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如何改變人?這本書給你答案

文/學乃身之寶

郭德綱曾說:“你會說話,我也會說話,爲什麼你要花錢聽我說話?

這說明,相聲演員的“說話”,和普通人的“說話”是不同的,它需要經過專業訓練,系統學習,且能讓人開心。

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一類人,他們的“說話”也需要系統學習,別人想聽也要花錢,更重要的是,聽他們“說話”很可能會變得更好,那就是心理治療師(又稱心理諮詢師)。

說到心理治療師,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感覺是,心理治療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嗎?如果能,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加拿大心理學博士莫妮卡·布里永在《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一書中給了我們答案。

這本書是她根據自己40年的臨牀經驗,以及在神經科學和心理治療領域前沿的調查研究成果基礎上完成的,書中系統、深刻地回答了“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這個複雜而有意義的問題。

那麼,何謂心理治療呢?

權威的解釋來自法國第二十一號法,它是一部修訂《職業法則》及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領域其他立法的法律,它定義並保留了心理治療的實踐以及心理治療師的職銜。

它對心理治療的定義是這樣的:

針對精神障礙、行爲障礙或任何其他引起心理痛苦或困擾的問題的治療,旨在促進來訪者的認知、情感或行爲功能、人際關係體系、人格或健康狀況發生重大的改變。這種治療超出瞭解決常見問題或是僅僅提供建議或支持的範疇。

可見,心理治療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士的治療是不同的,它更側重於那些組織並調節人的精神和心理功能的因素,且是在科學界公認的理論學派(心理治療的主要學派包括人本主義療法、認知行爲療法、系統療法,以及精神分析療法等等)指導下進行的。莫妮卡·布里永博士在書中更多的是用精神分析療法。

今天的文章,我將結合《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這本書來具體說說,來訪者(求助者)是如何在心理治療這個過程中慢慢改變的。

莫妮卡·布里永在書中強調,心理治療中的改變,是一個難以預測的過程,因爲改變是一種動態的、主動和漸進的現象。但改變的軌跡也是存在的,需要心理治療師和來訪者這對組合具有靈活性,在摸索中緩慢前行。

1.改變的分水嶺,從來訪者決定要改變開始

改變的意願,對於改變的實現是至關重要的。

通常情況下,在心理治療開始,即使來訪者已經產生了有意識地去做正確的事情來減少痛苦的想法,但他未必做出改變的決定。

也就是說,雖然很多人被負面情緒困擾着,也知道要做出改變,但很可能改變的意願不夠強烈。

因爲改變的背後有很多不確定性,會讓人恐懼。

比如,一個在關係中感受不到溫暖和愛的人,看到了這段關係的不利影響,也隱約看到結束這段關係的必要性,但又覺得自己離不開這段關係,儘管這段關係會給他帶來痛苦,因爲他害怕關係結束後自己不適應,還需要付出努力去建立新的關係。

可見,當一個人沒有改變的勇氣時,即便承認改變的必要性,也很難真正改變。

這也是莫妮卡·布里永在書中強調“改變的矛盾心理”,而這也會影響到治療的過程。

換句話說,只有來訪者決定要改變後,纔有可能真正改變,這也是改變的分水嶺。

2.改變的三種動力,促進來訪者真正改變

莫妮卡·布里永認爲,雖然心理治療中的改變風雲變幻,但隨着心理治療師和來訪者的關係越來越穩固,來訪者會獲得三種改變的動力:

第一種動力:當來訪者放棄了從理智上理解自己困難的唯一意志,停止主動尋找“爲什麼”和“怎麼做”,以接納的態度傾聽自己內心情感的維度時,這時的來訪者就有了第一種動力,因爲他學會了跟隨自發思想的引領,能夠保證情感思維的流暢性,這樣他就避免了被自己的情緒吞沒。

第二種動力:當來訪者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能全然投身到對自己內心世界的自由探索時,他會覺察到自己困難的不同層面,而這時他在某一時刻會出現一個扳機點,即突然的意識覺醒,這會讓他做出冒險去改變的決定,於是進入改變的第一階段——放棄舊有的行爲和思維方式。

第三種動力:當心理治療師和來訪者共同努力後,這樣的治療關係,能引領來訪者走向那些可以促成改變的關鍵轉折時刻,而這也就成爲最重要的一個動力。

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理解改變的這三種動力:

一位男性來訪者稱自己的上司太過挑剔,讓他難以忍受,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心理治療師在治療的過程中,引導他體會內心那種難受的感覺,而這就是改變的第一種動力,即保證情感思維的流暢性,然後他把自己的上司比作自己的父親,因爲他在童年時就飽受父親的指責,這是他第一次做這樣的聯想,於是他找到了自己煩躁情緒的真正源頭,而這就是改變的第二個動力,即冒險求變。

接下來,心理治療師會繼續引導他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在他恐懼、抗拒、情緒和自我防禦的迷宮中跟隨着他,正是這種不斷的調整、主體間的協調構成了心理治療的關鍵支點,這就是改變的第三個動力,即治療關係。

可見,來訪者真正的改變,是在他和心理治療師構建的治療關係中發生的。

3.主體間關係,是心理治療的主要手段

莫妮卡·布里永說:“心理治療是一個雙人旅程,正是這種主體間的對話使心理治療取得進展,而改變正是源於這種相互影響,同時影響着來訪者和心理治療師。

也就是說,心理治療師的“說話”和來訪者的“說話”成爲“主體間的對話”,最終會促使來訪者“改變”的完成。

那麼,什麼是主體間關係呢?這樣的“主體間對話”是怎麼產生的呢?

主體間關係,或主體間性,可以理解爲,心理治療師通過使用共情技術,完成兩個人互相交流並在不知不覺中相互影響。

其實,在治療過程中,來訪者和心理治療師同時在追求兩個目標,即隱性目標(共同創造和把控他們之間在意識範圍外形成的關係,以便使這場相遇能儘可能發揮效用)和顯性目標(雙方重點關注來訪者的人際關係問題、有害的行爲或態度、負面情緒、干擾思想、記憶、夢境等所有來訪者有意識地表達出來的內容),而這兩個目標的達成,心理治療師起主要作用,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心理治療師“說話”非常重要。

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主體間性”,心理治療師和來訪者對話時做到“我知道你的感覺或想法,我可以猜到你的意圖”(單向主體間性),以及“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感覺到你感覺到了我的感覺”(雙向主體間性)。

可見,這種促使來訪者改變的主體間關係,除了前面說到的來訪者改變的慾望、動力外,還需要心理治療師在理論、技術,以及自我人格上的成熟,包括從來訪者的無意識層面找到其痛苦的根源、制定治療框架的內部邏輯、觸發來訪者主體化過程的情感傾聽等能力。

也就是說,“主體間對話”,是心理治療師和來訪者的互動,又稱“主體間相遇”。

寫在最後:

心理諮詢和治療以促成一個人的改變爲目的,但改變是要一點一點來的,走得越慢,到得反而越快。

《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這本書就是以“每個人都有可塑性,都有變得更好的潛能”作爲出發點,來深度剖析心理治療的本質和精髓的。

另外,莫妮卡·布里永還在書中介紹了很多有關心理治療的內容,比如,從身心醫學的角度,如何看待來訪者身上出現的身體痛苦、心理治療的框架如何制定、心理治療如何終止,以及怎樣成爲心理治療師等等。

總之,無論是心理治療師,還是正在經受痛苦想要尋求幫助的人,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啓發。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