试之前通过网络查询候选人的资料,看看有什么简历上没有写的内容。许多人都会注意在LinkedIn这类面向职场的社交媒体上保护自己的形象,但不少人,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往往以为Facebook, Instagram这类更加个人性质、娱乐性质的社交媒体无足轻重,可以任意发布内容。殊不知在所有社交媒体上留下有碍观瞻的照片、非理性的吐槽等等,一旦被发现,都会对申请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讲完这些我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个正面利用社交媒体的例子。我曾经招过一名实习生,一见面,寒暄了两句,他跟我开了一句恰如其分的玩笑,谈到一件只有那所学校的毕业生才会懂得的事。我听了会心一笑,因为我知道他一定在社交媒体上查过我的资料,知道我们是校友,故而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玩笑来拉近与面试官的距离。

讲完课我有些感慨。不要说初中阶段,就是到大学毕业也没有人教过我应该如何找工作、怎样跟面试官谈话。

学校打开大门,公益组织开发课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让中小学生及早接触这些职场中的概念,无疑是有益的,难怪这个部分的名字叫做“成功的策略”。

4. 孩子的“成功学”,可善用家庭社交圈

我身边常有朋友向我咨询孩子上大学该怎样选择学校、专业,知乎上也常有人邀请我回答这类问题。看得多了,我发现一个现象,加拿大的孩子往往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他们的问题经常问得十分具体,而国内的家长和孩子却普遍比较笼统。比如一个加拿大的高中生会跟我说他对某个专业领域感兴趣,希望我谈谈我对那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而国内的学生最常问的问题则是:这个专业“好”吗?这两个学校哪个“好”?

在知乎上看到这类问题我一概视而不见。如果是朋友咨询,我会试探性地把问题缩小,从孩子的兴趣和想法出发。这是因为实在很难定义什么是“好”,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要知道什么适合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所了解,也要对行业、专业有一些基本的认知。无法提出具体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对这两个方面都缺乏思考和理解。

我参与的这项公益活动就是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需求的一种方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课程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源,家长是不是也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呢?

家长的朋友圈这时候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亲戚朋友从事不同的职业,对于不同的行业会有切身的体会。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与成年人对话的机会,有意识地把话题往择业、树立超越高考的目标去引导,这些都会帮助孩子及早了解社会现实,对未来发展机会有一个清醒、理性的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并非来自对于遥不可及的目标的追求,而是来自无法确立合适的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认清现实、树立合符现实的目标,多关注一些分数之外的东西,能够为孩子长远的发展提供方向,也会减轻家长自身的焦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