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型業務to B的運營邏輯

to B運營重點關注用戶拉新、付費轉化、用戶服務這3個模塊什麼是TO B ?提到的3種典型業務類型,從運營角度來看,環節還是這3個環節,但是在邏輯關係上會有一些區別,而從用戶增長的角度看,每個運營模塊對拉新、激活、留存、付費等增長環節的側重點不同;本文我們來談談平臺型業務to B 運營邏輯。

平臺型業務的to B運營邏輯:獲客-服務-獲得收入

平臺型業務我們一般稱之爲S2B2C業務,S指平臺,B指企業端用戶,C指個人端用戶。

  • 對企業端用戶來說,平臺的價值來自於C端的用戶數量和質量。
  • 對個人端用戶來說,平臺的價值來自於B端的服務質量。

平臺型業務的運營邏輯是建立兩端用戶的供應鏈,兩端資源相互吸引
單從B端用戶的運營邏輯來說,可以分爲免費獲客——服務留存——獲得收入這3個環節。

  • 免費獲客:平臺型業務發展初期,由於缺少用戶端資源,對商家的吸引是弱勢的。像電商、團購、外賣等平臺型業務在發展初期都要通過大規模的線上線下推廣,一對一邀請商家入駐平臺。

  • 服務留存:企業用戶入駐平臺後,首先要讓企業用戶學會使用平臺,但對用戶的真正吸引力還是來自於通過平臺資源獲利的結果。

只有能夠賺到錢,商家纔會實現真正的留存和活躍,纔會願意花費人力、精力在平臺的店鋪上,而平臺型業務在服務型環節要做的,就是通過各種運營機制幫助商家賺錢。

  • 獲得收入:當兩端用戶建立的供需關係穩固的時候,平臺的供應鏈基本成型,平臺的收入仍然來自於商家端,但並不是直接向商家收費,而是通過商家收入的抽成,或者像天貓一樣爲商家提供營銷服務來獲得收入。



實踐分析:
平臺型業務,例如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以及團購、外賣、打車軟件等業務類型,對於B端用戶來說,看重的是平臺的資源。

電商平臺的B端用戶主要指入駐的商家,打車軟件的B端用戶指司機端用戶,外賣平臺的B端用戶包括入駐的外賣店鋪和配送員。

我們以滴滴出行的運營邏輯爲例,初期通過出租車公司獲得了第一批車主用戶,驗證市場可行性後,採取補貼策略對C端用戶的打車費用進行補貼,而對C端用戶的補貼目的是爲了增加打車用戶的數量,C端用戶獲得優惠的同時,也刺激了司機端用戶的積極性和活躍度。

滴滴出行在發展期的補貼的費用更多的落入了司機端用戶的口袋裏,這也滿足了企業端用戶的根本需求:賺錢。

通過補貼發展司機端和乘客端的用戶量,當平臺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減少了對C端用戶的補貼,並且在司機的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作爲平臺收入。

那麼司機爲什麼願意讓滴滴抽成,而不離開滴滴呢?主要還是因爲滴滴上有大量的打車用戶,而這些用戶就是滴滴建立和維護司機用戶關係的資源。

同樣的,外賣平臺的運營邏輯也與滴滴相同,而像天貓、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其主要營收來自於商家在平臺上的推廣費用,而商家願意花錢做推廣,主要看重的還是電商平臺的流量資源。

所以,平臺型業務的運營邏輯重心在於通過平臺資源,對商家的激活和留存,從這個角度來說,平臺型業務的C端運營目的,也是爲了更好的激活和留存B端商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