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失去对时间的掌控,也要坚守心中的那份热爱

文:宛青扬

图:友摄/网络

早上读了群友江小麦的《失去掌控感的生活》:看见她计划好的晨读被孩子早起打断。然后一天这样开始了,陪孩子玩耍、阅读,做不完的家务、还有晚上九点多带孩子看急诊(孩子发烧了)。

一天下来,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是孩子睡着的那一刻。

身为母亲的我,我是理解她是怎样的失去这份掌控感。刚刚过去的周末,我也失去了我的时间,没有了掌控感。

周六,我一大早送两个孩子去青少年宫,大半天就在那度过了,下午陪他们练琴。周日也大都陪他们练琴、学习。两天之中,还有一日三餐,各种家务。

本来的下午,他们会到楼下和小伙伴们玩上两个多小时,这时候我还能看看书,写点文字。可这大半个月,他们迷上了骑车,喜欢骑公共自行车。我只好选择一个空阔人少的地方陪着,他们骑车,我跑步。

这样一天下来,只有熬夜才能写点文字。也正是熬夜,这两天也没了早起那段安静时光。也正因为熬夜,会换来先生的不解,与玩笑似的嘲讽:写啥,有什么用,还熬坏身体。

我不管他,继续写。我明白他对我的好,因为刚接触简书的那一年,熬了大半年夜,又运动过量,身体状态急剧下降。时常头晕,腰疼腿酸,发量抖地见少,还冒出来了几根白发。我慌了,他心疼了。

从那之后,我不敢熬夜了,尽量十点前睡觉。但今年,参加了无戒老师的365日更写作营,一年之内完成300篇的千字文。至今我坚持了160天。

这半年里,也偶尔熬过夜,大都是孩子放假的日子,那些文章也是匆匆完成,不敢停留,因为很困,怕睡着了。

所以,当读到群友江小麦的《失去掌控感》时,我能够理解她失去掌控感的无奈,也能理解她深夜赶文的那个又要日更又想写好的那种“为难”,她怕写得没有意义。我想,每个坚持日更的写作者,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但即使如此,也如江小麦说的那样:还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将今天的文章写完,这一刻,我的心里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退缩,甚至有一种习以为常的感觉。

这就是坚持,或者是慢慢让自己变得自律吧。那我们为什么这样坚持?我想,无非就是喜欢写作,无非就是热爱。

但仅有喜欢,热爱怎能够?我们还要在没有掌控感的状态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寻找写作的机会”。即使文章赶得差强人意,但至少我们写了,做了,完成了这件事。

这不也是我们写作者必须学会的本领吗?“寻找一切可写的机会”,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写作状态。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写作者,而且是每天都要写的作者。

达到那种“不成仙也要成魔”的状态。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第二季节目中,有一位嘉宾我对他的故事印象深刻。

他是70后作家阿乙,著作很丰富: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随笔集《寡人》;小说《模范青年》《春天在哪里》以及《早上九点叫醒我》。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几乎每年出版一部作品。

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这样:

2018年,阿乙的长篇小说《早上九点叫醒我》终于出版,为什么说“终于出版”?因为写这本小说时,阿乙险些送命。

2013年3月,一次突然的咳血让他走进医院。6个月后,他被确诊为卡斯尔门氏病。这是一个罕见到发病率仅为几十万分之一的疾病。他不得不开始住院医治。而就在那个时候,这部长篇小说的一半还没写完。

也是这场大病,让阿乙的容貌、生活方式、性情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对文字和写作的热情。

生病之前,阿乙曾经一天24个小时都不停写作,甚至在睡梦中都在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抽烟、喝酒、一天只吃两顿饭,那是那时生活的常态。阿乙可谓对写作孤注一掷。

由于这场病,他曾尝试“戒掉”写作,但“戒不了”,只要打开笔记本电脑,触摸到键盘。他又开始周而复始的写下去。“死不悔改”,他这样形容自己。这篇长篇小说的完成,也“几乎耗了他的半条命”

在文字面前,阿乙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但他会将生命的全部热忱投入其中。他说:“我想我死的时候,我的桌子上摆满我的作品,这就是我的人生意义。”

电影《燃情岁月》里有一句台词这样说:有些人能清楚的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以此行事,这些人要么就成了疯子,要么成为传奇。

我们或许永远成不了那样的传奇,但至少让自己有点写作“疯魔”状态。我们也能够一直保持写下去的热情;能够一直源源不断地输出能够“一直寻找可写的机会”,这样也足够!

作者简介:我是宛青扬,一枚热爱读书写作,热爱生活的85后。也是一枚两儿母亲。余生梦想:会写能读,还要力做一位“还不错”的妈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