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盘:那些刻骨铭心,留给我们的,都是成长

点击右上方,关注@库小七站长,和你一起实现个人成长!

文/心怡芳菲(库小七站长学员)

时光易逝,转眼今天已经是2021年7月的最后一天,回想起2021年元旦伊始,我第一次鼓足勇气参加的为时42天的【库小七站长第一季写作训练营】,我的内心仍然会激动万分。跟着小七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学习、成长,共同感受和经历社群阅读和写作,那段时间我的每一天都是在开心、紧张,刺激中度过。

仔细盘点,我不是优秀学员,第一季四期共读我因为家里的私事只完成了两期。统计下来,我读完了《小狗钱钱》、《史记》本纪部分两本书,共写了15张知识卡片6597字,写了2篇大纲6025字,输出长文3篇共计14782字。综上,我在这季训练营中共计输出27404字。

面对这些数字,我自己都惊讶了。就我这个不够优秀的学员都有如此的输出量,那如果坚持下来,一年不就是50余万字的输出量吗?那不是相当于一部《红楼梦》前80回吗!

虽然第一季我只坚持了两期,但是也是收获满满。后来,我还跟了【库小七魔鬼训练营】,有了更长足的成长,但是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只想聊聊那个令我至今回味无穷,苦乐与共的【库小七站长第一季写作训练营】,那些带给我刻骨铭心感受的参训回忆。

01

O N E

几点感受

1、时间总是不够用

按照小七老师的安排,每期大概7天,其实有效时间小七老师只给了5天,有2天应该是休息调整的。

我之前拿起一本书,想看了看,不想看就撂一边,读的过程中从来不写笔记或知识卡,结果就是,一本书还没读完就不知道扔哪儿去了。而参加训练营后,读书不仅有时间限制,还要求带着读书目的去读书,还要输出知识卡、大纲、长文,这种倒逼读书的办法,让我不得不以极快的速度、极高的效率把书读完。

又因为在此之前的阅读都是松散的,导致开始共读时我的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而且为了有效果,书的很多地方我都要反复阅读好几次。记得在阅读《史记》的时候,这种不适感体现得较为明显。我就纳闷,古代帝王们为什么取名字都要用那些生僻字呀,就为了独一无二吗,难道不为后世的子孙们考虑一些阅读速度的问题呢?

为了赶时间和提高阅读效率,我的阅读只能不分昼夜,不分班内班外。甚至于为了班内阅读,我还分时段把要看的内容用手机拍下来,带去单位利用休息的碎片化时间争分夺秒地看。我突然感觉我的24小时根本不够用,老公告诉我,那是因为我真正地有效利用了时间。说真的,我老公都觉得我这段时间有点冷落他了,甚至他因此还生气了呢。哈哈。

2、神经总是高度紧张

白天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沉浸式地看书或写东西,那所有的任务几乎全部放在晚上和周末。即便是白天有点闲余的时间,我也都是在想着要去看看其他与我读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因为写这类评论性的文章,不但要把书中的例证用好,还需要现实中其他的典型例证来做支撑。与之有关的内容都得搜罗过来,捣碎重组后,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出现在之后的长文中。

写大纲和长文时,我总在担心自己的阅读量不够、发散思维角度不够好、不够精准,或者列举的例证不够恰当,所以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一些素材的搜索上。

比如在写《小狗钱钱》大纲的时候,需要一些关于自信的例证,刚好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了包文静夫妇教养孩子的文章,觉得恰当,就转述作为了我长文的补充例证。

所以这就给了我一个启示:如果你内心有了一个目标,你所干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和这件事扯上关系,所有的思维观点都会偏向你的目标。因此你的神经是一直紧绷着的,你的嗅觉也需要特别的灵敏,你的“爪子”也需要相当地快速把它收为己用。

同时,这段时间熬夜的时间非常多,常常都是凌晨2点左右。以前这种情况只会在单位加班中偶尔出现,可那是为了单位工作,而且感觉特别的累和不甘心。这次是为了自己成长,每次熬夜还不觉得累,看着一篇篇长文,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时我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在寻找素材。哈哈,家人说我读书读得魔怔了。累是肯定累,但是看着一个个“金蛋”已经拾取到自己的箩筐里,更多还会是开心和愉悦。

3、需要一刻不停的思考

没有共读的时候,读书写东西都是跟着感觉走。想读就读、有感觉了才写。共读的时候,我才明白读书写作不能那样随意。看书、写东西的时候,脑袋得不停地运转,不停地思考,不停的联系日常各种样态。

看书的时候,我总是在考虑这个观点是不是会成为我长文里的观点或论据。每阅读到其他领域的文章,看到一些有特色的观点,我就会绞尽脑汁地思考,这个观点能不能与我的观点契合,要怎么把它运用起来。

很多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回家做饭,洗漱时间,我的脑袋里想的也是我的长文要怎么构思,或者结构怎样安排。或者同样一个观点,怎么入手写才能写出新意能让读者愿意去读。

这个过程很累,但是很吸引人,我也很享受。这种状态的外在表现,就是很多时候在别人看来,我在发呆,或者别人叫我,我已经把眼神给到别人了,但是对方说什么我压根是不知道的。

呵呵,走火入魔大概就是这个状态吧。至少在别人看来这个人是有点神经了。

小七老师说无思考无阅读、无思考无输出。这样的状态应该就是思考的状态吧。

02

T W O

几点体会

1、只要坐下来就一定能写出来东西

作为一个写作小白,对于写东西是有一种崇敬感和畏惧感的。一篇文章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看出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和层次,因此我总是不敢和不愿打开那层遮羞布,让自己大白于天下。

可偏偏自己冥冥之中我就是喜欢这个东西,愿意接近、愿意把玩。因此,整个参加训练营的过程,我的心理一直都是矛盾的。

开始写东西的时候,每个人可能都不知从何下手,不知该写些什么。小七老师说,只要坐下来写就可以写出东西,先写出来,再完美。当我还在犹豫,跟写作大神们比,我的差距实在太大的时候,小七老师又说,你只要和自己的昨天比,有进步就可以。

照着老师说的,在参加的两期共读里,我一直要求自己先坐下来写,无论好坏,先写出来,再进行修改,可喜的是第一篇《小狗钱钱》的大纲一次通过,长文一次修改后通过。第一期就这样顺利通关,这给我以后的阅读写作很大的动力,原来也不是很难呀!

对的,只要坐下来,各种思绪便会在脑海里涌动,你只要沉住气把他们一一记录下来便可以。

2、所谓的灵感是会突然冒出来的

在写作方面,大家都相信有灵感存在。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的。

在你因为一个观点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你站起来走走,放松放松,或者去吃一个水果,或者和身旁的人说几句题外话,然后回来,可能突然就有了灵感,便会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自上学的时候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上班后坚持的不是很好,但有时也会因某个人、某件事而特别想写点东西。那么这个时候就是灵感涌现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相当出色的。

记得10年前一个深秋的下午,天气阴沉,我在家里做家务洗衣服,电脑里播放着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那个场景下,我就突然想起来我挚爱的外婆,便坐在电脑旁写下了《思念外婆》,还被收录进市水利局编撰的一部散文集《在水一方》里。那应该就是灵感使然。

骨子里一直喜欢诗词,去年疫情在家里赋闲,没事干就写些与疫情相关的类似诗句的整齐的短文,发在群里。之后,伴随着春暖花开,我们逐渐走出家门,来到大自然里,已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以后每走一处,都会有一片“诗文”诞生。

那些日子,几乎每周都会有一首所谓的“诗文”发表在我的朋友圈里。朋友们点赞率相当高,各个夸奖我诗写得好(严格意义上,我自己知道那其实并不是诗)。

先勿论是否是诗文,我权且把这种感觉归结到灵感的范畴,来说明灵感的重要性。我感觉它会随时随地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心田里和笔头下。何不坐下来捕捉一下呢?

3、任务完成后你会有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每期长文写完,发给小七老师,等她回复。当她给出OK图标后,自己会长长的舒一口气,特别是之后老师批改后发出“长文通过”四个字后,那种感觉似乎比高考中榜还令人兴奋。那种感觉,真是无法言语,似乎是整个人都清爽了,走路脚步都轻快了,跟人说话都和颜悦色了。而且我竟然忘记了自己才刚从改稿的苦累中挣脱出来,那一刻的我似乎满血复活,浑身上下又有了用不完的力气。

记得第一次《小狗钱钱》的长文写完后,我已经很疲惫了,都有点昏昏欲睡了。但看到小七老师说长文通过后,我居然背起“家当”去打了一场2小时的乒乓球。回来洗个澡,感觉上下通透,舒舒服服就进入梦乡。

当然在领到任务的那几天里,我背上那个重重的壳压得人有时气都喘不过来。这种状态下,干其他的事情是绝对没有心情的,也许是还没有习惯这种高压的状态,所以我原来的生活习惯都被迫停止了,瑜伽、打球,甚至其他喜欢听的书都没有兴趣去听了,与朋友招呼去美食都没有心思了。

哈哈,你看我的这两种反差是不是很大,事实上我也好喜欢前一种,好厌弃后一种。但我始终相信,坚持下去,我终会自如驾驭。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不能偏废。为了那种美好的愉悦感,我一定要坚持的。

03

T H R E E

几点收获

1、阅读速度和下笔能力正在增强

有了时间限制,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是相当迅速的。

新媒体写作,之前我是没有接触过的。写过以后,觉得和我工作中的公文文体基本相似,最早都属于八股文范畴。

写作过程都需要提出观点、找出论据、进行论证。过程中寻找素材、结构设置、语言组织等都是相通的,区别只是侧重的观点不同而已。公文的受众是公职人员,语言要更严肃工整一些,而这种书评性质的文章更大众化、口语化更强一些。

经过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在工作中,我的成文速度也快了很多。记得就在我第三期请假后几天,单位里有一篇关于问题整改类的报告,本来要的不是太紧,可是拿到后,我坐下来,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速度之快我自己都没有想到。

我思考了半天为啥能如此之快地完成这项工作,我想,这应该与我近期的阅读写作训练关系很大。首先,拿到稿子需求,不再犹豫,能静下心来冷静思考了。其次就是从文章构架上思路更清晰了。再就是遵从了72小时原理,知道了要趁着有感觉,及时完工交稿,完成后就就可以安心去去干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我觉得通过训练,自己的下笔能力是有所增强的。还有,阅读的速度比过去快多了,不再拖拉磨蹭,读过的东西在脑海里留存的时间更长了,记忆也更加深刻了。

2、敢于下手改稿了

对于文章修改的重要性,我自己当然是了然于心的。

可是,我之前有个坏毛病,就是一次写好的东西,总不愿再改,老感觉修改文章比写初稿还难,还费劲,对改稿总是排斥的。

可是经过这仅有的三篇长文的写作修改后,我再不怕改稿子了。而且还感觉乐在其中。

对于自己写的东西,我觉得改稿子就是把两次不同的灵感进行融合“幻化”的过程。同样的一件事件,灵感背景不同,写出来就是两种感觉。经过修改,一句话的用词、铺排、意境会有很大的改变和提升,让人读来心情都舒畅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改稿子这件事,对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这段时间我帮单位的年轻人改了好几篇信息稿件,也成功地刊发出去。在以前,我根本连看都不想看,直接退回去让他们自己改去。可是很多时候,退回去就再也没有下文了,一是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的上稿率,二是也挫伤了这些年轻人的自信心。

写作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生活、工作质量,这小小的坚持,就已经让我有所收获,如果坚持到底,那我的收获的不就更多了吗?

3、即使不喜欢,也会有收获

对于我来说,《史记》这类历史书籍虽然重要,但绝不会主动成为我书架的心爱之物。以前读书,就是凭感觉,自己喜欢了就借来或者买来看,像《史记》这类大部头的书籍绝对不会是我阅读菜单中的菜。可当小七老师下发了读书计划,我还以最快的速度网购到手。并按照老师的要求,最后选定了大禹作为我重点了解的知识点。

过程自然是相当困难的。生僻字是第一关。然后就是《史记》中有关大禹的知识点并不多,需要大量的搜集素材。还有就是最后完成的长文,小七老师并不是特别满意,认为点亮不突出。

但是即便如此,我觉得我的收获还是蛮大的。起码,经过我亲手搜集、整理,写进我长文里的有关大禹的知识点,已经内化为我自己的东西,成为我知识库里可以随时取用的知识要素,不用提到大禹便去查书、上网、百度了。

所以我说,即便你不喜欢,只要认真对待,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包括后面,我因为家里有事半途而废没有读完的《根本停不下来》这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从内心来说,我是不喜欢的,读上两页就有想打盹的感觉。但就我读过的部分和群里朋友们的优秀长文,我也对瘾、心瘾、成瘾原因、戒除方法等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收获也是颇多的。

因此,我打算利用后面的时间,把剩下的没有修完的课补上。家庭主妇要当好,里里外外都得收拾停当,工作上的事业不能马虎,可是自己成长的事情更不能松懈。

我相信,把成长种在心里,成长便会无时无刻扎根生长。

( 图片来自网络,请联系侵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