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應當》:如何才能對“此生”更滿意?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問題:如果可以選擇,你還願意出生嗎?很明顯,願不願意取決於每個人對自己人生體驗的滿意度。

是什麼決定了你對“此生”是否滿意,怎樣才能更滿意?隨着科技發展和商業化滲透,海量碎片化信息和人的物化愈發令人焦慮困惑,更需要找尋問題的答案。

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會長何道峯經過十多年的閱讀與準備,兩年多的專心寫作,將人類歷史與思想史中相關的哲學與信仰思考,凝結於《人的應當》,引導讀者在生命的跌宕際遇中體悟到更深的幸福。

作者何道峯1984年進入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1992年下海經商,1999年以志願者身份出任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法定代表人,是國內第一個大型NGO組織作爲法人代表的志願者。

在書中,他將人類歷史定義爲“人的能夠”與“人的應當”的相互矛盾與彼此推動——物質發達、技術進步往往帶來精神危機,並在深重時呼喚智者的深思與信仰,從蘇格拉底到孔孟老莊,從聖經到儒學,從基督到佛陀……而今天,物質追逐和精神追求嚴重失衡帶來的困境,成爲每個人都面臨的挑戰。

重新平衡它們,離不開關於信仰的思索。信仰,不單指宗教信仰,對普通人而言是內心所依止的關於人生的信念,對順逆境的解釋,以及由此產生的自我規約和自我激勵。

書的第一章《人類:特質、本性與公共衝突》,闡述了在大自然和兇猛動物面前生命力脆弱的人類,依靠不斷髮展的社羣組織逐漸主宰地球,但當社羣組織越來越強大,技術及其它資源使得“人的能夠”日益提升,個體與社羣彼此間產生了合作與競爭,自由與約束等矛盾,衝突頻發。離開信仰,人就生活在弱肉強食的無止境的暴力世界。

畢竟,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在利益誘惑與激烈的衝突面前,自覺做出符合道德水準的選擇,需要對信仰的堅守。

爲此,人類一直在思考人的靈魂與肉體的關係。書中談到了古希臘二元論世界觀,基督教的愛與寬恕,佛教的四聖諦和八正道以及儒家思想代表老子所說的“道”,他們均是在清醒看到“人生如果只以自我爲中心競爭與奮鬥,將深陷煩惱愁苦”後,對持久幸福的反思,一致的結論是:智慧和內心的寧靜及真善美,才值得生命追尋。

當人人感嘆“內卷”越來越嚴重時,反覆無常的疫情讓一切雪上加霜,每個人對“無常”的感受更爲深切,外在的以數字衡量的得失難以掌控之時,需要堅定的信仰,在起伏的命運中保持內在的安定。

東西方先哲們關於靈魂與身體觀點的殊途同歸,也是緩解“內卷”的靈丹妙藥。當人們以內心平和爲重,不再攀比以數字衡量的外物和名利,自然會走上不同的人生路,便不會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更不會在喧囂的世界裏迷失自己。

所有外在的追求都存在“邊際效應遞減”,對慾望的審視與剋制,注重心靈與智慧成長,才真正“不負此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