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3.2.10豪赌东亚之一---平百济•上

3.2.10豪赌东亚之一---平百济•上


武则天笑道:“事情是这样的。显庆四年(659年),新罗王金春秋派遣使臣来大唐,诉说百济和日本合谋攻击新罗,希望我大唐帮助他们、出兵攻击百济。”

小武笑道:“金春秋?这个名字倒是响亮的。”

武则天微笑道:“经我仔细调查,事情起因其实是这样的:日本国主宝皇女大摆生日筵宴,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派遣使臣贺寿。本来百济和新罗两国水火不容,都想得到日本的支持;然而宝皇女心中已有了选择,那就是同百济联盟。”

“结果宝皇女在寿宴上同高句丽、百济的使臣一起畅谈饮酒,宫殿之中还有乐舞表演,宾主都是相当愉快。然而新罗使臣被阻拦在宫门之外,却能远远观望到宫中的盛况;并且招待新罗使臣的饮食、居住条件也很粗劣。”

小武笑道:“那么新罗使臣岂不是心中受到了很大伤害?求心里阴影面积。”

武则天点头笑道:“新罗使臣咽不下这口气,回国之后就向金春秋添油加酱地诉说:百济和日本眼看就形成了联盟,即将夹攻新罗;而高句丽置身事外,但也乐见其成;若新罗不赶紧同大唐联合,则亡国之祸就在眼前。”

“是故不如先下手为强---请大唐出动大军讨伐百济,新罗出全力协助夹击,先灭了百济再说。然后,日本、高丽又能如何?”

小武连连点头,道:“倒正是这个理儿!不过大唐上下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武则天道:“新罗使臣在大唐朝廷上诉说完毕之后,一下子,朝堂上就闹翻了天!群臣分为了两大派,空前激烈地争辩不已!”

小武奇道:“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反应?而且群臣分歧很大?”

武则天似有余悸,道:“不错!这是我所经历的、除了让我当上皇后一事以外,朝堂上元老派和少壮派吵得最厉害的一次!”

小武皱眉犹豫道:“他们是在吵---大唐该不该发兵,是吗?”

武则天点头道:“没错。元老派们大都认为,隋文帝首次征高丽(水路为主)就失败了;隋炀帝好大喜功,即位后两次征辽东的耗费巨大,然而非但不能成功,且国家败亡完全是由此而起,实在是教训过于深刻。”

“而且我大唐也伐过辽东---以太宗皇帝之能,又是名将毕集之下,第四次征高丽依然失利,可见朝鲜半岛实在是不宜介入的不祥之地。”

小武点了点头,犹豫道:“大臣们如此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有多次前车之鉴啊。”

武则天正色道:“不过,少壮派们大都认为,隋唐四次征高丽失败,实为我中原王朝的国耻。我大唐现为天下之雄,正该为‘天可汗’报仇雪耻,岂有任由高句丽猖狂、却不回报的道理呢?若要报复高丽,此次正是天赐的绝佳良机!”

小武兴奋道:“不错,想来少壮派大臣都是沐浴着‘天可汗’的光辉成长起来的,如何肯面对高丽认输而不找回场子呢?故这样说的也对---不然,又如何体现大唐强在哪里呢?”

武则天微笑道:“我也发表了少量意见---总的来说,我当然是倾向于少壮派的。但是元老派的重臣平素就对我不满,此时更是抓住机会、拼命攻击我肆意干涉军国大事---而且是在明知道可能导致国家衰亡、又有许多前人教训的情况下,还要随意决定出兵!---这弄得我也很难说话。”

小武皱眉道:“这个决定的确也是不容易下,毕竟责任实在是太大了些。”

武则天皱眉道:“为了这件事,我前后思考了很多天,又找很多人询问、并研究了许许多多的相关消息。由于兹事体大,后来我又特别请来了李绩,探听他的意见。”

小武笑道:“有李绩这个高参,果然好啊!”

武则天笑道:“出乎意料之外,李绩对此有一肚子话要说---以往对于其它咨询,通常他只是说个两三句话罢了。想必是因为上次他随太宗皇帝出征,未能拿下高丽,心中一直耿耿于怀之故。”

“李绩一力赞成大唐再次征伐辽东---并且建议先出兵百济,随后再相机消灭高句丽,就此一劳永逸地解决掉朝鲜半岛的一切问题。为此,他不顾自身早已退休了、情愿以70多岁的高龄,亲自挂帅、领兵出征。”

小武眼睛忽闪忽闪,道:“所以你信任了他?”

武则天微笑道:“对李绩,我一贯是信任的。只是此战还不是那么简单,尤其在开始阶段还用不上他。因为兵发百济,乃是由河南道的东海边出发,以水军越海攻击---这同前三次的征高丽路线、走辽东陆路完全不同。”

“我大唐军中当前并无水战名将,故这样发兵冒险不小。而且即使登陆成功,大军能否在百济站得住脚,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并且事先没有准备太多现成的战船,跨海的物资和人员运输也从未大规模进行过---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

小武犹豫道:“我要是你,也是难以下这个决定的。尤其是要承担责任---明明此战要冒巨大风险,又怎能保证不败呢?”

武则天认真地点了点头,肃然道:“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做出的决定之一!终于,在深思熟虑了大约一个月后,我当堂跟群臣总结道:之前隋、唐两朝征高丽的四次失败,都是由于在朝鲜半岛上无人接应、立不了足;到了冬季又供给困难、无法御寒,才最终导致失败的。”

“如今大唐却有几大有利因素,足够成为出兵的理由:一,有新罗为半岛上的内应,可以避免唐军人生地不熟的窘境。二,从海路出发登陆,在半岛上立定脚跟后再攻击高丽南部,必定大出高丽意料之外。因为高丽之前的防务经验,都是基于大唐军从北面陆地而来的。三,百济和高丽都弄不明白大唐军的战略决心。”

小武精神一振,道:“不错。如此看来,这个风险绝对值得一冒。”

武则天冷笑道:“另外,日本早有不臣之心,前两年已经出兵虾夷(北海道)和肃慎(女真)了。故大唐此次出兵正好连日本一同克制,以免其日后出兵朝鲜半岛,进而威胁大唐本土、形势将更不可测。”

“反过来说,如果大唐此时不介入半岛乱局,等到百济和日本联合消灭了新罗,那时候再无机会插手、悔之晚矣!于是我在朝堂上宣布,决定由苏定方挂帅,纠集水陆大军一共一十三万,正式跨海进攻百济!”

小武惊讶道:“又是苏定方?他改为征东、不去征西了?而你终于顶住了元老重臣的攻击?”

武则天摇了摇头,决然道:“这也无从顶住,只有拼命一搏了!元老重臣们甚至有人当堂磕头泣血,骂我这妖妇祸水硬要插手不测之地,带领国家走上万劫不复之路!”

“最终,我只能以皇后之位当堂发誓,若此战大唐败北---我从此自闭冷宫,终身不问国事!---非如此不能堵住那些关陇老臣的嘴!”

小武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发如此重的誓!真是何苦来哉呢?你是在用千辛万苦得来的皇后之位,舍命一搏了!”

武则天抿紧嘴唇,道:“既然下了倾国一注,那就必须赢!我把一切能给的都给了苏定方。”

“此前在西突厥作战之时,苏定方的兵力从未超过3万人,这次我给他加到13万!要知道,各路能征惯战的军队,可以调来的全都调来东海了---在我大唐军史上还是第一次出动这么多兵力!”

“除了战船以外,我们遍索江海、征集了数万民船。所有物资都从各地运来,大唐国库也基本告罄!宫中女眷,从我开始捐献首饰以充军饷,各位娘娘妃嫔都得捐,而且数量绝不能少。宫女每人每天要做一双布鞋、或是棉衣,运给前线将士,并且都缝上‘宫制’字样,以激励前线将士。”

小武听得眼睛有些湿润,道:“战士们在前线收到了‘宫制’用品,还不热血冲过头顶?不把敌人碎尸万段,怎么对得起辛苦缝制衣服鞋袜的大唐宫女们?”

武则天异常冷静道:“这才叫押上一切!我方一定要有必胜到底的决心,然后方能击败所有的敌人,永远地解决辽东所有问题!”

小武喟叹道:“你这么拼,图的又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你夫妻的武功胜过唐太宗?可你已经是皇后了,就不怕失去这个位子么?”

武则天微微一笑,道:“人的一生之中,有的时候是必须押上全部命运、不能退缩半步的!你要知道,我和元老重臣们的矛盾早晚会总爆发;但如果这注我赢了,从此就立于不败之地---以后再也无人能够阻止我干预朝政。”

“这一点我早就想明白了,只是又反反复复计算了一个月,把方方面面的困难都考虑到了,以确保我大唐军的赢面能够超过六成。”

小武深表钦佩,赞道:“好吧,带着你的深切期许,大唐军终于出征了。我真的很好奇,苏定方又是如何去打他从未打过的水仗呢?”

武则天笑道:“苏定方受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但其实他的水军不过两三万,因为短时间内我朝无法建立更多的水军。但我们想了一些折衷的办法,等水军抢滩登陆成功以后,紧跟着就用民船将大量的陆军送入朝鲜。”

“新罗王金春秋也被任命为嵎夷道行军总管,其次子金仁问为新罗联络人,也是协助我军的向导。但是我军很快给了他们一个意外。”

“因为新罗原本建议,大唐军从百济或新罗南部(靠近釜山)登陆,既便于新罗协助,也防止高句丽干预。为防走漏消息,我方也假意答应;但实际上,大唐船队先来到了百济北部西海岸的德物岛(今大阜岛),随后于德物岛的对面、汉江口的仁川港实施登陆作战。”


图表17苏定方仁川登陆入百济(660年)


小武头皮发麻,大惊道:“这就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仁川登陆’呀!跟后世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想法不谋而合呀,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武则天冷笑道:“这是因为,第一,我不会将倾国一注、押在全依赖新罗帮助的身上。第二,新罗怕高句丽干预,我偏反其道而行之,给百济一个错觉。”

小武大奇道:“百济会产生什么错觉?”

武则天笑道:“等登陆开始,我军立即放出消息---唐军占领百济的一些北部港区,只是为了作为北上进攻高句丽的准备。这样,百济国王很可能会受到误导而放松防御。”

“等到我方的大军在仁川一带立足稳固之后,苏定方先是假意北上高句丽,然后突然掉头南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同时进击百济各城,杀他个措手不及。”

小武长吸了一口凉气,道:“真是兵不厌诈呀!但高丽就一定不会出手吗?”

武则天笑道:“据我们判断,高丽多半会先观望一阵子,毕竟我军是在百济的土地上登陆的。”

“而如果他们一定要干预,那么苏定方大军可以分兵2万挡住北方,对高句丽只守不攻就是了。我之所以一次性给他那么多兵,就是考虑到各种意外情况之用。”

小武点了点头,吐气道:“原来是这样的!”

武则天也松了口气,笑道:“事情进展比较顺利。登陆之时百济军虽沿江布防,但在大唐水军的凶猛冲击之下,苏定方的前锋军已经快速登上岸边,并且依山布阵、与敌交战,掩护后续军队继续登陆。”

“然后,上万民船都由荣成(山东半岛)跨海而来,‘扬帆盖海,相续而至’。百济军队见大唐军越来越多,实在无法抵抗,便开始南撤。大唐军也假装将要北上,故并不追赶。”


图表18后续唐军从山东荣成出发、跨海登陆百济(660年)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点头羡道:“登陆战一举成功了,终于打响了头一炮!”

武则天道:“等开始全面进击百济之时,选了个涨潮的时辰,水军便顺着熊津江口逆流而上,战船首尾相连,同时擂鼓震天;而陆军由苏定方亲自率领,步、骑兵夹江并进,声势极大!而且大唐军人‘日下三关’,可说是进展神速!”

小武惊道:“一日之内,攻克三城?想必百济人对大唐军发动这样凶猛的攻势估计不足。”

武则天笑道:“当此之时,百济王仍未完全明白---大唐军是打算一举灭了百济。当然我也不吝赏赐,预先就嘱咐过苏定方,要火线封赏一些率先攻上百济城池的兵士---尽可破格赏赐提拔,不必等到大军班师。这样,全军士气更旺,很快便直逼百济的都城泗沘城(忠清南道扶余郡)。”

“百济王无奈,只得一面派使者去日本求救,一面倾国出战。然而一战就大败于士气处于顶峰的唐军,被斩杀万余人,只得亡命奔回都城。但是大唐军毫不停留,趁追击敌军之机、直接攻入了泗沘城的外城,并同百济兵展开了巷战。”

小武大为惊讶道:“这个进展实在是太快了吧?”

武则天大笑道:“这是苏定方的一贯风格。但是百济并不是那么弱的,泗沘城的内城也不是轻易能够攻进去的。”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百济王扶余济慈才完全明白过来,唐军的目的是要彻底消灭他。于是,趁着大唐后续兵力暂时跟不上,他和太子扶余隆便率领少数人马出城北逃,打算绕道去投奔高句丽。”

小武奇道:“那么此时的泗沘城岂不是群龙无首,方便一鼓而下?”

武则天摇头道:“在他们走后,太子扶余隆的弟弟、扶余泰突然自立为百济王,率领臣民固守内城,由于城池坚固,倒也不容易攻克。”

小武赞道:“这个扶余泰,倒是一条好汉。”

武则天又微笑道:“只是太子扶余隆的儿子文思还在城内---他觉得唐军早晚会撤走,但扶余泰自立为王,将来等扶余济慈和扶余隆回来后、必有一场宫廷血并。”

“为了自身的利益,文思攀绳而下、出了泗沘内城去向大唐军投降。城内拥戴济慈王和太子的人纷纷跟随文思而去,扶余泰完全无法阻止。”

小武笑道:“内乱不止,百济都城显然已无法再守了。”

武则天点头道:“不错。见此情形,扶余泰也只得出城投降,而苏定方大军继续追击济慈王。不久,叛变的百济将领祢植捉拿了义慈王和太子扶余隆,前来投降献功。”

小武叹道:“论战果之完美,实在无话可讲。这一注终于被你赌赢了!”

武则天大笑道:“显庆五年底,苏定方第三次在长安城上演献俘仪式!”

“当时,他献上了百济王扶余济慈、扶余隆、扶余泰、文思、以及百济各城主、将领共58人!于是我和高宗又加封了苏定方,并荫及其子,赏赐珍宝,不可胜计。同时高宗宣布,全天下大庆三日;为纪念此事,改大唐年号为龙朔元年!”

小武翘起大拇指,赞道:“苏定方不愧是三灭敌国、三擒国王之大将也!”

武则天又道:“为了稳固百济之地,我大唐从此直辖百济五部---并改设为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250县。”

“另外,高宗皇帝特准在大岑岛设苏定方祠;苏定方又刻了《大唐平百济国碑》、立于泗沘城定林寺(存于忠清南道扶余郡,今为韩国国宝级文物),以彰显大唐国威。”


图表19《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图片来自互联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