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了別樣的幸福

與生俱來的資質與外部的遭遇碰撞,能變化出怎樣的色彩?

翻開日本國寶級染織家志村福美的《奏響色彩》,起先是被封面上“以草木染色”幾個字吸引,如果染料能取自大自然,我豈不也能效仿一二,爲日常生活添些樂趣?

一篇接一篇讀下來,發覺這位奶奶級國寶,不僅爲我們打開了一扇植物染料的寶庫之門,也讓我們看到了“擇一事終一生”那匠人匠心裏的沉靜謙和。

1924年出生於滋賀縣近江八幡的志村福美,17歲初識織機並第一次跟母親學習手織,32歲時帶着兩個女兒離婚,在母親的激勵和民藝運動先驅柳宗悅的引領下,踏上染織的道路。

數十年潛心於染織,她在1990年被授予“人間國寶”稱號。2014年,獲得了有“日本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獎;2015年,又被授予“文化勳章”,獲日本國家最高榮譽。她還開設了藝術學校“Arts Shimura”,致力於推廣染織技藝。她以自己的堅韌,迴應着由染織而引起的關於人生的思索:“與生俱來的資質與外部的遭遇碰撞,能變化出怎樣的色彩?”

類似的哲思還誕生於織布的過程,她在《織機的道理》中寫道:

我們的人生,亦有經緯之分:既有我們無能爲力的先天性的宿命,是爲經紗;也有與之相對的隨心所欲的選擇,是爲緯紗。其中,自由的緯紗織就了那些明暗的心緒和喜怒哀樂的情感。

普通人眼中,經年累月織機前辛苦枯燥的勞作,是作者超然於外界境遇的自由選擇,必然別有一番滋味:

發自心底的節律被身體感知、傳遞,漫溢向四周,將這節律以呼吸般的輕盈掬起,引入織物中。好比將凝未凝的果凍,在無限趨近的時刻裏,下一個旋律誕生;亦如電影的幀幀畫面,節律的連續如此自然。
是該讓和聲(即色彩)先行,還是以節律(即間隙)爲先?我被兩者追逐,投梭的手由慣性推着向前,就好像踩着節拍哼着即興的曲調——並非無意識,正相反,是意識的聚合,而我正潛入其中心,不由自主地織進一線又一線。來不及思考下一線要用什麼顏色,投梭的手已經做出了選擇。

這段文字輕靈優美,展現了令人神往的“當匠人的本真與物的本質相遇,物我兩忘”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配有攝影師井上隆雄的65幅精美的膠片攝影,爲讀者清晰呈現那降生於自然的色彩奇蹟。

幸福有很多種,平和領受自然和植物的“指點”,一顆心在數十年的技藝精進中,達到近乎道的境界。志村的隨筆,讓我們讀到了別樣的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