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求真的教學共同體

“優質教學在本質上是共建共享的,而且我歷來認爲教學不能簡化爲技巧。共同體是可以千變萬化的。”(教學勇氣)學生在參與求真共同體的過程中,許多活動形式是可以隨時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現在流行的小組合作,許多老師就喜歡這種形式主義,一到上公開課就開展小組合作,也不管這種形式適不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以爲運用了小組合作課堂就有了創新,有了亮點,殊不知,這種想法與教學實際不符,與學生實際不符。其實除了小組合作,還有許 多其它的課堂活動可以生成。如實驗操作、現場辯論、社會實踐等活動。

傳統的教學遵循的原則不是共建共享,而是強調以教師爲中心,教師要做的是傳遞結論給學生,老師講,學生聽,這是典型的灌輸式教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沒有了自己的思考、討論、質疑和發出自己的聲音。雖然教師和學生同處一室,但並不是一個羣策羣力的共同體,教師傳授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標準,學生確必須要達到這些標準。

爲了扭轉這種局面,出現了相反的教學原則,呈現出了一種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讓學生互教互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多重的,或作爲促進者,或是作爲共學者,或是作爲必要的監督者。這種模式聽起來很像個共同體,但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是置身於教師的掌控之下,教師的權威奴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兩種教學一種是以教師爲中心,一種是以學生爲中心,兩種教學模式各有所長,但也各有自己的侷限性,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教學模式呢?求真共同體就走入了我們的視野。

求真共同體有如“端坐在圓心洞若觀火”的主體。課堂既不以教師爲中心,也不以學生爲中心,而應該以主體爲中心,在以求真共同體爲楷模而構建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某件偉大事物的課堂,是讓主體——不是教師,也不是學生——成爲我們的關注焦點,從而將兩種模式的優點兼收幷蓄發揚光大的大課堂。那麼,什麼是主體性教學呢?主體性教育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對端正其學習自我負責的態度,注重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使他們自我監控學習活動,教師實現的是從記憶型教學觀向思維型、創造型教學觀轉變,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主體爲中心的課堂,是一種潤澤的課堂,在課堂上,師生關係和諧、親密,學生沒有內心的恐懼,他們能輕鬆地交流、大膽地質疑,哪怕說錯了,也沒有同學會笑話他,在這樣的課堂上,知識是活靈活現的,有聲有色的。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可以當學生,學生也可以當教師,師生身份的轉換全看對偉大事物的認識水平。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克服了本身侷限的力量,他們超然越出了自我,專注於知識的交流,在主體爲中心的課堂上,教師的中心任務是促使偉大事物發出自己的聲音,師生真正成爲一個求真共同體,在這樣的一個共同體裏,沒有唯我獨尊的權威,沒有學生的恐懼,沒有教師與學生的分離,有的是激情和感染力。

挖掘偉大事物的魅力,在課堂上形成師生坦誠相處的求真共同體,以超然的第三方引領師生走向期待的優質教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