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新生代:一個混跡新媒體三年的創業者自述

因爲工作關係,我接觸了很多新媒體從業者。

自媒體也算是新媒體,很多媒體機構也在做新媒體。但是這裏我所說的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獨立新媒體的圈子。做網絡推廣的,做流量買賣的,廣告主,流量主,搞技術的服務商,一些企業的新媒體主管,統統在這裏匯聚。久而久之,也就是成爲一個新媒體江湖。大部分互聯網從業者或許不會太關注,但是隻要做流量、做社羣、做私域,早晚都會進入這個江湖。

這個圈子裏的很多人,都頗具傳奇色彩。有的人,因爲新媒體從一個小白開始發家致富;有的人,因爲新媒體而走向的嶄新的事業之路;有的人,在走投無路之際因新媒體開啓新的人生;還有的人,拼着身家孤注一擲成就行業大佬。

接觸到多了,聊得也就多了。跟很多人聊過之後,你會發現新媒體跟餐飲、快遞、外賣等行業一樣,也是一個勤行。不管是剛入行的小白,還是已經身家數百萬的大佬,它們都能將那些簡單重複的加粉、增長、轉化做到極致。簡單事情重複做,是這個圈子篤信的座右銘。各種引流、運營、變現的方法大同小異,拼的就是執行力。

最近28推私域視頻號公益培訓也開啓了,我也有幸成爲6組的一個組長。因此,認識了更多更年輕的新媒體人。現在,網絡推廣與新媒體都已經來到私域流量時代,有過很長時間的網絡推廣經歷的我,其實也一直想探討一些問題,比如,與10年前的新媒體與網絡推廣相比,現在行業有是什麼不同?現在的新媒體從業者,在年齡與身份屬性上又有什麼變化?真的有很多問題與想法,想與這些身在一線的從業者交流。

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很多可愛的、有趣的、勵志的、感人的新媒體人,他們的簡單與平凡的經歷,卻又是那麼的積極與向上。所以,王吉偉頻道決定寫一個系列文章叫作“私域流量新生代”,將會採訪多名新媒體從業者,通過自述或者對話,展示他們一段段不同凡響的經歷。以此,讓大家瞭解這個新媒體體江湖,以及認識更多的新生代自媒體人。

這個系列的第一篇,是一個名叫藍松的新媒體人,所經歷的精彩故事。

(以下,“我”即指藍松本人。)

其實我一直很糾結,作爲一個混跡這行兩三年的人來說,不算小白但也不算大佬;收入雖然不高但也不能算少;事業雖然坎坷但整體還算安好。這麼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是時候也把我的“前世今生”好好捋捋了,以明確一下後面的道路。

一、因爲愛看書 我沒考上重點大學

藍松,河南人,90後,小學到初中,讀書不用功,愛看動漫玩遊戲;記憶力比別人好一些,故而成績依然名列前茅。然,上天不會總是眷顧那些不努力的人。天道酬勤,是永遠不變的法則。

到了高中,我又有了新的愛好:看小說。我癡迷於光怪陸離的玄幻魔法;醉心於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武俠仙俠;流連於驚心動魄的歷史軍事;探索在新奇未來的遊戲科幻。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小說,看到酣暢處,我都可以兩天兩夜不睡覺。後因擔心自己猝死,才強迫自己看完一個章節馬上入睡。

愛看雜書的我,成績從全校前100名,掉到了600多名。雖然高三最後也拿出看小說的精神猛學了幾個月,最終還是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去了天津的一所普通大學。

2016年,背上行囊的我沒有惆悵,更多的是興奮。在列車上我看着窗外的景色,隨着火車穿行在湖光山色之間,一瞬間有種巡視自己領地的感覺:看,這就是朕的江山。

二、人生沒有多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大學的生活比較普通,和很多在大學期間就創業的優秀學員相比,我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一些“雜事”。參加科研立項,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參加社團拍拍微電影,學習PS,學學視頻剪輯加字幕,管理社團公衆號等等。現在想想,這也是爲我後來進入新媒體這行奠定了基礎和信心。

複習考研的日子,應該是我大學期間印象最深刻的時光。在立下flag後,每天天剛亮就爬起來,在校內湖畔,讀英語、背政治,記專業知識。白天上完課,晚上去圖書館,從雞鳴破曉到披星戴月。

室友們都驚了:不是吧,你來真的?別裝了,快來一起打LOL。因爲我給自己立下了一個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復旦大學的金融專碩。報考的都是985,211的大神,我去了當炮灰的概率極大。

然,古之立大志者成中志,立中志者成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我知道我很可能考不上,但是按這個標準要求自己,結果總比天天打遊戲強吧!

在此期間,我還參加了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參加)拿了優秀獎。同時我也自學了日語,想着考完試去日本旅遊,就報了一個網課。三個月下來日常用語沒什麼問題,足夠遊玩的時候進行交流。

(優秀獎也稱安慰獎,算是對那段時光的紀念吧)

考研結果出來的時候,我沒有任何意外地落榜了。擺在我面前的有三個選擇:再來一次;調劑去一個普通學校;或者進入社會。沒有任何猶豫,我選擇了成爲了社會人。

我至今都很感謝當時的自己:保留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和上進之心。正是因爲這一年多的努力,不管進入任何行業,需要學習和記憶任何相關知識我都不怕,反而能很快地找到方法,解決問題。

與新媒體結緣,因爲有朋友極力推薦,去朋友公司實習了兩個月,看到朋友的事業蒸蒸日上,我就像沙漠裏的植物被移植到了熱帶雨林,異常的興奮,不停地深深地向下紮根,汲取營養和水分。

三、如履薄冰地開始創業

我是一個行動派。經過兩個月的洗禮後,我決定自己創業做微信直營。說幹就幹直接成立了一個工作室。當時2019年我選了最火的產品,談好貨源,找好文案。我既負責派單,也負責銷售,另外幾個夥伴專心做銷售。

(初期狹小的辦公室)

我想我從0開始的派單的血淚史,也許對剛入行的小夥伴能有所幫助和鼓勵。一開始我選擇了最穩妥的方式——公衆號派單。還記得第一個合作的是個CPA,當時給對方打過去五千塊錢,約定好開始跑的時間。

我們幾個激動而興奮地守在電腦面前,整點一到,幾個客服號瘋狂地進粉,一時間辦公室裏想起了此起彼伏的微信提示音。接線的幾個人忙碌了半個小時,空氣中瀰漫着不祥的氣息,進線太快,同一時間全都停止諮詢。遇到假粉了,出師不利!

後來我再也沒有按A再跑過,雖然按A表面能穩定成本,但萬一遇到假粉成本就飆升。第二次我選擇了按萬粉跑頭條的形式,這一次我事先了解了很多行業知識。

問他們要首頁截圖,看看頭條閱讀量,次條閱讀量,比例是否正常和穩定。包括先關注兩天看看別家跑廣告的情況,最終選取了幾個比較看好的號子開跑。這一次,線本優秀成交率高,終於找對路子了!

其實公衆號cpc以及羣量,微轉也都有不錯的流量,但是不夠穩定,都需要多跑兩次,踩踩坑才能看出一個渠道的真實質量。對於小白來講最好直接找大公司合作,雖然也不一定每次都能跑出優秀的線本,但是絕對不會被坑。

在一次次成功投放之中,公司人員擴充,營收逐步增加,我也掙到了人生的第一個百萬。但是好景不長,到19年年底的時候公衆號經常爆雷,我急忙調整方向奔去微轉,這又是一個新的領域。

期間也是踩了不少的坑,交了一些學費,算是渡過了那段比較艱難的時期。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本以爲一個產品能做到天荒地老,誰曾想同行攪合的雞飛狗跳,我不得已換了一個低客單價,看似高復購的產品——鐵棍山藥。由於得到了可靠數據,公司的另外兩個夥伴非常看好這個產品,我們實地去焦作考察貨源後決定做做看。

然而現實又給了我一個響亮的耳光,山藥這個品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的復購率。再加上貨本和運費所佔的比例很高,產品的利潤率很低,只有非常精細化運營以及大資本團隊才能掙點錢。

可如果有這財力和精力,去做別的項目能掙到山藥數倍的錢。新產品宣告失敗。

雖然我這只是一個小公司,人也不多,但是我不能停。我是可以等待新產品的出現,可以一年不動彈,但員工也跟着兩三年了,我肩上的責任不允許我就這麼閒着。

於是開發了一款新產品,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膏藥,包括對膝關節疼痛也效果極好。但是目前這方面流量被同類競品洗的太多,資源少質量差,公司業績一直下滑,命懸一線。我需要尋找別的出路。

四、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偶然一個想法闖入我腦海:視頻號,公衆號,小程序,個人微信,微信生態形成一個閉環。一手流量一手產品,或許這就是解決目前困境的辦法。瞬間我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真的是衆裏尋他千百度。

五、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你永遠無法賺到超出認知範圍之外的錢,即使有一天憑運氣賺到了,也會憑實力輸掉。爲了能繼續前行飛去了廣州找到行業大佬牟長青牟老師,他切實地逐個把我的疑問都做了解答。

這就是我目前的故事,一個普通的90後,有了兩年的創業經歷,靠着運氣掙了人生第一桶金,現在的我想加入視頻號的賽道,想爲公司尋找新的出路的創業小白。

10年前成就了一批新媒體的行業大佬,如今每一個都年入千萬以上。我希望多年後新一批的行業大佬裏面有你也有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與君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