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情緒相處] 04 原生家庭與情感忽視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情緒困擾不是單純的焦慮、抑鬱,或者很明顯的情緒調節過度或者失控,而是以“困惑”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沒有經歷重大創傷,但是沒有什麼幸福感;看起來一切都好,但是覺得沒有什麼意思,等等。

有這類情緒困惑的人往往比明顯情緒困擾的人有隱藏更深的“情緒忽視”體驗,往往也是原生家庭早年教養中除了一些問題。心理學家丹尼斯.韋布在《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提出“情感忽視”這種情況,即沒有自主能力的兒童或者老人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遭受情感忽視的人,症狀往往僞裝成:抑鬱、婚姻問題、焦慮和憤怒。因爲無法識別自己的情緒,在情緒處理中困難更大。

下面我們看看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教養表現以及遭受情感忽視的症狀,目的並不是爲了讓大家對號入座、去追債父母,而是爲了瞭解自己曾經被怎樣對待,理解自己身上一些情況出現的原因,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一、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

1.自戀型父母:時常感覺充滿自信和魅力,自認爲高人一等,偶爾感覺這種優越感爲假象,還是會去追求印證自身這種優越感,盡力忽視相反的證據。希冀孩子成爲完美的化身,不能給父母丟臉。這類父母讓孩子把取悅父母爲目標,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2.專制型父母:推崇規則、限制和懲罰,對孩子要求嚴苛,一般也不解釋這些規則背後的原因,孩子卻不能質疑,只能執行。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感覺自己的需求不重要、是自私的表現,當感到事情不順利的時候,更多陷入自責和對自己的憤怒。

3.放縱型父母:用最不容易被抵制的方法來教育,這樣的父母害怕衝突,沒有給孩子建立規則感,沒有提供機會給孩子跟父母抗爭、從而獲得抗爭之後的自由感、獲得從規範、衝突和餵飯規則的後果中學習做決定和管理衝動的機會。孩子在沒有限制的自由鍾,感受到“無價值感”、“無意義感”。

4.離異/喪偶型父母:疲於奔命、陷入悲傷,自顧不暇,沒有力量去照顧孩子的悲傷和脆弱。離異的一方可能借着孩子犯錯的機會,以保護的名義,批評孩子、責怪另一方,達到泄憤的目的。孩子被忽視,而且還被捲入父母的衝突當中。(參考:《充氣娃娃之戀》)

5.成癮型父母:極端情況是父母因爲成癮而完全失去作爲父母功能,孩子不僅遭受情感忽視,還會受到暴力等創傷。另外一種情況是,父母有時是成癮狀態,有時是正常狀態,經常切換着兩種狀態,孩子得不到穩定的照顧,一直焦慮、擔憂和不安,忌妒缺乏可預測性,容易形成高度焦慮,也存在潛在的成癮風險。

6.抑鬱型父母:對養育孩子缺乏能量和熱情,更多關注自己的內在,沒有精力參與外部活動,經常易怒或者悶悶不樂。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以積極方式得到大人的關注,因爲好的行爲常常被忽視,所以常常做出不當的行爲,引起父母注意,比較容易惹麻煩,容易在青春期轉向藥物或酒精。

7.工作狂父母:工作狂父母長時間工作,給與孩子的需求與感受的精力相對不足,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感、成就、需求等等不重要,自我價值和自尊心受損。有些孩子可能故意做出出格的事情,酗酒、吸毒、大家等等吸引注意;有的成長爲自我價值不足、自尊心不足的人。

8.照顧傷病家屬的父母:當自己作爲照顧者無能爲力時,會有意無意指望孩子承擔幫助。孩子可能發展出準承認行爲,但到了青春期就會崩潰,常常表現出內疚、憤怒和悲傷。

9.成就/完美導向父母:這類父母從來不滿足,對孩子有強迫性要求,往往強迫子女達成某些自己一直沒有達成的期望。孩子則會在這樣強迫性驕陽下形成情感空洞,缺乏對自己的愛,也缺乏在情感上與他人共鳴的能力。往往內化了父母的苛責,用苛責的方式對待自己,缺乏自我關懷,處於抑鬱和焦慮的當中。

10.反社會型父母:這裏不是指殺人、犯罪類型的反社會,而是指情緒總是在非常不同的系統下運行,圍繞着如何控制、操作別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UA。如果不能控制人,就會用藐視、欺負、傷害的方式對待他人。這類人的孩子的自我價值不確定,常常自我懷疑、自責,試圖從關係中掙脫,同時又想在關係中證明自己。

11. 角色倒錯型父母:這是指“孩子即父母”的現象,這類父母允許、鼓勵或強迫孩子表現得像是一個成年的家長一樣,照顧兄弟姐妹,甚至反過來照顧父母。這樣家庭的孩子失去了童年,使得在青春期具有更高的叛逆風險,長大後很可能成爲責任心過度,卻不瞭解自己的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乎什麼人,處於情感孔雀、缺少情感鏈接的狀態,往往成年後軀體化疾病、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高於一般人。

12. “都是爲你好”型父母:這類父母比較普遍。他們真的愛子女並全心全意爲子女好,但是卻忽視孩子真正的情感和需求。這樣的愛孩子跟產生情感共鳴是完全不同的。當孩子感受不到情感鏈接,或者有情感需求的時候,會陷入一種內疚:“父母已經對我很好了,憑什麼我還要有要求?”從而忽視自己的感受。

二、情感忽視引起的情緒困擾

1.空虛感:感覺身體掏空、情感麻木,質疑生命意義和目的,產生沒來由的自殺想法,有局外人的感覺。

2.反依賴:即恐懼依賴他人的傾向。難以開口求助,在親密關係中不舒服,總是存在童年孤獨的回憶,別人總會說自己疏遠冷漠,有長期莫名地想要逃跑或想死的願望。

3. 不切實際的自我批評:不能準確地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偏低,過度強調自己的弱點,而很難確定自己的才能。很難說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不確定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面對挑戰,容易放棄。

4.對自己毫無同情、對他人滿懷同情:富有同情心,樂於接納又不隨意評判別人,對自己吹毛求疵、完美主義、無法容忍自己的錯誤,通常有批評自己的聲音,指出自己的錯誤和缺陷,生自己的氣。

5.負罪感和羞恥感:掩埋和責備自己的各種情緒,覺得難以啓齒。

6.對自己生氣,自責:當自己有強烈羞恥感,就會變得自我憎惡,把糟糕的境遇、出現的挫敗等都當成自己不夠好的原因,容易對自己生氣,厭惡自己,甚至出現自我破壞的行爲或傾向。如自殘、潛意識裏希望自己過得糟糕、用酒精或藥物緩解自己的痛苦感。

7.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如果別人真正瞭解我,他們就會不喜歡我):害怕與人親近,難以向他人敞開心扉,避免主動交朋友,擔心親近後會被討厭。

8.難以關愛自己和他人: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不管是正向還是負向的情緒都不被允許,長期形成隔離,不允許自己的情緒流動,會讓人感受到疏遠和冷漠、甚至傲慢的,也不能理解和接受別人的情緒。

9.自我約束能力差:父母沒有幫助孩子學會在規則中做事,孩子往往在自律上存在很大困難,對於不應該做的事情慾罷不能,比如喫垃圾食品、超值消費、自我放縱等。

10.述情障礙:對情緒的認識和理解不足。無法辨識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沒有意願和能力容忍情緒、感受情緒和情感,常常把認知和情感混爲一談。很多人有易怒的傾向,毫無緣由地對其他人發火。

三、情感忽視問卷

你是否有如下經歷:

1.是否感覺與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2.對不依賴他人感到驕傲。

3.不喜歡求助他人。

4.朋友或家人會抱怨你冷漠疏遠。

5.你感到還沒有發現自己生命的潛能。

6.經常希望自己獨處。

7.暗暗地覺得自己可能是騙子。

8.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舒服。

9.經常對自己失望或是生自己的氣。

10.對自己比對他人嚴苛。

11.拿自己與他人比較,覺得不如人。

12.比起人,更喜歡動物。

13.經常無緣由地覺得暴躁,不開心。

14.不清楚自己的感受。

15.分辨不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16.有時感覺自己是旁觀者。

17.相信自己很容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