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差生的思维在于“觉醒”

今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第78条“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这一条内容主要讲了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学生,在刚入学时很聪明、活泼,但过了不久就变得少言、胆小和过于守纪律了。教巴甫里克的女教师认为他是思维迟钝的儿童,于是对他跟踪辅导,不让他有喘息的机会。但是事倍功半,巴甫里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迟钝了。但有一次”我“带他去田 野里和树林里玩,巴甫里克好像变 了一个人,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他观察植物和动物的有趣的事情,令我们刮目相看。

女老师始终认为巴甫里克是属于那种智力低下的学困生,必须加大力度辅导,让他一刻也不能偷懒,在她心目中,巴甫里克是属于那种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孩子。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巴甫里克在生物室里观察那些新奇的事物内心激动的心情与”我“诉说后,让”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头脑里的世界是多么丰富而奇特。女教师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巴甫里克不是读书的料,她必须紧紧地抓住这孩子的手,让他多往教科书这条路上走,其实学校有一批这样的所谓”好老师“,他们善意地爱护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抠书本,但他们的这种关心归根到底却适得其反。

巴甫里克从四年级升上五年级后,他脱离了女教师的魔爪,学习生活有了一些快乐,最让他感兴趣的是植物课,他可以在实验中尽情实现自己的设想,他学习果树嫁接技术,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追问、思考,培育出了不用嫁接就能生长的树苗,这个创举让所有人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的生物老师对他给予高度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试验者,是未来的学者,天才的园艺家!巴甫里克上课积极思考,他头脑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有时连老师都解决不了,这正说明巴甫里克对一些事物持批判态度,他要真正弄清楚并朝着真理的方向前进。从这件事情上给予了我们这些教育人很大的启示:巴甫里克这一变化称为”思维的觉醒“。在一些课上,当理论性的概括跟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和不太明显时,这孩子的思想就”觉醒“得慢一些。反之就快。这个孩子的思维觉醒,迅猛的智力发展、对知识兴趣的增强,这一切都是跟那位生物老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

巴甫里克最后一直很优秀,学习上的成绩 一年比一年优秀,中学毕业后,进了农学院,成了一名出色的农艺师。

阅读方法的收获:经过第四次课程直播,王小龙老师解读了知性阅读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习这一条时先一段一段读,边读边写批注,读完这一篇后整体感觉一下,如果看不清整体,那是我们的部分不清晰,需要不断地走进文本,不断地去关联,每一段主要是在讲什么。按郑建业老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的方法,每学完一段概括成一句话,然后连起来,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文中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慢慢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刚开始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是按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去感受、理解的,这就是同化。看到不懂、不理解的地方,我既有的认知结构就需要重新调整,这时我的图式就发生了增长,通过不断地思考、比对,我就完善了自我的图式,这就是顺应,当我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内容概述出来时,我对这篇内容的理解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读书最终的目的是为我所需,为我所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我把读后的感想通过写出来,理论与实践相互编织,这才是真正的知性阅读。

结合实际的感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像巴甫里克这样的学生,他们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可能会让一些老师产生判断上的误差。很多单纯从分数上来衡量为”差生“的学生,其实他们的智力并不差,老师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对话,让他们放下恐惧和担心,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的智力就会彰显出来,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让他们想像的翅膀和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